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五大综合体系 激发乡村新动能

四川农村日报 2018-12-26 05:31 大字

□唐晓征 本报记者 张立峰

今年11月,四川省发布了40个四川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眉山市彭山区探索构建农村“两权”抵押贷款“五大综合体系”入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针对围绕政企银三方在“两权”抵押贷款中的痛点,彭山区配套出台了覆盖产权流转交易、产权价值评估、风险防控等融资各环节的一系列政策,构建起五大综合体系,解决了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截至今年10月,彭山区累计发放“两权”抵押贷款1454笔、7.01亿元,其中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81笔、557.1万元。

为业主解开融资难题

近日,位于彭山区凤鸣街道石家村的果有缘农场主李利以520亩柑橘地的土地经营权做抵押,成功拿到了320万元贷款。农场里,汁多味美的 “爱媛38号”从树上采摘后,就迅速搭乘特快专列运往长三角地区的市场、超市。“利润逐年提升,今年销售收入将达100万元。”李利告诉记者,农场的发展得益于当地试点了“两权”抵押贷款。

流转土地的第二年,李利就面临着园区建设的资金压力。“修道路、沟渠、滴灌设施和库房的钱,一时半会真挪不出来。”凭借着土地经营权和农场的固定资产,李利拿到了第一笔贷款,缓解了燃眉之急。到了今年10月,李利的农场土地产权估值800万元,他再次拿到320万元的贷款。

谢家镇吴埝村的葡萄园业主余光利以农房作抵押,就近在镇上的眉山农商行贷得为期三年的循环贷5万元。“办贷很方便,到银行填张单子就成了。”余光利告诉记者。

自“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启动以来,彭山区与人民银行等金融部门共同确定了农房抵押、土地经营权抵押、农机具抵押、蔬菜大棚抵押、保险资金直贷等多个创新业务,“两权”抵押贷款笔数和金额逐月上升,逐渐形成了金融和现代农业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彭山模式”全省推广

农村金融创新对于业主、银行、政府三方来说一直是个难题。农业产业资金短缺是普遍现象,融资需求长期存在;由于缺乏抵押物,银行不愿贷、不敢贷;相关部门没有政策“撑腰”,不敢趟深水。政企银三方各有各的担忧,各有各的难处。

为此,彭山区先后出台了覆盖产权流转交易、产权价值评估、风险防控等融资各环节的制度文件40个,构建起“产权交易”“产权评估”“风险分担”“抵押物处置”和“产品创新”的五大综合体系,建立政府主导、政银企三方参与的合作机制,有效调动了职能部门、金融机构和农业主体的积极性。

“畅通的产权交易体系是‘彭山模式’的基石。”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该区对“农地”和“农房”确权登记颁证,按需颁发土地经营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依托国有正兴农业发展公司,搭建“三级土地流转平台”,开展土地流转信息收集、地块整合、包装推介、统一流转等业务。同时,建成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提供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发布、交易组织、交易鉴证、产权抵押登记等“一站式”服务。通过构建“三大”闭合式“闸门”,在风险防范上下狠功夫,尤其是建立了2250万元的“两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成立3亿元的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并联合保险公司创新推出特色农业保险产品,真正增强了农业的抗风险能力。

五大综合体系的构建,成功为试点改革破冰,其工作经验还在全国交流。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对此评价:彭山在全国率先形成了“一揽子”覆盖农村产权融资各环节的制度保障,有效提升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输血”功能。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空军划设四川低空协同管理试点空域启用 飞行报备缩至3分钟

低空空域是通航活动的主要区域,如何最大限度盘活低空空域资源?去年底,我省获批成为全国唯一的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省份,一年...

彭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山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