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仁寿农民开网店 坐在家里把钱赚

四川农村日报 2015-02-05 00:30 大字

农民工代表在西南网贸港参观。

戴翠英在经营网店。

——西南网贸港助力农民电商梦

“今天不来西南网贸港参观,还真没想到,我们仁寿的电子商务发展得这么快,还有那么多的农民兄弟坐在家里就把钱赚了。我们出门打工东奔西跑,还不如他们在家上网开店的收入高呢。”1月28日,仁寿县富加镇奋斗村返乡农民工肖德康,在参加仁寿县组织的100名返乡农民工和在外创业优秀代表在县内发展一线参观学习时,感慨地说。在场的代表都像他一样发出了同样的感慨。

□潘建勇

培养电商人才共圆创业梦想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什么是电子商务,学习电子商务有何用处,以及掌握开展电子商务的方法,2013年,四川网贸港科技有限公司在仁寿文林工业园区成立了西南网商孵化创业基地。2014年,作为仁寿电子商务的“普及年”,四川网贸港科技有限公司以政府的培训方向为主导,以“助力网商成长,实现创业梦想”为宗旨,依托西南网贸港引进义乌精英团队,借鉴其丰富的经验及网商孵化创业基地强大的网络营销团队,从基础培训到针对商品的拍照和后期处理、网络营销策略、电商ERP的制定、网站或店铺的装修和维护等各方面,对学员进行全面培训,积极推动电商“学习者”向“创业者”转化。

“作为全国大型的科技服务公司,四川网贸港科技有限公司背靠全球最大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商、世界500强IBM卓越云计算中心提供云主机,依据仁寿县当前产业模式量身打造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利用集聚在这里的20多家IT企业及许多大型电商平台企业的电子商务智能化网商技术,最大限度集聚全国网商。”四川网贸港科技有限公司常务总经理、西南网贸港网商孵化创业基地创建人、仁寿县电商协会会长卢元国介绍说。

自2013年12月6日第一期学员开班一年来,已免费培训21期、5020学员。这些学员中,有下岗职工,有残疾人,有失业青年,有返乡农民工,有家庭主妇……目前,有1400多人成功开店,其中店铺等级五星以上的622人;三颗钻以上的359人;五钻以上的138人。

在培训中,四川网贸港科技有限公司秉承“助力网商成长,实现创业梦想”的宗旨,为电商学员们寻找适合的产品、提供智能仓储物流以及店铺的推广运营方案,伴随其度过创业初期的无助与迷茫。在西南网贸港网商孵化创业基地,有1000多人进入创业区,其中80%的学员在创业区坚持自己的电子商务创业之路。

电子商务进万村打造物流链条体系

为了促进城乡电子商务均衡发展,四川网贸港科技有限公司积极推进仁寿县电商办的“电子商务进万村”政策,为农村打造了一条以当地土特产品、生鲜水果、农副产品为主的物流链条体系。将该县的大化镇、中岗乡作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的试点乡镇,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电子商务人才,解决了农村个体经商户融资难、销路窄的问题。并先后在文宫、曹家、中岗、河口等乡镇设立“农副产品资源采集站”,通过公司“一号店·仁寿馆”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将仁寿中岗乡的桃、文宫的枇杷、曹家的梨、河口的清见等生鲜水果销往全国各地,使各乡镇的土特产品、生鲜水果的销量比去年翻一番,农民的纯收益比去年翻两番。仁寿的农村特色产品开始在全国受到追捧,引起了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巨头的关注。

在四川网贸港科技有限公司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仁寿本地企业以及专业合作社加入到电子商务的行列当中。在2014年,公司以天猫、阿里巴巴、一号店、京东为平台,为仁寿乐味思蜀食品有限公司、仁寿张三芝麻糕食品有限公司、仁寿县张二心食品厂、仁寿福仁源枇杷饮料有限公司等线下企业提供电商规划、运营方案、店铺设计、行业报告、营销策划、仓储物流等服务,改变企业以往的经营模式,扩宽企业的销售渠道。

2014年,仁寿县电商办牵头成立了仁寿电子商务协会,四川网贸港科技有限公司与众多传统企业、农村合作社以电子商务为契机抱团发展,并努力为协会成员提供电子商务相关服务,使仁寿本地企业在电商时代找到一席之地。电商协会成员与公司一起推广电子商务最新技术及应用成果;开展电子商务交流与合作;开展信息化人才及电子商务培训;搭建仁寿电子商务创业市场等事项。

四川网贸科技有限公司在2014年逐步实现自己的电商梦,以“立足仁寿、服务四川、辐射西南”为发展理念,让仁寿的电子商务在全球的电商版图上熠熠生辉。

网商路上“女剑客”事业家庭两不误

“哎呀!今天又有人给我下单啦!”近段时间,在西南网贸港网商孵化创业基地创业区,每天都会听到戴翠英这样高兴地叫道。

每天,在西南网贸港网商孵化创业基地,有人早早就来了,坐在电脑前打理自己的店铺。而总有那么异常熟悉的几个人,天天来得比工作人员还早,戴翠英就是其中一人。

戴翠英是西南网贸港网商孵化创业基地第五期的优秀学员。她在接受培训后便在基地的创业区扎根下来,把学习的电商知识运用于自己的网店。无论刮风还是下雨,她从未耽误过一天。

