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传递文学力量 助推文化发展 ——中国散文高端论坛暨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家东坡故里采风活动侧记

眉山日报 2017-06-03 07:49 大字
中国散文高端论坛暨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家东坡故里采风活动在眉山举行。与会作家参观精妙的竹艺表演。眉山市文联和四川工商学院签署了战略框架协议。散文爱好者热情高涨。散文名家们的高端对话。颁奖仪式。散文爱好者踊跃提问。与会作家参观三苏祠博物馆。

本报记者 张玉 文/图

核心提示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问耕何处去,眉山好风光。

当然,这里的耕,不在白居易的诗里,而在眉山;也不是农耕,而是笔耕。

5月27日—28日,50多名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家汇聚眉山,参加由中国散文学会、眉山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中国散文高端论坛暨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家东坡故里采风活动。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学盛宴,作家们驻足眉山采风,创作具有眉山元素的佳作,深耕眉山历史人文厚土,传递文学的力量。

1

南北“论剑”

共享散文盛宴

5月27日上午,眉山市举办了“中国散文高端论坛”,散文名家们的高端对话引人注目。王剑冰、刘宁、张映勤、周伦佑、唐小林、周闻道等散文名家、文艺理论家,以长江为界,分北方队和南方队开展散文高端对话。对话焦点集中在散文写作如何在场、散文写作的亲历性与虚构性、散文写作的陌生化问题。主论嘉宾各持高论,精彩纷呈,不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主论嘉宾还与参与座谈会的800多名采风作家以及来自四川工商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的文学爱好者交流了观点,给眉山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吹来了新风,让文学爱好者重新认识了散文。

关于散文写作如何在场,王剑冰认为散文应是真情实感的、非虚构的,散文应表达真、善、美。周伦佑则认为,在场非现场,必须是精神主体的在场。唐小林认为,文学就是虚构的,散文属于文学的范围,当然要虚构,因为散文不同于新闻,不同于法律文书、不同于科学论文,也不同于其他的应用文章。刘宁认为,散文应有担当、责任,关注民族的命运、关注当下、体察苦难。张映勤认为,在场是人在、心在、情在;灵魂在场比身在、心在更重要。唐小宁认为,所有文学都离不开虚构。周闻道认为,在场要精神在场——贴近灵魂,呈现真相;语言在场——以本真的语言,表达本真的世界,追求母语表达的极致之美;发现在场,书写前人没有发现、书写的新东西、新思考。介入,是实现在场的唯一有效途径。

南北双方,通过梳理当代以来散文发展概貌,指出了当下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散文发展的方向,强调散文作家要坚持的精神品质。同时,介入现实,关注当下,要在场,也要注重散文性与在场精神的完美结合,注意文本的创新。特别是非虚构的引入,丰富了在场写作的内涵,这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散文写作的主流。眉山市的周闻道、周伦佑等人发起了在场散文写作,建立了自己独立的话语体系,设立了在场主义散文奖,推出了一批在场散文佳构,被称为华语写作第一个自觉的散文流派。王剑冰认为,通过南北对话,不同思想和观点相互交流融合,进一步清晰了散文发展的方向,对全国散文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文学爱好者们纷纷表示,听了散文名家的介绍,更加清楚地认识了散文,更找到了破解散文创作难题的方法。“散文名家的讲解,让我认识了散文之美,也更加坚定了我的文学创作信心。”文学爱好者“小蚂蚁”表示,接下来,她会继续挖掘创作乡村题材的作品。

2

漫步眉山

品读东坡文化

活动期间,还举行了中国散文名家东坡故里采风活动。参会散文名家到三苏祠博物馆、岷东新区、东坡城市湿地公园、青神竹编艺术博物馆等地,实地感受眉山市优美的环境,体验东坡故里的自然生态与人文气息的和谐相融。作家们被眉山市丰富的历史和人文景观所深深吸引,赞叹不已。唐小林感慨地说,眉山有着很大的磁场,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在场主义散文,凝聚了一批国内的散文创作者;与此同时,眉山的散文创作气象很好,这让眉山文脉得以延续。

三苏祠博物馆里,古色古香的建筑透露着浓浓的儒雅气息,诉说着三苏父子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高尚品德等。清幽的环境、蜿蜒的石板路,一步一景,雅致间融入了三苏文化,令大家赞叹不已。

“眉山是苏东坡诞生的地方,我是带着朝圣的心态来眉山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太湖》文学主编陆永基激动地说,中国古代的文人浩若星海,但像苏东坡那样才情丰沛、心胸阔达的,千古少有;同时,眉山有一批对散文特别执着的人,他们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对在场主义散文的推动力度令人感动。

在青神,作家们欣赏了神奇的“东方神木”以及用热带雨林出产的珍贵、奇异树木雕刻而成的艺术品。观竹景、赏竹艺、品竹宴,作家们感受了不一样的青神文化。“这么美的青神,这么神奇的青神,下次一定要带家人过来走一走。”作家们不时用手机、相机记录下美好的瞬间。

