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饮一江水 携手向世界 成眉同城 “都”是一家“青”
竹博会惊艳世界。 特色产业振兴乡村。竹里巷子生态时尚。放水大典震撼中外。(资料图片)七里诗乡承载乡愁。(资料图片)环境整治扮靓乡村。(资料图片)
岷江上游,坐落着因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而闻名的都江堰市。两千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岷江下游,坐落着以崇祀蚕丛氏“青衣而教民农桑,民皆神之”而得名的青神。早在5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此处的先民便开始用竹编簸箕养蚕、编竹器用于生活。如今,拥有“竹编艺术之乡”美誉的青神,依旧向世人彰显着非遗手工艺品的精妙之处。
同饮一江水、同属四川盆地边缘的两地,都走上了同样的开放发展之路:根植本土文化遗产,打造世界瞩目的文旅产业;探索发展多种产业多种模式,美丽乡村不断振兴;不断塑造让人眼前一亮的城市IP……
立足非遗 文旅产业谱新篇
都江堰市 活化传承 未来可期
巍巍雪山奔流而下的岷江水,不断滋润着成都平原。4月2日,2021都江堰放水节“放水大典”在都江堰景区人字堤溢洪道举行。作为天府文化的重要载体、四川省重要民俗节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年一度的都江堰放水节震撼启幕。
“砍杩槎——放水——”随着主祭官一声令下,河心一群青壮年堰工举起利斧,奋力砍断杩槎上的竹索,两岸堰工齐力拉动绳索放倒杩槎,瞬时岷江水奔流而下,犹如千军万马向天府平原浸润开去。
“放水咯!放水咯!”灌区群众奔走相告,纷纷向水中投放活鸭,竹竿打水头,舀头水敬神,共同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放水大典”上,围堰、祭拜、砍杩槎放水、打水头等都是最精彩和震撼的环节,再现了两千多年前都江堰放水盛况,展示了川西平原多姿多彩的社会风貌,讲述了当年李冰父子带领灌区人民建堰治水的动人故事。
近年来,都江堰市持续推进遗产文物保护与利用,青城山—都江堰遗产地世界文化遗产年度监测报告填报获评“2019年度中国文化遗产年度优秀监测报告”,青城山—都江堰获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活化利用最佳案例”。2021年,都江堰市将继续对标国际国内优秀旅游景区,加快景区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深入开展景区智慧经济场景应用打造,为景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未来五年,都江堰市将努力打造成都旅游消费中心和全国旅游强市典范,奋力开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将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打造文旅新场景,展示优雅时尚的城市新形象。同时,将引进和新建博物馆、美术馆、剧场、音乐厅等文化设施8座以上,新增基层文化中心示范点10个、社区美空间20个,推出“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15个。该市还将创建全国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创建新旅游·潮成都旅游目的地8个,打造和引进2个省级以上有影响力的知名音乐品牌活动。
青神县 以竹为媒 联通世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青神先民用竹篾编“箕”养蚕,初步形成一套竹编技艺。唐代张武率县民编竹篓填石拦鸿化堰,提水灌溉农田,使竹编得到更大发展。明代青神竹编应用更广,青神人余承勋进京考取进士后授职翰林院修撰,他所用的书箱、膳食盒等均以竹丝编织而成。
入清以后,青神精美的竹编宫扇声誉鹊起,被清廷列为贡品。后来青神竹编继续传承发展,抗战期间,县人曾编成细竹丝斗笠,写上“抗战到底”的字样,用以慰劳抗日将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青神竹编进一步发展创新,编织出名人字画、人物山水、花鸟虫鱼等多种精美的艺术品,其中,《中国百帝图》《清明上河图》等竹编艺术品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奖。
以竹为媒联世界,小竹编撰大文章。“青神竹龙”成功申报“最长竹编舞龙”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通过持续实施非遗传承行动,青神县发挥陈云华、张德明、殷超等竹编大师引领作用,建立培训基地65个,培训巴西、厄瓜多尔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竹产业从业者6000余人。青神荣获“竹编艺术传承国际范例奖”。
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国际(眉山)竹产业交易博览会、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等先后在青神举行。青神县开展竹编全球宣传推广计划,在国际竹藤组织成员国开展专题巡展,与哥斯达黎加等4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依托20万亩竹林,青神县推动竹生态、竹产业、竹文化融合发展,竹制品实现了从传统家庭编织到民间手工作业,再到产业化经营的进阶之路。目前,该县形成平面竹编、立体竹编、瓷胎竹编等25类、3000多种产品体系,产品远销欧、美、日、韩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竹产业综合产值超过48亿元,带动4万农户实现户均2.2万元以上的年增收。
承载诗意 美丽乡村入画来
都江堰市 文化为脉 乡村更美
“几点飞霜浸眉头,北望九洲过蜀州。”南宋诗人陆游巡游至如今的都江堰市石羊镇七里诗乡,入住布金寺,留下《夜宿布金寺》优秀诗篇。“七里诗乡”名字由此而来。
多年来,这里的农民诗人忙时种田闲写诗。2003年,邱岗、程光林、周兴强、刘宗德等人发起成立了“柳风农民诗社”,如今已有百余名会员。原汁原味的农民诗歌成为七里诗乡农耕文化的支点和内核。
自2015年起,这里几乎每年举办中国(都江堰)田园诗歌节,为弘扬曲水流觞的原乡文化加分不少。春天举行菜花节,秋天举办农民丰收节、中秋节,各种诗会活动让游人体验到这里独有的诗情。
