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有爱 雷锋常在

眉山日报 2019-03-06 07:37 大字

病房里,马建平正在给老人理发。吴志英(左)陪罗锐炼写作业。祝梁正在编写程序。

编者按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昨(5)日,又是一年学雷锋纪念日。

学习雷锋,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重在行动,贵在坚持。在青神,有人常年免费为老人理发,只要老人需要,一个电话随喊随到;有人十余年关怀帮助留守儿童,学习、生活都照顾得无微不至;有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雷锋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学习雷锋,不在乎形式,只要有心有爱,每天都是学雷锋日。

本报记者 王丽 文/图

马建平:病房里的免费理发师

2月28日上午9时50分许,青神县城区大西街,来来往往的人群中,马建平脚步匆匆。就在十几分钟前,他接到了一个病人的求助电话。

打电话的是家住青神城区小南门的92岁老人周微。8天前,原本计划理发的老人因为感冒引发肺气肿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当天,被头发太长困扰的老人突然想到了给马建平打电话。因为,马建平去老人家里给他理过好几次发。

原来,马建平是当地一名热衷于帮助老人的理发师。自2014年起,除了每年重阳节去给养老院的老人们免费理发,平时,只要是70岁以上的老人有需求,只要一个电话,马建平都会安排时间上门给老人免费理发。

挂断电话,马建平三步并作两步往家走去。熟练地将4把剪刀、1把剃刀、2把梳子、1张围裙装进工具箱后,马建平提着工具箱出了门。从位于东街的家出发,马建平提着5公斤的工具箱大步流星地走过西街、文林街、一环路,在接到电话的20几分钟后,便出现在周微老人所在的14号病房。“周大爷,我来了!”

看见马建平的到来,躺在病床上的老人那一脸愁容开始舒展,“不好意思啊马师,又麻烦你专门跑一趟了。”

“没事,没事。”马建平放下工具箱,将老人搀扶到凳上,给老人围好围裙开始理发。只见马建平左手拿着梳子,右手握着推剪,不时围着老人打转,动作非常娴熟。马建平说,在父亲的感染下,自11岁起,他就搭起凳子学着帮人理发。到如今,他干理发行业已经40多年了。

“这样坐着舒服吗?”“今天好些了吗?”“把头发理一下精神会好很多。”……理发过程中,马建平熟络地跟老人及其家人聊着家常。

“好了,周大爷,您看看满意不?”10多分钟后,马建平摸出手机,打开手机前置摄像头后递给了老人。“满意,满意!谢谢马师了!”看着镜中的自己,老人笑逐颜开。一旁的家人也连连道谢说,经过简单修剪后的老人一扫病态,变得精神抖擞了许多。

工作完毕,马建平擦掉老人身上的碎头发,把老人扶上病床后又走出了病房。他找来扫帚和撮箕,开始清扫地上的碎头发。“没想到在医院还能享受这么专业便捷的免费服务。”老人及其家人感动地说。

“平时为年轻人理发我还是会收费的。”听到大家的夸赞,马建平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谈及为何愿意免费上门给老人理发,马建平直言,“谁都有老的一天,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马建平表示,虽然上门给老人理发麻烦了一点,但他能发挥自己的专长,为老人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很开心。他希望身边的老人能安享晚年,能感受到社会的更多温暖,也希望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在广大年轻人中得到弘扬和传承。

当天10时28分,离开医院,马建平的电话又响了起来,他一边接电话,一边往打电话的帅大爷家方向走去……

本报记者 肖倩 文/图

吴志英:义务照顾留守儿童10余年

3月1日下午1点,青神县南门小学门外围满了接孩子放学的家长。46岁的白果乡白云村2组妇女主任吴志英也在其中。

“伯伯(方言),你来啦!”当日下午1点15分,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走出校门,兴高采烈地冲着吴志英喊道。吴志英快步走到小姑娘身边,牵过她的手,二人亲热地聊了起来。

小姑娘名叫罗锐炼,今年11岁,家住白果乡白云村2组。自罗锐炼出生起,她的父亲就常年在外务工,家中只有她与奶奶两人。奶奶年老体弱,照顾罗锐炼总是力不从心。见此情形,同村的吴志英便主动挑起了照顾罗锐炼的担子。10余年来风雨无阻,吴志英教会罗锐炼穿衣穿鞋、刷牙洗脸、铺床叠被……

“伯伯”在青神话里是爸爸的意思。在罗锐炼的心中,吴志英既是妈妈又是爸爸。有时候,她像妈妈一样细心温柔,帮助自己学会生活的基本技能;有时候她又像爸爸一样严格、有担当,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帮助自己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

