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遮风挡雨伴成长 养女照顾双亲无怨言

眉山日报 2019-12-19 06:41 大字

黄英正在喂母亲吃饭。

□本报记者 郭侨 文/图

“妈妈,今天太阳大,我们去门口晒太阳好不好?”近日,晴朗的周末午后,在82岁的母亲周淑仙点头后,51岁的黄英用自己90斤的单薄身体撑起了母亲150斤的重量,小心翼翼地将母亲背到门口的椅子上。

在仁寿县藕塘镇高峰村,提起黄英,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黄英8个月大时,被亲生父母抛弃,后来被黄名贵和周淑仙夫妇收养。在养父母的悉心呵护与照料下,黄英的生活过得顺顺当当。与养父母走过风风雨雨几十年,在他们垂垂老去之际,黄英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挑起了照顾他们的重担,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关于感恩的赞歌。

你陪我长大

风风雨雨都不怕

黄英生于1968年,出世8个月后就被亲生父母抛弃。人们常说:“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对黄英来说,正是如此。虽然被亲生父母抛弃,但她遇到了视她如掌上明珠的养父母,她坚信一定是特别的缘分,才让他们成为一家人。

黄英回忆道,小时候养父母家里的条件并不好,但他们还是尽力满足她的需求,把他们认为最好的都给了她。“我小时候身体虚弱,父母亲就省吃俭用给我买营养品;我生病了,他们顾不上路途遥远,把我抱到几十里远的县城医院看病;有好吃的,他们总是给我留着……”

因为怕有了自己的孩子黄英会受委屈,周淑仙和丈夫一直没有要孩子。随着黄英的成长,她也知道自己是抱养的。“最开始心里还是有点不高兴,但最后还是想明白了,虽然他们不是我的亲生父母,但他们对我的好犹如亲生父母,我就是他们的亲生女儿。”黄英说。

直到11岁那年,一个陌生女人去黄英的学校找她,问她“认识一个叫唐家河(音)的人吗?”见黄英摇头,那女人转身就走了。回家的路上,有人告诉黄英,“那就是你亲妈,她来找你了!”虽然心存怀疑,但回到家里,黄英对这件事只字不提。此后多年,她从未开口询问自己的身世。

“是不是亲生的已经不重要了,照顾好养父母是我的责任。”正是由于放心不下养父母,作为“独生女”的黄英到了适婚年龄,对男方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必须入赘她家。

仁寿县宝飞镇青年彭建清听说了黄英的故事,便不顾父母反对,坚持做了上门女婿。1990年,二人结婚,一同侍奉双亲。后来,一双儿女降生,为了给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夫妻俩便外出打工。

我陪你变老

再苦再累都愿意

“我爸爸已经不在了,妈妈现在一个人,她的家人只有我们了。”趁着晴好天气,黄英把母亲床上的床单和被套都换来洗了。临近中午,她便开始为母亲做饭。不多时,炖得烂熟的肉汤和饭端上了桌,她又开始一勺一勺地喂母亲吃饭。

黄英每天都做着同样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她已经做了十多年。

2004年,73岁的黄名贵意外摔倒,瘫痪在床。由于周淑仙年纪也大了,无法照顾老伴,黄英立即辞去工作,回到家里专门照顾养父。

为了不让常年卧床的父亲长褥疮,在炎热的夏天,黄英坚持每天为他擦洗身子,天天换洗衣物,为他熬汤煎药、端屎倒尿,没有半句怨言。此外,黄名贵还患有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病,她就背着父亲去看病,这一背就是四五年。

父亲在黄英的照顾下渐渐有了起色,能够借助拐杖在屋内行走。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母亲周淑仙身体半边瘫痪,生活无法自理。为此,黄英迅速将地里的农活全部转给别人,一心一意照顾两位老人。

2013年,父亲离开了人世,害怕母亲伤心,黄英总是主动找话题陪她说话,分散其注意力,陪伴她走出悲伤。

眼下,母亲的身体也每况愈下,加之听力下降,聊天都困难。“她在一天,我就陪她一天。”黄英说,以前不懂基本的医疗常识,自从父母生病后,自己就学了不少护理知识,最近丈夫从网上买了一个血压计,每天她都会为母亲量血压,监控身体指标。

母亲指甲坚硬,黄英买了大号的指甲刀;怕母亲在床上翻身掉下去,她给床做了一个围栏;母亲喜欢阳光,一出太阳她就把家里的窗户全部打开;母亲喜欢听人说话,她四处收集有趣的话题和母亲聊天……做好一件事容易,做好每件事不容易。黄英的感人事迹,让乡亲们十分动容,“久病床前无孝子,她能够坚持那么久,不容易啊!”

多年来,黄英的善良和孝心也直接影响着家人。为了帮着照顾母亲,黄英的丈夫放弃了外出打工的机会,她的孩子也常常打电话向外婆问好,一有空孩子们就回家看望老人。“前几天我的孙子去牵他的祖祖走路,但是祖祖太重了,他没有牵得起来。”说起这些,黄英转头又看了看正在晒太阳的母亲,四世同堂的家庭在这个冬日里显得格外温馨。

新闻推荐

凝聚发展新动力 仁寿县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四川经济日报眉山讯(潘建勇郭侨记者常坚)近年来,仁寿县着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办...

仁寿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仁寿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