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 贬谪巴蜀不忘曲水流觞
丹棱县重建大雅堂,再现“诗书合璧”盛景
在从宜宾前往青神县途中,黄庭坚留下书法作品《题苏轼寒食帖跋》,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宜宾流杯池公园,黄庭坚当年效仿王羲之,在此邀约文人雅士流杯饮酒,吟诗酬唱
许永强/文
年少成名的黄庭坚人过中年后步步维艰。元丰八年(1085年),高太后垂帘听政,他被召回授秘书省校书郎,“苏门四学士”游赏唱酬、结吟谈艺,元祐文坛繁荣一时。随着哲宗亲政,新党掌权,推行变法,黄庭坚由于业师苏轼而身陷党争牵连。绍圣二年(1095年),51岁的黄庭坚被扣上“修先帝实录,类多附会歼言,抵熙宁以来政事”的罪名,贬为涪州(今重庆涪陵)别驾,黔州(今重庆彭水)安置,后又被移置到戎州(今四川宜宾)。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黔州、戎州、嘉州、青神、泸州、万州……巴蜀大地给了这位漂泊之子最后的温暖。谪居巴蜀6年多,黄庭坚“既以放逐首开其端,亦以放逐终其一生”,人生的磨难成为其艺术创作的高峰:他在蜀中词作60余首,占山谷词总数的三分之一,尤其在书法艺术上获得飞跃,成为一代宗师。黄庭坚入蜀,还为蜀中地区培养了一大批诗坛后辈,对蜀地的文学和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登览文墨以自娱
位于长江支流乌江畔的黔州,是黄庭坚初贬之地,他在这里生活了整整三年。作为远离家乡的贬逐之人,在不毛的“远恶之地”,年过半百的黄庭坚努力调节自我以适应环境,亲自经营居室,买田种菜,解决自己的吃住生活问题。还养花种竹,与禽鸟相乐,督导小儿子相读书,热衷弈棋。他在《与唐彦道书》中说:“到黔中来,得破寺堧地,自经营,筑室以居。岁余拮据,乃蔽风雨。又稍葺数口保暖之资,买地畦菜,二年始息肩。”正因如此,他自称“黔中一老农”。其《定风波》曰:“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虽然生活艰难,身处逆境,但他的意志并未消沉,心境坦然。
摩围山下的开元寺是黄庭坚在黔州的寓居地。摩围阁面临乌江,因摩围峰而得名。面对此处的江山形胜,黄庭坚“以登览文墨自娱”,将贬谪的失意抛之脑后。绍圣三年(1096年),弟弟黄叔达把黄庭坚的妻儿带到黔州,家人团聚。开元寺已住不下,黄庭坚又筑新居“怡偲堂”。“怡偲”顾名思义有怡然自得之态,黄庭坚不为贬谪遭遇所累,而是随遇而安,追求心境的适然。
有亲人相伴朝夕,他以文墨遣兴自娱,心情颇为自适。其书“荡而生意逸发于豪素间。至今如欲飞动,当是时,公方谪涪州别驾。自常情言之,必憔悴无聊,所见花鸟溅泪惊心。公乃能藉之游戏翰墨,无一发陨获之意,非行安节和夷险一致者,有弗能也”。黄庭坚胸怀豁达,不以迁谪为意,多移兴于书法,而其书法又恰得蜀中“江山之助”。在《跋唐道人编余草稿》中,黄庭坚自谓:“山谷在黔中时,字多随意曲折,意到笔不到。于僰道舟中,观长年荡桨,群丁拨棹,乃觉少进,意之所到,辄得用笔。”于江上扁舟悟“道”以后,他的书法更加精进,成为宋代书学四大支柱之一。
为了避祸,黄庭坚尽量减少交往,甚至闭门谢客。但由于他名满天下,地方官不以罪臣相待,当地士民都同他往还、唱和、请益。入乡随俗,黄庭坚渐渐习惯黔州的生活,特别欣赏这里的“小宴歌舞”,称赞道:“此邦乐籍,似皆胜渝、泸,微有成都之风也。”黄庭坚“以登览、文墨自娱,若无迁谪意”。他不时出游,吟诗作赋,笔舞龙蛇。一棵黄桷树,一块大岩石,成了他纳凉赏景的“绿荫轩”;一座山洞,一间茅屋,是他存放书籍的“万卷堂”;他甚至专门为自己找到了涮笔的“洗墨池”,饪茶会友的“丹泉井”。黄庭坚死后,黔州士民怀念黄庭坚,修建了衣冢墓。
