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寄哀思 远程祭比往年增加一倍
四川省各地迎来祭扫高峰
成都市民悼念烈士4月4日,清明节,市民来到成都市文化公园十二桥革命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悼念在战争年代为国捐躯、在和平年代为祖国和人民献身的烈士。本报记者郝飞摄
4月4日,在仁寿县虞丞公墓,扫墓者在用鲜花表达对已故亲人的哀思。清明时节,仁寿县采取错峰、错时祭扫,很多扫墓者都以鲜花、黄丝带、植树、寄语卡等文明祭扫方式,替代传统的烧纸进香,以此表达对已故亲人的哀思。 潘建勇摄
4月4日上午9时许,核验预约二维码、测量体温后,市民童阿姨进入成都市长松寺公墓园区为亲人上坟,“手续虽然复杂点,但这样很安全。”
当天是清明假期第一天,各地迎来祭扫高峰。为降低实地祭扫人数及祭扫活动聚集感染风险,四川省倡导网络祭扫,首次推出预约实地扫墓,不少公墓单位还推出了远程代客祭扫服务。
□本报记者 李丹
预约实地扫墓安全有序
在长松寺公墓,不少戴着口罩的市民,有序购买或领取鲜花,缓步走入墓园。
据介绍,自3月21日开园后,该公墓仅保留正大门一处通行,设置检查岗,实行预约入园、实名登记,严格监测所有入园扫墓人的体温,“平均每天实地来祭扫的大概有2000人次左右,往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平均每天能达上万人次。”长松寺公墓工作人员邹冬梅说。
不止长松寺公墓。清明节当天,省内各公墓单位对完成网上预约祭扫的人员实行验码放行;对未进行预约祭扫的人员,根据园区安全承载量,组织实名登记有序放行。“先预约、分时段、限人流、控时长,并加强体温检测,设立应急隔离区和应急医疗点,确保祭扫安全有序。”
今年,全省殡葬服务机构有序开放实地祭扫服务,采取网上预约、短信提醒等方式,做好祭扫人员流量关口前置管控;实行分时段、间隔性安排祭扫人员入内,并对祭扫时间进行缩短限定。截至目前,网上预约平台访问量达20余万人次,预约实地祭扫总人数超38万余人次。
远程代客祭扫受青睐
4月4日上午10点半,成都长松寺公墓里,两名工作人员在一个墓位前依次摆上鲜花供果、念诵寄语、鞠躬献礼。另一名工作人员则通过微信视频给在外地的逝者亲人直播祭扫全过程。
“清明节当天,我们为1000多名市民提供了免费的远程祭扫服务。”邹冬梅说,长松寺公墓从3月21日起推出免费远程代客祭扫服务。代客祭扫服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拍下祭扫照片和视频发给逝者亲人,另一种是通过手机视频直播。清明节前,每天约有300名左右的逝者亲属预约这一业务。预计到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4月6日),公墓远程代客祭扫的总数预计能达到8000起,占清明祭扫总数的1/4,比往年增加了一倍。
“除部分受硬件条件所限的殡葬机构外,成都一半以上的公墓均可提供远程祭扫服务。”成都市殡葬协会会长李崇禄介绍,今年成都选择远程代客祭扫的市民人数同比往年有明显增长。
推广线上绿色祭扫。四川省开发了具有为逝者创建纪念馆、拜祭、献花、寄语等多种功能的网络平台,倡导群众开展网上绿色祭扫,减少出行和人员聚集。目前,群众已建2800余个网上纪念馆。
截至当天下午4时,全省各公墓单位接待实地祭扫人员278357人次,为1682人次代祭扫。在仁孝四川绿色祭奠平台上,网上祭奠人数达20403人次。
川陕革命根据地
红军烈士陵园开展网上祭扫
□程聪 本报记者 史晓露
4月4日一早,巴中市通江县实验小学学生唐果拿着手机,在妈妈唐雯涛的帮助下打开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的微信公众号“川陕苏区红色王坪”,点击“致敬英烈”界面,在网络上祭拜革命先烈,并向在战“疫”中牺牲的英雄致敬。
唐雯涛是通江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也是四川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员。4月3日晚,她刚结束了在成都的14天隔离回到通江,与家人团聚。她向女儿讲述了在武汉参与抗疫救治的故事,女儿深受感动。“希望能让她懂得感恩,记住这些牺牲的英雄。”唐雯涛说。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今年,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位于巴中市通江县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取消了公祭活动,最近陵园正封闭施工,未对游客开放。
为了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敬仰和哀思,今年该陵园开通了“云祭扫”平台,市民可登录中华英烈网、通江县人民政府官网、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官方“川陕苏区红色王坪”微信公众号“网上祭扫”专区,参与“网上祭英烈”、“英烈纪念馆”等活动,不仅可以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还可查询英烈姓名和简要事迹,上网留言缅怀先烈。
记者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川陕苏区红色王坪”微信公众号上的“致敬英烈”专区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向革命先烈献花、留言。西乡初级中学七年级二班毛伍支在留言区写道:“向英雄致敬,你们永远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成都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的一名匿名网友写道:“正是有你们这群逆行者,才有我们的幸福生活。在生活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截至4月4日17时,该微信公众号“致敬英烈”专区已有8万余人向英烈献花,留言达400多条。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纪念馆副馆长李坤蓉介绍,清明来临,网上祭祀逐渐迎来高峰,不少网友通过献鲜花、书写寄语、转发朋友圈等方式缅怀革命先烈。网上祭祀正逐渐代替传统祭扫方式,也倡导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以绿色、文明、环保的祭祀方式寄托哀思、缅怀亲人。
新闻推荐
采访中,董科一直抱着妻子。国家(四川)紧急医学救援队后勤保障分队解除隔离家庭与生活报记者李尚凝牟津雨4月1日上午,来自...
仁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仁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