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级非遗项目——高坪竹编将淡忘的技艺 变指尖上的非遗

南充晚报 2019-11-20 00:40 大字

“精选斑竹乡磨儿滩库区等地深山柔韧性极强的慈竹,经选料、去青、抽丝、着色等几十道工序, 加工成细如发丝、薄如蝉翼的竹丝,采用传统手法手工编织,经过画框、绸缎等装裱方式制成精美的竹编艺术品……”在高坪竹编非遗传习馆,竹编画、灯笼、竹贴画等手工艺品琳琅满目。

高坪区竹木资源丰富,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今,通过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万学等各方努力, 竹编工艺在这里开枝散叶,为传统竹编文化赋予了新的内涵。

历史悠久 高坪竹编早先用于生产生活

竹编是我国传统的手工艺,早在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遗物中就已经发现竹编器具。数千年来,先人们用竹编织和雕刻各种赏心悦目的工艺美术作品,丰富了竹文化的内涵。一直以来,高坪人用竹条编织竹席、晒席、鱼篓、箩筐等生产生活用品。其中竹席为竹编产品的代表, 一直成为远近客商的抢手货,畅销全国各地。

随着时代的进步, 高坪区在竹编艺术上大做文章, 从生活用品发展到艺术用品,原本的实用竹编器具,逐渐走上了精湛的艺术竹编之路。 高坪竹编主要盛产在斑竹、南江、长乐、龙门、青莲等乡镇街道,尤其以青莲的竹帘画,南江、斑竹的竹艺品最有特色。

2008年, 高坪竹编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开枝散叶 万学到南充授艺编织精美艺术品

在高坪区斑竹乡,“万学” 这个名字可谓是人人知晓, 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她的到来托起了竹海人家的希望, 让当地村民依靠着竹编手艺走上了一条致富的道路。

今年50岁的万学与竹编的缘分要从她年幼时说起。万学来自眉山市青神县。青神县盛产竹,各种竹编、竹雕是当地民间艺人们的拿手巧活。受父亲的影响,万学从小就喜欢上了竹编,高中毕业后,就进入当地一家竹编艺术公司上班, 一做就是十多年, 竹编技艺也越来越精湛。2009年,高坪区招商引资,了解到斑竹乡有丰富的竹木资源,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万学和家人来到了南充。

来到南充后, 万学便开始着手传授竹编技艺。 她将乡里的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聚集起来,凭借精湛的竹编技艺,带领他们把一根根寻常的农家竹制成精美的竹编艺术品。十年间,万学的竹编团队不仅有效吸纳了更多本地剩余劳动力,还实现了竹编产品的多元化, 带动了一方百姓发展产业致富, 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保护传承 高坪竹编非遗传习馆9月开馆

近年来,万学带领团队相继完成了包括《簪花仕女图》《八骏图》《梅花图》《五牛图》等300多个品种的竹编画,创作的作品先后获得了全国、省、市级各类奖牌数十个。 其中,《五牛图》2011年在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一举夺得金奖,《松柏高立图》竹编画被国际竹藤组织收藏,并永久在国际竹藤组织竹工艺展馆展出。

此外,万学还创办了“南充市万学竹编技能大师工作室”, 并于2014年8月成功申报了《竹编字画生产方法》《竹片钩针》《竹编字画用的破丝排针》3项专利。

今年9月, 高坪竹编非遗传习馆开馆,这里不仅陈列着媲美丝绸、刺绣的竹编工艺品, 还能亲眼见到编制竹篮的全过程,参与互动体验。“希望能通过讲解、体验, 让人们感受到高坪竹编的独特魅力。”万学告诉记者,目前馆内有各类展品500余件,免费向市民开放。“作为高坪竹编技艺保护、传承的重要阵地,传习馆将充分发挥保护、传承、展示的功能,从而成为高坪竹编技艺传承的活化石。”万学说。

南充晚报记者 文秀佳 文/图

新闻推荐

党建引领服务站 外出务工有保障

本报讯(蒋鹏达记者王丽)近日,青神县在西昌务工的党员代表、农民工代表欢聚在一起,共同庆祝青神县驻西昌就业创业服务站的成立...

青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