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志愿者 温暖一座城 本报记者 刘娟 文/图
东坡区西部计划志愿者进行环保宣传。东坡区西部计划志愿者在第九届中国泡菜博览会上。东坡区举行2018年西部计划志愿者座谈会暨离岗志愿者欢送会。净化东坡环境,共享绿色生命。东坡飞虎紧急救援队和眉山蓝天救援队在盘鳌乡开展汛期抢险救援工作。
7月20日上午,东坡区举行2018年西部计划志愿者座谈会暨离岗志愿者欢送会。24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围坐在一起,回顾在眉开展志愿服务的经历,交流心得体会。每年这个时候,总有一批志愿者离开,又总有新的志愿者来到东坡,服务东坡,在这片热土上遍开文明之花,将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种子埋在每个东坡人心中。
无论是在救灾现场,还是在客运汽车站,抑或是在各类会节上,都能见到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却用点滴细节和具体行动,彰显着“互相帮助、助人自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志愿者精神,凝聚着推动东坡发展前行的力量。服务期有限,但他们的爱心永远保鲜。
他们在服务东坡的过程中留下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让我们走近这群志愿者,听听他们的故事与心声。
带病坚持服务 他用行动诠释志愿者精神
许登科是东坡区的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今年4月24日,在2018“万科杯”眉山东坡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以下简称“东马”)开始倒计时,许登科突然肾结石复发,疼痛难忍。到医院做了简单的应急处理后,医生建议他马上进行碎石手术,但考虑到“东马”志愿服务工作尚未准备充分,他拒绝了医生的建议,选择先进行中药治疗。第二天,他便继续上岗。
4月28日,应“东马”志愿服务工作安排,许登科需要前往四川科技职业学院留宿两日,负责该校490名志愿者的接送工作。这意味着他要停止服用中药。即便如此,他忍住疼痛,回家收拾好洗漱用品后就出发了。
4月29日至4月30日,许登科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全力为志愿者的接送工作做好保障,在“东马”联调和正式比赛的志愿服务中,他依然全程在岗,尽职尽责,与志愿者同吃、同住,与大家打成一片,乐在其中。
“东马”比赛结束后,许登科是志愿服务工作组最后一个,也是唯一目送所有志愿者安全离开眉山的工作人员,他用行动弘扬了西部计划志愿服务的奉献精神,也诠释了“东马”志愿者兢兢业业的优良形象。
服务“东马”,只是许登科志愿服务工作的一个剪影。他从走进东坡区的第一刻起,就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努力用心做好志愿工作,也感动并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一句暖心的话 让她深受感动记忆犹新
余容有着瘦瘦的个子和甜甜的笑容。2015年成为东坡区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后,余容和很多西部计划志愿者一样,除完成服务单位的工作外,还承担着全区各类志愿者服务工作。
在东坡区服务3年来,给余容印象最深刻的事,是参加共青团东坡区委组织的“回家路上做志愿”暖冬活动。“那次的服务内容是春节期间在眉山东站服务回家的旅客,给他们送温暖。”余容说,戴上志愿者帽子的那一刻,她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自豪感,迅速以最好的状态投入春运志愿服务工作中。
令余容触动最深的,是看到那些回家提着大包小包行李甚至水桶,背上还背着蓝色大布包的农民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遇到一位大叔,他身上挂满了行李。当我为他接下行李的那一刻,他满脸疑惑。但我告诉他我是志愿者后,他就卸下防备,主动与我聊天。”那位大叔已经好几年没回家过年了,他说一是为了养家糊口,回一趟家花销很大,二是回家车票一票难求,要回家得去车站排上一天一夜。他没有文化,不会在网上抢票,几年没回过家了,非常想念自己的亲人。当天那趟车是他回家途中坐的最后一趟车,没想到回到家乡变化这么大,还有专门的志愿者帮忙送上车。“将这位大叔送上车后,他满脸笑容地对我说,妹儿,你会长命百岁的。”余容说,“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记忆犹新。”
偏远山村历练 她长成了一棵“树”
今年是张秀梅服务东坡区的第二个年头。在东坡区盘鳌乡工作两年来,她已从一个懵懂的新人成长为精通业务的国土专业人员。
回忆起两年来的经历,张秀梅微笑着,目光坚定。“我想人生应该再也没有这样特别的两年,去经历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张秀梅说,她是自贡人,两年前,当她提着行李箱来到盘鳌乡时,被眼前简陋的住宿条件惊呆了,她花了整整3天时间让自己接受眼前的一切,收拾好心情认真工作。
因为专业原因,张秀梅分在了乡国土所上班,做简单的资料性工作。“所长是一个乡镇工作经验丰富的前辈,他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包括文件的写作,与群众交流的技巧和基层工作的经验等,让我快速上手了国土工作。”张秀梅说。
乡镇工作和企业工作有许多不同。张秀梅说,最初,她以为在国土所上班,只需要做好自己部门的工作,但事实是她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兼顾扶贫户的资料录入、环保秸秆禁烧、易地搬迁项目资料跟进等工作。