她经营的网店叫“袋鼠家家”,卖的是四川特产。如今,已卖结了几千单的生意,好评如潮,荣升为三钻卖家。她说:“万事开头难,坚持下去,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而且我喜欢做电商,现在每天都有顾客来下单,轻轻松松就可以赚到钱,又不会很累。在创业区,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有创业区的老师指导,非常方便。”戴翠英以前在广东打拼,已做到厂长的位置。如今,她觉得做电商最适合自己,并断定,电子商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戴翠英是扎根基地的 “创业金花”,中午都不愿回去休息,将自家的微波炉都搬到基地,为的就是省去中午往返家里的吃饭时间,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做电商。

孵化基地创业区助优秀学员“起飞”

每个来西南网贸港网商孵化创业基地的学员,首先要在基地教室学习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合格后才可以进入基地创业区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实践。西南网贸港网商孵化创业基地的创业区一直以来都是网商大老板的诞生地。比如:美食美刻的邱莲英一天能接200张订单、蜀一蜀二特产店的王碧君已在淘宝店获得5000多个好评……

西南网贸港网商孵化创业基地的创业区,是向通过了电子商务考试的学员开放的特殊区域。这里有经验丰富的电商老师,有一定成就的电商前辈。学员在创业区可以免费使用基地公司提供的电脑、网络等各种资源。在创业区,负责人带领自己的团队手把手教学员网店运营技巧,定时跟踪学员店铺,指出学员网店的优缺点。

为整合活动资源、淘宝客户资源、产品资源以及平台资源等各方面的资源,创业区定时举办学员交流会,大家把各自遇到的问题都说出来,共同出谋划策,共同分享店铺经营、产品推广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开网店坐在家里把钱赚

——来自学员的声音

王洪英:我家住大化镇水利村,我因意外受伤致残,我姐王秀英多年生病,身体还在恢复过程中,电子商务很适合我们。我以前卖过服装,与原来的供货商依然保持着联系,学了电商,可以在网上开服装店。我姐以前做过美容,也有亲戚在开美容实体店,开了网店,就可以在网上销售美容产品。

夏秀英:我是华立养猪场的法人代表,也是龙门生猪养殖场的股东之一,两处年出栏生猪上万头,现存栏生猪六七千头。我们喂猪的饲料全部是从省外用火车拉玉米回来自配,每月要消耗200多吨玉米,因此喂出的猪肉品质要比喂一般饲料的好些,但是猪肉价格却没有得到体现。我来学电子商务就是想通过自己开网店,宣传自己猪肉的品质,销售猪肉。

刘玉英:我是大化镇黎明村的村会计,我家开卤肉店6年,有3个分店,卤肉的技术比较成熟,有不少人都想学,可就是不知找谁,我现在就收了3个内蒙古、湖北等地的学员。我学电子商务就是想在网上宣传自己的卤肉技术,招收学员。同时,把我们村那些妇女、老人们做的千层底布鞋销售出去。

廖兴华:我是一名乡镇干部,下派到红塔村任村党支部书记。红塔村水产品养殖面积有600多亩,种了3000多亩麻竹笋,以前就打算建网站宣传、销售这些农副产品,现在电子商务进村,开设网店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因此,我来把电子商务学好后,带动村民也能学、用电子商务,宣传、销售自己的农副产品。

李林:我在经营圆通快递在大化设立的一个网点,天天都在电脑前,有很好的条件开设网店。我家做腊肉、香肠是祖传手艺,周围十里八里小有名气,一年要卖几万斤,只是近两年没有做了。现在,我学了电子商务,就可以利用现成的场地等,重新把腊肉、香肠做起来,通过网店销售。

李照前:我是中岗乡的养猪大户,现在养了一只公猪、40多只母猪、300多只商品猪。现在的猪肉,没有以前那种飘香十里,惹人流口水的味道了,那是因为现在的养殖方式,使猪肉的肌间脂肪沉积不够。而我养的绿色生态猪就能让人找到过去的美味。我来学习电商,就是想开设网店,让更多的人能吃到我养的生态猪肉。

后记

西南网贸港网商孵化创业基地立足仁寿,面向西南,每个月都要免费举办三期以上培训,每期招收两个班。经过12天的初期、中期培训后,有潜力、有愿望开网店的学员,在自愿的前提下,转入高级创业培训,由基地的专业老师再进一步手把手地教授。去年10月,由西南网贸港出资50多万元,仁寿县电商办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户、协会、合作社等代表赴浙江省实地考察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此举进一步彰显了仁寿县委、县政府及西南网贸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决心和信心。

新闻推荐

月日在仁寿县农旺乡李坝村的柚子林地里村党支部书记阮

2月8日,在仁寿县农旺乡李坝村的柚子林地里,村党支部书记阮强(右一)正在为村民讲解柚子树冬季管理技术。阮强2007年被选聘为大学生村官后,带动村民成片种植蜜柚1200亩,目前已全部进入丰产期。陈猛潘建勇...

仁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仁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