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吃“泡汤”喝“转转酒”

三江都市报 2016-12-28 00:00 大字

唐世益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在农村一所“戴帽子”的初中教书。所谓“戴帽子”就是大队办的初中。那时教育战线提的口号是: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所以,大队办学是方向,谁敢怠慢?

我所在的学校,处在乐山县和青神县交界的半山坡上,校舍据说以前是个庙子,庙子不大,经过简单修缮,勉强能容纳两个班的学生。要办初中,得重新修建校舍。于是全大队社员发扬“战天斗地”的精神,终于建成了一幢一楼一底,砖木结构的楼房。这在当时当地,算得上宏伟建筑了。我能在这所学校任教,很是自豪的。

那时的生源参差不齐。就拿初一的学生来说,年龄大的有十七八岁,年龄小的十一二岁。师资也奇缺,除了我们两三个吃“皇粮”的公办教师外,其余老师都是下乡“知青”和当地的回乡“知青”。他们都没过经过专门培训,能教好学生吗?其实就是“瞎子牵瞎子”。

那时虽是“文革”时期,但边远地区受外面歪风邪气的影响不大,山乡的民风仍旧非常纯朴,山民们连“臭老九”这个称谓都不知道,特别是我们几个从上面调来的公办教师,他们更是尊敬有加。山民仍按祖辈沿袭下来的风俗我行我素:每到腊月,他们不管什么过“革命化春节”,照样杀年猪、摆席、吃泡汤。家家户户,无一例外。

山民们很团结,一家杀年猪,亲朋好友必请自不容说,本生产队的人家,只要没有大矛盾,家家户户都要去凑热闹。我们这几位老师,虽不能杀猪回报他们,但我们仍是他们的首请之客。

吃泡汤的山民们,绝对不会“白吃”,他们各自都要带上礼物,但礼物极其简单:两斤挂面、半升黄豆、几个鸡蛋……有那么点意思就行,没有一个送现金的。

我们这几个“文化人”,大多给他们的子女或孙辈们送支钢笔、文具盒、作业本什么的,也就几角钱的东西。其实,他们不在乎我们是否送东西,只要我们去了,他们觉得脸上有光,逢人便说:老师们都来我家吃泡汤了。满脸写着自豪。

那些日子,我们过得比“神仙”还神仙。

我们学校里有一位“耕读小学”教师,“耕读小学”恐怕要岁以上的农村人才会知道这个名词。至于是什么性质的?归哪个部门管?什么体制?我也弄不清楚。只知道记工分,不拿工资,有限地给点补助。

他家住在山埂上,虽然离学校不远,但得翻两座山,特别是陡峭的石梯弯,想要爬上去,非得让你出几通汗水。

一天下午放学后,他邀全体老师(除他之外有7位)到他家去吃泡汤,因为彼此是同事,大家都没有推辞,也没带什么礼物,甩着“十根豇豆儿”(空手没带东西之意),翻过了两座山,出了一身大汗,终于来到了他家。

深冬的黄昏,山区雾气腾腾,能见度极差,天似乎黑了。他家的地坝很大,其实就是个晒场,地坝中央烧起了一堆熊熊圪蔸火,活脱脱的篝火泡汤晚会。火的周围摆着十来张老式“八仙桌”,桌子四周放着高高的木制条凳。我们八个教师正好一桌,被安排在堂口的正面,堂屋里的神龛上供着:“天、地、君、亲、师”,“教师”是上了神龛的,所以我们被“养尊处优”了。

“泡汤”,其实不仅仅是汤,它是杀年猪的另一种说法,整个宴席相当于“全猪席”:回锅肉、炒猪肝、凉拌猪舌、炒腰花……“泡汤”指血旺汤、肥肠汤等。

待客人坐定每桌都拿来一个空大碗,约能装一斤酒左右,主人将土坛里的酒倒上满满一碗。第一口酒由该桌年纪最大,辈分或地位最高的长者先喝,然后顺时针方向往后传喝,所以称为“转转酒”,当时农村喝酒都这样,没有人认为大家用一个碗不卫生。

喝转转酒一定要有经验,首先摸清今天的酒是否充足,如酒多,转到你喝时,最好“踩假水”,抿一点就行了。到头来不至于喝醉;如果酒少,转到你时,毫不客气,大口狂饮。否则,你连酒瘾都过不了,岂不很亏?

而今,吃“泡汤”的习俗还存在,而喝“转转酒”的习俗恐怕没有了。

可巧的是,今年过彝族年,马边的朋友邀我去了。在边远的民族山区,仍吃“泡汤”,喝“转转酒”,只不过“转转酒”的形式不同,打开一瓶酒,主人先递给最尊贵客人先喝,然后想传给谁喝都行,没有严格的秩序,也不“转”了。

快过春节了,回想当年的“泡汤”和“转转酒”,心里暖洋洋的。

新闻推荐

筑梦绿色 青神竹编吸引全球目光

□本报记者樊邦平“来青神近两个月,颠覆了我对竹编的理解,我定要将四川的竹编艺术和产品带给非洲的千家万户。”9月27日,在青神县竹编产业园内,19名来自非洲加纳的洋学徒在当地竹编师傅带领下,认真地...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