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点亮群众新生活

眉山日报 2021-05-14 06:53 大字

2021眉山市文化(戏曲)惠民乡村行活动走进洪雅。市民参加公益艺术培训,学习吹葫芦丝。(资料图片)老师指导参加公益艺术培训的市民学习绘画。(资料图片)市民在公益艺术培训中学习民族舞。

“家门口就能欣赏到传统的戏曲表演,巴适!希望以后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近日,彭山区教师周志茹在看了“戏曲进校园”活动的精彩演出后感叹道。当天,彭山区实验小学热闹非凡,上千名师生聚在一起,台上歌舞飞扬,台下笑声、掌声、欢呼声不断。

这是眉山市文化惠民的生动实践。近年来,眉山市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基层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健全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城乡文化不断繁荣,走出了一条文化惠民、文化利民的新路子。

同时,眉山市还大力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积极开展艺术技能培训、艺术知识普及讲座、艺术普及欣赏活动,全力打造家门口的“文化圈”、全民健身的“娱乐地”、服务基层的“新载体”,将艺术普及常态化,以其丰富性、多样性融入市民生活,市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端 文/图

传统戏曲乡村行 文化惠民到身边

近日,洪雅县余坪镇文化广场人头攒动,2021眉山市文化(戏曲)惠民乡村行活动为当地群众送上了丰富的文化盛宴。“精彩的戏曲表演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现场不少群众表示。

多姿多彩的民族舞、美妙动听的传统琵琶弹唱、幽默搞笑的方言小品……精彩的节目把现场气氛推上一个又一个高潮。“举办这样的活动,目的就是要让文化走进群众、来到基层,让城乡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市文化馆有关负责人表示。

3月6日至4月8日,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办的2021眉山市文化(戏曲)惠民乡村行活动先后在彭山区果园村、天府新区青龙街道、东坡区修文镇、青神县河坝子社区、洪雅县余坪镇、仁寿县文宫镇、丹棱县仁美镇举行,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戏曲文化,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其中,四川盘子《心如莲》,让观众近距离领略了四川曲艺的独特艺术魅力;小品《惊喜》讲述了外卖小哥乐于助人的故事,妙语连珠,令人捧腹;四川车灯《好吃嘴》,让观众在传统戏曲中感受四川美食文化;川剧《变脸》将传统变脸和人偶相融合,让现场观众耳目一新……

“节目充分展示了四川传统曲艺文化的特色,向群众普及了四川传统曲艺形式,让群众近距离感受了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市文化馆有关负责人表示,演员们为基层群众送上了精彩的演出,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田间地头。

据了解,为了让活动更接地气,送文化下乡前,眉山市派出各级党员干部走进群众中广泛调研,征集各方意见,让群众直接“点单”。为满足群众需求,眉山市组织当地作家、艺术家创作了一大批反映眉山重点项目、重要工作、重大决策,具有鲜明的本地特色、风土人情的作品,通过讲百姓语言、说百姓故事、演百姓生活,通俗易懂地宣讲党的政策和法律知识。

“快板里说的我都记住了,遇到难题可以找党员志愿服务队、基层便民专业化服务队、社会志愿者服务队和村(社区)网格员服务队来帮忙。”洪雅县余坪镇居民赵淑娴乐呵呵地说。

公益艺术培训

点亮群众文艺梦

4月21日晚上7点,任碧瑶和同学们准时来到市文化馆2021年全民艺术普及培训春季班社会公益培训点参加爵士舞培训。

“培训名额有限,报名时我提前半个小时就守在电脑前网上报名。”任碧瑶说,自己一直喜欢舞蹈但没有机会学习,这次幸运地抢到了爵士舞培训班的名额,“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培训。老师教得很用心,课堂氛围也很好。”

今年3月,2021年全民艺术普及培训春季班开班,市文化馆本部和联盟机构共开设了15个专业、22个班,共有600余名学员。热爱艺术的市民从这里走进艺术殿堂,成为艺术普及的受益者和传播者,进而推动文化惠民走深走实。

据了解,自2013年眉山市启动全民艺术公益培训以来,累计参训学员达到11300余名。为延伸全民艺术普及服务,提升公益艺术培训惠及率,市文化馆充分整合社会艺术培训资源,调动广大文化志愿者,联合社会艺术培训机构,于2017年成立了眉山市全民艺术普及联盟。