或许是黄庭坚在黔州生活得过于舒适,毫无“悔改之意”,元符元年(1098年),朝廷以其表兄张向出任提举夔州路常平需“避亲”为借口,将黄庭坚移往更为“远恶”的戎州。
讲学不倦教蜀弟
在戎州,黄庭坚将住所命名为“任运堂”“槁木庵”,以示其心如槁木死灰,置生死荣辱于度外,在自然、亲情、友谊中安顿生命。由于他渊博的学识、卓越的诗歌和书法成就,宛如一颗巨星划然而来,光照西南文坛,他像磁石吸铁一样,团聚着四川地区的文化人,更吸引了一批有志青年,杖履追陪,登门求教。黄庭坚也以能为他们讲学为乐事。他在《次韵石七三七首》中写道:“为君试讲古学,此事可笺天公。”黄庭坚认为给青年讲学是自己应尽的责任,是可质诸天地的光明行为。他还写道:“生涯一九节筇,老境五十六翁。不堪上补黼黻,但可归教儿童。”虽然已是于国无用的56岁老翁,但却可以“归教儿童”,为社会培养人才。
在指导青年的过程中,黄庭坚总是循循善诱,或传授方法,或指导其创作,而且还对他们勉之以进德修业,鼓励他们在品德节操上有所提高。虽生活困顿,但对慕名前来求学的青年,黄庭坚却从不接收他们的任何“束脩”,其高风亮节令人钦佩。黄庭坚谆谆教诲蜀中士子,培养了一批文学队伍,形成所谓“蜀江西君子”群体。巴蜀文学在北宋后期曾涌现大量的作家,再次掀起文学高潮,这与黄庭坚的贡献密不可分。
黄庭坚对杜甫非常崇拜,被贬蜀中后,为“使大雅之音久湮没而复盈三巴”,他想要找人把杜甫的诗刻于石,且“悉书遗之”,使之传世。眉州丹棱人杨素翁“请攻坚石,摹善工”“作堂以宇之”,完成了黄庭坚的心愿,成为“西州之盛事”。黄庭坚题名“大雅堂”,并作《刻杜子美巴蜀诗序》和《大雅堂记》。大雅堂内珍藏黄庭坚手书杜甫两川夔峡诗诗碑300余方,被后人称为“诗书合璧”的人文遗韵名噪华夏,后毁于明末战火,碑碣无存。2014年1月,丹棱县重建的大雅堂开放。
在戎州,仿照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会流觞曲水的意境,黄庭坚利用峡谷的地形和天然泉水,修建了900多年来闻名遐迩的流杯池。邀约文人雅士聚会于此,山水为友,与林泉相乐。在这风雅情境之中,黄庭坚留下了《安乐泉颂》《苦笋赋》《荔枝绿颂》等华章传于后世。黄庭坚离开戎州后,士民怀念他,修建二老阁、涪翁祠。1980年,宜宾市政府在流杯池旁重建了吊黄楼。
诗书词文气不脱
谪居巴蜀期间,黄庭坚的眼界阅历大为开阔,三峡怒涛、岷江激流、夔门雄关、摩围山色、翠屏晚钟、峨眉山月、竹枝歌谣、淫祀巫祝、高唐神女、巴山夜雨、川江云雾、荔枝茶叶、青竹苦笋、三峡船工、蜀中贤达等,无不成为诗人经常吟咏的对象。
元符三年(1100年)遇赦东归,“但已江涨,未能下峡”,黄庭坚乘船从戎州出发,经嘉州(今四川乐山)到达青神探望姑母,路过虎跳时,留下《次虎跳题名》石刻。姑母二子均在青神为官,清廉爱民,深孚众望,黄庭坚对二人“未伤民”的德政极为称赏,写诗《借景亭》:“青神县中得两张,爱民财力惟恐伤。二公身安民乃乐,劝葺城头五月凉。竹铺不涴吴绫袜,东西开轩荫清樾。当官借景未伤民,恰似凿池取明月。”对文采风流、爱护百姓的张氏二子极尽赞美之辞。
在青神停留期间,他前往雅州(今四川雅安)。在嘉州、眉州、雅州结识了不少名士,游览了许多名胜,留下若干遗迹。如在雅州,除寒芳楼题额外,还有《木兰歌帖》《梁甫吟帖》石刻。在嘉州,黄庭坚写了《凌云纪游》:“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因景议论,借物抒情,抒发身处逆境的旷达之情,也流露了浓厚的随缘自适的佛老思想。
