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冬闲“闹”了个红红火火

四川农村日报 2018-12-27 05:31 大字

妇女在当地企业打短工。

编者按

“春种、夏管、秋收、冬闲”,是农民一年的生活写照。但在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当下,以往农民典型的“猫冬”现象,如今正被“冬忙”所取代。

四川省各地区农民彻底改变了过去冬季在家休闲的习惯,纷纷投入到水利改造、农副产品加工、大棚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等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中,把“冬闲经济”搞得有声有色,形成冬闲人不闲的良好氛围。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争取把农闲时节的“增收曲”唱得更嘹亮、更动听。

□郭成钧特约通讯员 潘建勇 文/图

“趁现在离过年还有几十天的时间,出来挣点钱。”12月25日,天气寒冷,在仁寿县宝飞镇民权村4组的成宜高速公路的边坡护坡施工现场,从新疆采摘棉花回来不久的村民邓玉梅一边忙碌一边说。在这个施工现场,就有好几个是当地刚刚从外面回家的返乡农民工。想着每天每人有200元的工钱,大家个个干得热火朝天,脸上挂满笑容。

时令已进入冬季,以往到了这个时候,村民们一般都是“打麻将、喝小酒、赶闲场”。可如今,在仁寿县农村很难见悠闲的村民,村民们就近打短工,在家搞加工,参加培训学技术,把一个冬闲“闹”了个红红火火。

近一个多月来,曾在外面从事PE塑藤条编织的宝飞镇永河社区的周秀萍,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着手工PE塑藤条编织。她说:“回来一个多月了,冬天地里没活了,我也不愿闲着,从老板那里把原材料带回家来做编织加工,加工一把藤条椅30块钱的工钱,一天能编4把,也有120元的收入。”

近年来,仁寿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不断丰富,好吃懒做的少了,勤劳致富忙的多了;不少返乡农民工人人有活干、家家有营生,一幅生机盎然的农村新气象。尤其进入冬季以来,大部分返乡青壮年农民不愿闲在家中虚度光阴,开始专注于第二职业。有的在家搞手工如编织、缝纫等;有的到附近工地打天工;有的进入服装厂当计件工;还有的到饭馆当勤杂工;还有的为别人代开货车。

在该镇印河村返乡农民工王学才的蔬菜大棚里,一垄垄西红柿、黄瓜、豇豆长势喜人,呈现出一幅盛夏时节才有的丰收景象。“这几个大棚是10月中旬开建的,现在蔬菜种植行情非常好,忙活这一季,一个大棚就能收入一万多元。”王学才一边介绍,一边招呼人手忙着摘西红柿和黄瓜。近年来,该县不断加大政策、技术及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加快群众致富增收步伐,带动农业产业发展。

冬闲时节,村民闲暇时间增多,仁寿县618个村(社区)农家书屋也开始热闹了起来。12月25日,在大化镇水利社区的农家书屋里,10多位村民正聚精会神地阅读农技书籍。“趁着冬闲时间多学一点农业科技知识,等来年大干一场。”居民刘建成感慨道。“我们长年在外务工,每天工作时间很紧,没空静下心来看书,现在趁空闲时间来农家书屋看看书,了解一下法律知识,以后出去遇到什么事情也可以让法律帮帮忙。”农旺镇玉泉村3组返乡农民工杨段周说道。藕塘乡云华村的农家书屋管理员黄烨介绍说:“冬季以来,村民打牌的少了,来农家书屋看书、查信息、交流的多了,村民们不用出村就能查看各种致富信息和资料。”

新闻推荐

规范培训会计准则制度 提升政府会计信息质量

本报讯(邱建明何东晋记者郭侨)为规范政府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促进政府会计信息质量提升,确保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于2019年1月1日...

仁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仁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