妈妈在《河的那边》“我是一条鱼就可以游过去见你了” 战疫展上,援鄂医生和女儿合作手工画背后的祖孙三代情
战疫展上,援鄂医生和女儿合作手工画背后的祖孙三代情 ?孙颖和女儿共同创作的画作《河的那边》。▲孙颖为观众签名。在“战疫——四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的橱窗内,一幅名为《河的那边》的手工画格外引人注目。画里有蓝色的河流,彩色的鱼,树木,病毒,还有戴口罩的人。而那个戴口罩的人正是孙颖,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心血管科博士、主治医师,第四批四川援鄂医疗队队员。
“我把女儿画的一些图案,用剪刀剪下来,拼成了这样一幅画,描述的是我们回来在酒店隔离时,她在河对岸看到我的场景。”6月18日,四川博物院,站在橱窗外的孙颖说。
在这个专题展上,与孙颖有关的,有这样一幅画,有她和女儿隔河相望的照片,有小学生写给她的信,还有她在武汉时的“战袍”——四川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队服。“那么艰难的日子我们都扛过来了,未来还会碰到困难,我们也一样能过关。”孙颖说。
母女合作手工画
“我变成鱼就可以游过去见你了”
2月3日晚,第四批四川援鄂医疗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四川)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集结。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心血管科博士、主治医师孙颖正是72名出征队员中的一员。
“我们是3月底回川的,回来以后在仁寿黑龙滩的酒店隔离,我老公带着女儿过来看我。”孙颖说自己清晰地记得那个画面,因隔离不能见面,隔着黑龙滩的河,三岁半的女儿骑在爸爸的肩头,朝她使劲招手。她能听到女儿的哭声,女儿哭着叫爸爸让她过河来找妈妈。
隔离期满后,孙颖回到家里,看到了女儿的画本。她在武汉近两个月里,女儿画满了整整两个绘画本。画的对象,大都是河,小鱼,妈妈以及病毒。“女儿说,妈妈,我跟爸爸去看你,但是我们见不到你,如果我能变成一条鱼,我就可以游过去见你。”
去年,孙颖曾经问过女儿,想不想学游泳,小孩拒绝了,“只想玩水”。如今再问她,女儿说想,“她说要是学会了游泳,就可以游过去见妈妈了。”
“我想,对于三岁多的孩子来说,并不能理解疫情。但是关于这条河,河对岸的妈妈,妈妈是去与病毒战斗,她应该会记得的。”孙颖说。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孙颖母亲曾参与抗击“非典”
援助湖北期间,因为长时间佩戴N95医用口罩,孙颖的脸上勒痕刺目。她被摄影师捕捉到的战疫面孔,也几乎是所有医护人员工作的一个缩影,陈列在了战疫展的橱窗中。
几个月后,孙颖站在自己的“战疫照”前,内心仍然波澜不平。而这一切的起点,还要从孙颖高二那年说起。
2003年,“非典”袭来,孙颖的母亲作为医护人员加入抗击“非典”的队伍。“虽然不舍,我内心还是很骄傲的。”那一年,孙颖上高二,而在其高考时便不加思虑填报了医学专业,“我妈妈从医30多年,始终如一踏踏实实地看病救人,她就是我身边的榜样。成为像她一样的医生,一直是我的人生目标。”
“小时候,我骄傲有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份骄傲背后,也是一份关于爱和责任的传承。2月3日,孙颖作为四川援助湖北医疗队第四批成员出发了。“再忙也要做好防护”,这是母亲给她最温柔也是最坚定的鼓励。
支援湖北期间,孙颖先后战斗在东西湖方舱医院和汉阳方舱医院,每天从下午2点工作到晚上8点。在方舱医院,孙颖常常操着一口流利的武汉话和患者交流,“我是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有什么情况你可以跟我说哦。”这是她的另一个情结。曾在武汉求学十年,提及援鄂初衷,孙颖常常说是武汉培育了她,这是报恩的机会。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谢燃岸 秦怡
新闻推荐
“以前村办公室挂满了各种牌子,群众办事不知道该去哪个办公室,现在好了,门口牌子少了,办事直接到大厅一问,就会有人主动接...
仁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仁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