“我们每年开设三个期次的培训,分别为春季班、暑期班、秋季班。”市文化馆文艺创作部主任刘璐介绍,主要开设科目有舞蹈(民族民间舞、古典舞、拉丁舞、爵士舞)、声乐、美术(国画、素描)、书法、普通话朗诵、葫芦丝等13项专业课程、21个班。“我们还针对全市中小学生开设了暑期班,培训周期为2个月。为了方便上班族,爵士舞、吉他课程是在晚上授课。”刘璐说,每期培训结束后将举办汇报演出、学员作品展等活动,检验参训学员的培训成果。至2020年底,全民艺术普及培训汇报展演已开展了4年,逐渐成为眉山市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

“这几年不仅生活富裕了,还受到了艺术的熏陶,也因此结交了许多有共同爱好的朋友。”谈及全民艺术普及培训,今年63岁的苗志兰表示,她自2013年起便加入了市文化馆合唱团,陆续参加过民族舞、普通话、摄影等公益艺术培训。

近年来,眉山市不断完善场馆服务设施功能,根据百姓需求设置服务项目,进一步优化公益服务项目,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参与度。全民艺术公益培训在全市各级文化馆、文化站全面推广,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满足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下一步,我们将发展更多的社会艺术培训机构参与全民艺术普及,不断满足城乡居民的艺术需求。”市文化馆负责人表示,针对艺术基础较好的群体,在保障服务的基础上做好更高层次的引导,进一步普及艺术技能,让更多人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群众自助“点餐”

深化共享型文化服务

4月18日晚上7点,在东坡区大石桥街道远景楼社区,下班后的“90后”黄娜和同伴正对着笔记本电脑上网课。黄娜学习的是市文化馆公众号内数字文化馆开放的文化慕课视频课程——陈维昭教授古代名剧鉴赏。

“都不知道是看第几遍了,我非常喜欢。”黄娜介绍,陈维昭教授古代名剧鉴赏课程讲述了戏曲的发展历史,并分多个专题进行了深度分析。例如王实甫与《西厢记》、洪昇与《长生殿》、孔尚任与《桃花扇》、纪君祥与《赵氏孤儿》、汤显祖与《牡丹亭》等,课程内容丰富,对初步学习和了解古代名剧的人来讲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近年来,为满足市民不同的艺术需求,市文化馆通过举办艺术讲座、展览、演出等,引导大家欣赏经典和优秀艺术,提高其审美品位和水准,培养其健康的审美情趣。同时,运用网站、微信、移动客户端等载体,为全民艺术普及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

据了解,眉山市依托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阵地,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2020年年初,眉山市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全市公共文化场馆闭馆时段,整合提升公共文化数字服务项目。

“每一个个体都可以成为数字文化馆联盟的内容资源提供者,也是服务享用者。”市文化馆有关负责人介绍,数字文化馆将公共文化服务由单方面供给式,转变为互动参与式,让群众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实现自助“点餐”,推进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

据统计,2020年,全市公共文化场馆发布公共文化服务线上项目2000余个,点击量达100余万人次。充分抓好眉山特色,集中打造了“东坡大舞台”“陵州大舞台”“眉山人画眉山”等活动品牌,开展文化(戏曲)惠民乡村行、万人赏月诵中秋、广场舞集中展演、乡村艺术节等线下文化惠民活动,全年开展活动1300场以上,惠及群众300余万人。同时,市、县两级文化部门组织群众文化骨干居家创作抗击疫情文化作品。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累计创作歌曲、舞蹈、快板、小品、摄影、诵读等文化作品近500件。

当前,基层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旺盛,通过数字文化馆的形式,解决了基层文化馆供给有限问题,为更多人提供服务,进一步推进了全民艺术普及。截至2021年4月,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关注用户达8579人,全年点击量达88359次。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上线品茶、天文学、恰恰舞、美声、国画等主题慕课课程,免费线上学习共计5832人次。新上线创作歌曲《你在我身边》《义无反顾》,线上浏览共计192361次。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数字文化服务力度,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线上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在线艺术培训、数字阅读、文化慕课、线上抢书、线上展览、线上经典诵读等丰富多彩的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市文化馆负责人表示。

新闻推荐

平凡坚守 守护彭山城市温度

小城彭山有温度。李利红忙着采摘装箱最后一批沃柑。岷江大桥建设(拆除重建)工程施工现场。辛勤的环卫工人让城市更干净。(彭...

彭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山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