3

采风创作

书写眉山魅力

活动期间,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家和眉山市的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同台竞技,参加中国散文名家东坡故里在场写作竞赛。据中国散文学会领导介绍,冰心散文奖历届获奖作家和眉山的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参加在场写作,同台竞技,这在全国还是首次。作家们用心贴近眉山大地,贴近散文的故乡眉山,纵情手中豪笔,缀字成文,书写了一篇篇具有眉山元素,弘扬东坡文化的美妙华章。

对此次创作比赛,作家们尤为重视,北到黑龙江、南到海南……作家们不辞辛苦从祖国的各个地方,通过乘飞机、坐火车等方式来到眉山;很多作家提前购买与眉山、东坡有关的书籍学习,更进一步了解眉山;不少作家通宵达旦写作,反复修改以达到最好。张华北是河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他是苏东坡的忠实粉丝。为了能更好地了解苏东坡,他提前一天到眉山,在三苏祠博物馆里静静地感受三苏文化。

此次活动共征集了采风稿件71篇,评审采取在场评奖一贯原则,10个评委匿名审稿,独自排序,以最后得分求和再排序,产生各奖,确保程序公正。最后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和优秀奖作品若干。

5月28日下午,眉山市举行了颁奖仪式,在与会人员热烈的掌声中,获奖者一一上台领奖。凭借《一本老书,伴我走过你的四季》荣获此次大赛一等奖的韩秀媛,是一名来自黑龙江公安系统的作家。她深深热爱传统文化,痴迷苏东坡的研究已经很多年了,被苏东坡的家国情怀所打动。此次征文,她以苏东坡人生最低谷时的“乌台诗案”作为切入点,沉浸其中与东坡先生隔空对话,引发了大家的情感共鸣,获得了一等奖。韩秀媛表示,这次获奖更加坚定了她的散文理想,将以此为鞭策,继续走好今后的散文创作之路。

“母亲,这里海拔800米,距离眉山城区15公里;距离老家土地乡30公里;却不知距离你,还有多少公里。”另一位获得一等奖的作者,是眉山市本土作家袁志英。她追求文学多年。自从进入“在场微散文”群后,写作的自觉性与领悟力飞跃提升。她的作品《遇见白塔》获得评委的好评,是因为切入点是自己铭心刻骨的生活感受,话题虽小,却真诚感人,以小搏大,有力量;明、暗两条线的白塔意向,以及不动声色、质朴内敛的乡村叙事,从散文技艺的角度来说,正契合了在场散文和非虚构写作的文学理想。它的亮点在于文字背后的立意高度——将仰望东坡的伟大和歌颂母爱的崇高,融于自己的求学之路的抒写——作为一个东坡故里的后学,白塔就是东坡,白塔就是人生理想,面对家庭的磨难,刻苦求学的那些日常细节,比任何华丽的誓言更能引发我们的共鸣,打动读者的心灵。对于此次获奖,袁志英颇感意外,因为在此之前,她没有在大型文学杂志上发表过文章,也没有获得过大型文学类竞赛的奖项,只是默默无闻地从事文学创作。

“眉山有着很好的文学创作氛围,一大批文学前辈毫无保留地传播文学创作理念、方法,我才能慢慢成长起来。”袁志英感激地说,她从小喜欢文学,参加工作后也一直坚持写作,后来在文学前辈的带领下加入了在场散文平台,在前辈的关心和指导下,一步步成长起来。

这次中国散文名家东坡故里在场写作竞赛,眉山市的李云和袁川媚战胜了众多散文高手,获得三等奖,也是十分难得,这也是眉山市文学艺术繁荣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坚定不移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先后出台了《苏东坡文艺奖评奖办法》《文艺精品创作扶持管理办法》《加强文艺人才建设的意见》等制度,完善文艺激励机制,文学艺术蓬勃发展。产生了在海内外和中国文学界有广泛影响的在场主义散文流派,设立了在场主义文学奖,散文学会组织全面覆盖,散文作家队伍不断壮大。2009年“中国散会创作基地”在眉山市挂牌,2015年眉山市成功创建“中国散文之乡”。眉山市拥有各类作家协会和散文学会会员300余人,出版文学专著170余部,发表文字4000余万字,涌现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力的文学领军人物和实力散文作家,创作了一大批百姓喜爱的文艺作品,增强了眉山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作家红孩认为,眉山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郁,尤其是近几年在散文创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

新闻推荐

“六一”慰问送祝福 载歌载舞迎校庆

本报讯(记者肖倩)5月27日,青神县2017年“六一”集中慰问暨实验小学十年校庆活动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付庆一,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志国,县委副书记、县长徐琳,县政协主席罗兴建,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周...

青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青神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