“每一项工作对于刚出校门的我来说都充满了挑战,但是我很感谢每一位领导和前辈给我传授经验。”张秀梅说,盘鳌乡地处偏远山区,过去,那里很贫穷,交通条件落后。2017年,东坡区委区政府在盘鳌乡规划了一个互通路口,她有幸成为项目工作组的成员,参加此次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从田间数果树、测土地到拆迁房屋面积再到最终结算,她都全程参与。每天披星戴月的工作,让她觉得很充实。现在盘鳌互通即将通车,东坡城区到盘鳌乡将由原来的60分钟缩短为15分钟,盘鳌乡将纳入成都半小时生活圈。
后来,张秀梅又参加了眉山市垃圾焚烧发电厂700米范围搬迁工作。有了前一次经验的积累,她很快进入角色,渐渐成长起来。“能亲身感受到因为自己的努力使服务地的生活更加便利,日子变得更好,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也觉得自己的服务工作特别有意义。”张秀梅说。
一群人一点爱一分收获
据了解,西部计划志愿者是根据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关于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通知》等精神,由中央财政支持的全国项目,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招募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12省(区、市)及部分地区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3年的支教、支医、支农、灾后重建、西部农村平安建设和开发性金融等专项行动。
西部计划志愿者到东坡区后,在共青团东坡区委的组织下,积极对留守学生、农民工子女、残疾儿童和青年、贫困大学生和高中生、空巢老人等群体进行全面地了解和服务。同时,积极服务于各类大型会节活动,如中国泡菜博览会、首届眉山樱花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方案编制完善培训班等,充分展示了东坡形象,得到了来眉嘉宾的高度认可,充分展示了东坡区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良好形象。此外,积极围绕环保中心工作,多次开展以“净化东坡环境 共享绿色生命”为主题的环保宣传活动,倡导眉山市民爱护保护环境,为环保知识的普及和环保工作的开展作出了贡献。
2017年5月,东坡区西部计划志愿者张赟还成为“2017年四川省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事迹巡回分享会”宣讲团成员,参加了全国的巡回宣讲,不仅将东坡区西部计划志愿者精神面貌展现给全国各大高校,而且为全国大学生积极投身西部、建设西部起到了号召作用。
【相关新闻】
特殊时期 他们让温暖流淌东坡大地
本报讯(记者 刘娟 文/图)6月27日至7月中旬,东坡区突发暴雨和大暴雨。在这次暴雨灾害中,东坡飞虎紧急救援队和眉山蓝天救援队充分发扬志愿者精神,随时待命,冲锋一线,竭尽所能,挽救损失,用行动诠释了人道、博爱和奉献精神。
在6月26日赴柳圣乡抢险一个通宵后,7月2日早上7时40分,东坡飞虎紧急救援队和眉山蓝天救援队又接到青神县水务局的求助电话,称青神县城边有一座沟渠溃坝,需要支援。
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往哪里跑。接到通知,志愿者娄涛随即组织队员赶往现场。“第一梯队到达后,迅速与对方对接,勘查现场。8时35分,第二梯队又赶往现场,与当地村干部一起装沙袋,以最快的速度加固沟渠,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娄涛回忆道,当天中午12时许,当他们排除了青神的险情,还没来得及吃午饭,又接到东坡区尚义镇的求助电话。当时,暴雨让尚义镇的部分群众受困。
险情就是命令。他们来不及多想,简单吃了些干粮,就冒着大雨从青神赶往东坡区尚义镇。路上,他们兵分两路,一路回眉山城区拿冲锋舟,一路先前往尚义镇。“当时有4个人被困,我们用冲锋舟将4人救出来后,又有人说尚义工业大道旁,有一辆车被水淹了。”娄涛说,当他们到达工业大道时,水已齐腰。队员们拿出绳索,踏入水中,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被淹的车终于被拖起来。
把车拖起来不到十分钟,他们再次接到通知,称盘鳌乡黄连埂水库水量达到极限,泄洪口被垮塌的树枝、泥沙堵住,如果不及时清除杂物,水库就面临垮塌的危险。来不及犹豫,他们又迅速赶往盘鳌乡。洪水就像猛兽一样,将吹断的树枝和垮塌的泥沙全部汇聚到黄连埂水库的出水口。为了尽快疏通出水口,10多名队员跳进水库。排除一切险情后,他们回家已是凌晨5时。
据介绍,东坡飞虎紧急救援队和眉山蓝天救援队,是东坡区紧急救援志愿者协会的两支队伍,成立于2009年,是由社会各类有专业技能特长的志愿者自愿参加,组建构成的应急救灾救援机构。多次对四川省、眉山市乃至外省、市发生的各类灾害事故实施救援行动。志愿者谢飞说,进入汛期,他们随时做好了出勤的准备。
东坡飞虎紧急救援队和眉山蓝天救援队现有100余名队员,来自各行各业,年龄20岁到55岁不等,其中48名队员考取了民政部和人社部联合颁发的应急救援四级资格证书,代表了积极健康、有活力、有社会责任、有公益热心的眉山市民。自筹建以来,两支救援队积极参与救援和重大灾害响应工作,截至目前已派出500余人次。
“只要群众有需要,我们就会立刻出发,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群众身边。”回忆起救援时的点点滴滴以及两支队伍的信念与初衷,志愿者黄鸿坚定地说,“我们就是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
新闻推荐
本报讯(周宇胡辉)7月17日下午,中共青神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暨“五人小组”听取县委第三轮巡察工作报告会在县委五楼会议室...
青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