黄庭坚的蜀中词作不仅数量大,而且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情感真挚,格调高远,是他词作中的精华。如宴饮酬唱词《减字木兰花·中秋多雨》《定风波·次高左藏韵》《洞仙歌·沪守王补之生日》《鹧鸪天·黄菊枝头生晓寒》等,既传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还抒发了身处困境而不颓丧的豪迈旷达情怀,为词开了一个新境界。
对于戎州荔枝的美味,黄庭坚在《定风波》中用“赤英垂坠压阑枝”“年来枝上报累累”,写出了荔枝果实累累。在《浪淘沙·荔枝》中,借用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写出“日擘轻红三百颗”,赞叹蜀中荔枝“一味甘寒”。《醉蓬莱》“对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乱峰相倚”,《减字木兰花》“苍崖万仞,下有奔雷千百阵”,则描绘了蜀中山川险丽、景物萧森。
受生活遭遇的影响,黄庭坚的词喜欢用典故。《鹧鸪天·黄菊枝头生晓寒》中“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用山简“倒著冠”的典故,表现任率傲世的个性;《洞仙歌·沪州王补之生日》“正注意,得人雄,静扫河山,应难纵,五湖归棹”,借用范蠡佐越王勾践灭吴后功成身退、泛舟五湖的典故,来赞扬王补之守边的功绩;《采桑子·投荒万里无归路》“黄云苦竹啼归去,绕荔枝山”,用望帝杜宇的典故,突出“不如归去”的思乡之情;两首《醉落魄》中“陶陶兀兀,人生梦里槐安国”“邯郸一枕谁忧乐,新诗新事因闲适”,又分别用唐传奇“南柯一梦”和“黄粱一梦”的故事传达出对富贵功名的彻悟等。在戎州作《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锦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吞又吐,信还疑。上钓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该词好似一曲悠长的牧笛之声,细致而又生动地描绘垂钓时刻鱼儿试探上钩的情景,借用禅宗典故及船子禅师的偈语展露作者内心平和的心境,垂钓只问心情如何不在乎鱼儿是否上钩,是否满载而归,只留下静水流深,青山做伴,皓月当空足矣。语言清新隽永,表达了作者对戎州胜境的热爱和闲适自乐的情怀。
1102年,黄庭坚返回阔别已久的故乡,两年后又因一篇《承天院塔记》被指控为“幸灾谤国”被押送到宜州(今广西宜山县)实行“管制”。他在一首咏梅词中感慨:“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无论是年龄还是心境,诗人都老了。一年之后,60岁的黄庭坚在被“编管”的异乡去世。
新闻推荐
本报讯(涂惠记者张丹梅)“自从社区建起了垃圾亭,大家都按照分类倾倒垃圾,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干净卫生了。”近日,在青神县...
青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青神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