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竹为媒 解开“致富密码”

四川农村日报 2021-02-27 06:28 大字

本报讯 (李幸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天刚蒙蒙亮,青神县瑞峰镇天池村的竹林基地里,刺啦啦的砍竹声便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在该村纪委书记胡丁文的带领下,村里的伐竹队已开始工作。

砍竹、打捆、运输……大约两小时,一根根新鲜竹子便被运到四川环龙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代收点,不久后便可进入该公司生产线,摇身一变成为一包“斑布”本色纸。

近日,记者了解到,依靠竹产业发展,天池村解开了一道“致富密码”。

“竹子一般两到三年一伐,但是我们村的竹林面积广,长势快,除了新播种的区域,其他地方每年都可以采伐。”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池村人,胡丁文记得,现在的竹林基地过去不过是一片荆棘杂树,如今林里的每一棵竹都是村民亲手种植的。

“2008 年,我们村开始规模种植竹林。在那之前,竹子只是在房前屋后种一点,用以遮阳纳凉。”胡丁文说,天池村土质贫瘠,不适合种植传统作物,2008年,全村开始推广竹林种植。近年来,得益于青神县“美丽竹林风景线”项目建设,该村更是抓住机会锁定竹林基地目标,卖竹苗,搞加工,村民平均年入万余元。

“竹子一方面带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它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让大家不用一年到头‘留’在土地上。”胡丁文告诉记者,坚韧如竹,村民种植后大多时候只需天干补水,半年施一次肥,其余时间不用管,而多出来的时间,村民可以外出务工挣钱。天池村村民胡刚和儿子胡佳俊便因此受益。改种之后,父子俩 2020 年外出务工,一年时间,两人存下近5万元的收入,还分期付款购买了小汽车。

胡丁文说,目前该村正谋划建设一个集旅游、餐饮、康养和田园综合体为一体的竹产业孵化园。未来,天池村将加紧改良土地和竹品种,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

新闻推荐

门前万竿竹 眉山市着力扮靓竹林风景线铺就发展新画卷

苏堤公园·翠竹长廊。东坡竹园。(市林业局供图)天池村竹海公园。位于青神县城的中国首家竹林湿地公园。“宁可食无肉,不可居...

青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青神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