七里诗乡林盘景区是成都市AAA级林盘景区、中国田园诗歌小镇的文化传承核心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街薅秧歌”实景演出地、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六个分会场之一。
如今的七里诗乡,鸡犬相闻、稻香扑鼻,“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锦绣画卷溢满田园乡愁,优美的乡村环境让人倍感舒适。
在青城湾湿地庄园喝喝茶,到林盘院落逛一逛,于西林书院吟诵国学经典……“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的旅游模式,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深入体验到乡村旅游的魅力。
当地还着眼产业培育,大力推进劳作变体验、田园变景区、农房变客房、农特产品变旅游商品,引导群众培育出文化民宿、乡愁体验、农博展示、音乐演绎、诗书画院等10余种新兴业态,研发出诗乡米酒、稻草编艺等12种精深加工农产品和文创产品,建立“七里诗乡”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即时消费。
青神县 产业为基 推动振兴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蜀中写了21首诗。这21首诗里,在青神所作的《峨眉山月歌》极为有名:“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多年后的今天,李白旅居过的青神大地,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竹里巷子便是一例成功实践。竹里巷子位于青神县青竹街道兰沟村3组,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对区域内农房和业态进行改造,打造出竹里香网红火锅店、竹里竹艺美学馆、竹里人家民宿等独具特色的网红打卡点,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打卡留念。
同样是在兰沟村,新落成不久的“竹里院子”也让人过目难忘。这是全国首家竹艺精品主题酒店,有着小青瓦、粉白墙、飞檐斗角,处处可见精美的竹编产品,如竹灯罩、竹手提包、竹花瓶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世界竹编工艺美术大师陈云华带领的竹编团队,为“竹里院子”特别制作的精美竹编作品不可不提。《潇湘竹石图》《赤壁赋》《定风波》等经典作品,以竹编的方式呈现,广大游客纷纷为非遗艺术的光彩点赞。
在岷江边的高台镇百家池村,椪柑产业的发展,彻底改变了这里的面貌。在政策的扶持下,村民人均年收入从5年前的7400余元增长到2020年的近3万元,村里的椪柑园区获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果农自创的生态水果品牌“橘香百家”也越来越响。
有了经济基础,村里建起了村史馆,“青神柑橘发展馆”也在这里落户。这是川内首个柑橘发展馆,分为柑橘的历史背景、生长条件、绿色防控、蝶变过程等6个不同单元内容,让游客能对青神柑橘的过去和未来有充分了解。
打造新IP 激发城市新活力
都江堰市 “熊猫之都” 再迎新宠
青城山、二王庙、离堆公园、南桥……这是曾经到都江堰,游客必去的景点。如今,如果依然只知去这些地方,说明旅游攻略没有做足。
去年5月,位于都江堰市的成都融创文旅城一亮相,便以集创乐园、融创雪世界、融创水世界、高端酒店群、国际会议中心、融创茂、滨湖酒吧街等丰富业态于一身的特点,推动全市从简单的观光游向具有特色文化体验的休闲度假游转变,改善都江堰“夏满冬空”的旅游结构,形成“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欢聚文旅城”的西部文旅新三角。
今年4月3日,清明假期首日,位于都江堰城中心的仰天窝广场正式对外开放。由著名荷兰艺术家、大黄鸭之父费洛伦泰因·霍夫曼设计的“特大号”大熊猫自拍艺术品雕塑在万人瞩目中惊艳亮相,成为都江堰“城市新地标”。
据霍夫曼自述:“作品中熊猫举起手机进行自拍,具有很强的娱乐性。那怡然自得的神情、悠闲自在的姿态,也是对当地生活一种艺术语言的表述,将给每一位观者亲切、愉悦的感觉”。他希望能通过这件艺术品,让人们更深刻了解都江堰这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水利灌溉工程遗产”之城、这座名副其实的“熊猫之都”。
在都江堰,除能看到大熊猫雕塑、大熊猫玩偶、大熊猫形象的出租车外,还能在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看到各种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本体。毫不夸张地说,熊猫已经成为都江堰除水利工程、道教文化之外的又一城市IP。
青神县 邂逅“萤宝” 浪漫观萤
“萤火虫,这两年才开始大规模出现。”对熟悉青神萤火虫的旅游业从业者罗女士来说,上一轮看到萤火虫大规模出现,还是小时候的事情了。
2020年初的萤火虫季,到天池村等乡村观看漫山遍野的萤火虫,品尝青神特色水果、美食,已成为市民和游客的“春日必修课”。
同年11月4日,世界萤火虫研究专家付新华教授来青调研时说:“萤火虫对生态环境要求非常高,是一类非常好的可视化的生态指示物。”他认为,青神的萤火虫种类和数量都非常多,说明了青神的自然环境处在非常好的水平。
近年来不断增多的萤火虫,是青神县生态环境改善的一个明证。在此基础上,青神县将萤火虫作为城市IP来推广。
2021年萤火虫季,不变的是漫山遍野的萤火虫,但亮眼的“明星”当属新晋网红:以萤火虫为原型的卡通形象“萤宝”。“萤宝”有着明黄色的外观、大大的眼睛,夜晚触碰按键,可闪闪发光,非常呆萌,像极了大自然中的萤火虫。
相关文创企业负责人表示,设计“萤宝”,是希望大家不要去野外捕捉萤火虫,而是通过购买文创产品,文明地把“萤光”纪念品带回家,起到倡导大家文明观萤的作用。
在青神观萤地出口,人手一个的“萤宝”,标志着萤火虫已成青神除竹编以外另一城市IP。
一江水养一家人。相似的地理环境,同样拥有独特的文化遗产,都江堰与青神,正互为借鉴、携手前行。
新闻推荐
乡村书屋:一道生机蓬勃的文化景观在竹里书屋的竹编非遗传习所里,孩子们正学习竹编。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在竹里书屋共享亲...
青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青神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