从小学一年级起,罗锐炼就开始住校。到学校报到前,吴志英心中全是不舍与担心。为了帮助罗锐炼尽快适应住校生活,开学前,吴志英加紧培训罗锐炼的生活技能。刷牙的时候,牙刷要上下竖着刷,这样才能把牙齿刷干净;洗脸的毛巾要在洗脸水中揉搓,然后对折,这样方便拧干毛巾;洗袜子的时候,应该重点揉搓前脚掌和后跟的部分……吴志英当年指导的生活要诀,罗锐炼仍然记得清清楚楚。

罗锐炼读小学后,吴志英每周日下午5点将她送到学校,每周五下午1点将她接回家。接回家后,还要陪她写作业。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吴志英仍尽力为罗锐炼辅导功课。看着罗锐炼学会了越来越多的汉字,吴志英心中满满都是满足与快乐。

在罗锐炼的教育问题上,吴志英从来不是一味地温柔。当罗锐炼犯错时,吴志英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会对她进行批评教育。

罗锐炼读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因为贪玩,没有做周末家庭作业。那时正是田里活计最多的时候,吴志英忙着打理果园,听到孩子说作业已经做完了,也就相信了她。周日下午,吴志英将罗锐炼送到学校。第二天,她接到罗锐炼班主任的电话,原来,罗锐炼的家庭作业一字未动。

“当时,我真的又急又气,急的是孩子小小年纪就学会撒谎了,气的是自己轻信了孩子的谎言。”吴志英说,针对这件事情,她耐心地跟罗锐炼摆事实讲道理,努力帮助她改掉了说谎的毛病。

此后,吴志英即使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罗锐炼做作业。当她忙着打理鱼塘时,罗锐炼就在鱼塘边做作业;当她在果园里施肥、剪枝时,她就把小桌子搬到果园里,让罗锐炼在一边看书、背课文。

10余年的真情陪伴,其间有心酸,更有感动。去年母亲节,罗锐炼亲手制作了一张贺卡,作为母亲节的礼物送给了吴志英。罗锐炼在贺卡上写着:谢谢您用心照顾我,教我煮饭、洗东西,我很爱您……孩子的文笔简单质朴,却生动地表达了对吴志英的依恋和感激。

本报记者 林琳 文/图

祝梁:将雷锋精神融入到工作实践中

3月4日,在青神县税务局一间办公室,祝梁一手拿着计算器计算数据,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忙着编写近期工作需要的程序。

今年28岁的祝梁是该局一名从事税收风险管理的普通税务工作者。“我的工作很平凡,工作的目标也很简单,就是通过优化税务环境,将自己所学的计算机技术运用到提升办理纳税服务的工作效率上去,从而做到让群众少跑路。”谈起如何将“雷锋精神”与自身工作有效结合时,祝梁表示。

计算机专业毕业的祝梁,大学毕业后曾在软件公司就职,2017年考入青神县国税局。如今,他的主要工作是从事税收风险管理、税收征管业务、编写程序提升办公效率等。每天下班后,祝梁都会利用2至3个小时自学财会知识,不到两年,祝梁就分别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初级会计证书。

“如今的工作内容,让我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计算机知识,还应具备相应的财会知识,这样才能将相关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比对,精确地找到问题所在,从而提升税务工作的效率。”祝梁说,“作为当代的税务干部,要有‘钉钉子’的精神,专业知识不仅要过硬,还要不断去学习与业务相关的知识,我还在不断学习中。”因为在工作中表现出色,祝梁被评为2018年度青神县优秀公务员。

最让祝梁印象深刻的是,他花3个月时间参加了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中的金三系统并库。第一个月,他前往杭州工作,出发的时候女儿刚满3个月。后两个月,他回到成都工作,春节回家休息了四五天,紧接着又到成都。在这3个月里,他累计加班时长达274个小时。不仅如此,在两年的税务工作中,祝梁共编写了接近30个程序,主要适用于税收风险管理、税务征收管理和提升办公效率等。

谈起在未来工作中将如何践行“雷锋精神”时,祝梁说,“我所理解的当代‘雷锋精神’是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和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始终以当代‘雷锋精神’与税务部门纳税服务、优化税务环境等工作相结合,通过转变落后的工作方式,打破在纳税服务中的技术壁垒,提高税务服务效率,借助新方式新技术形成新时代税务服务的新力量。”

新闻推荐

黄庭坚在《黄州寒食帖》上写的跋语是夸东坡还是夸自己?

【编者按】《书艺东坡》一书选取了苏东坡的五件富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题跋最多的《天际乌云帖》、评价最高的《黄州寒食帖...

青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