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神鸟 千年石犀 蜀锦织机叙说瑰丽的古蜀文明
太阳神鸟 千年石犀 蜀锦织机 成都天府广场出土、轰动蜀地的千年石犀。
填补世界纺织史空白的老官山织机
熠熠生辉的太阳神鸟金箔。
看相关视频扫二维码
蜀地钟灵毓秀,文物资源丰富,成都浣花溪畔,藏有寸纸寸金的世界级孤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广汉鸭子河南岸,三星堆古遗址出土了旷世神品青铜神树;眉山市彭山区的岷江河道江口沉银处,“西王赏功”金币等文物出水印证了长久以来的传说;阿坝州金川刘家寨遗址,填补了大渡河上游新石器考古的空白;还有跨越千年时空的金沙遗址“十节玉琮”、沉睡千年一朝醒来就轰动蜀地的天府石犀等,无一不承载着瑰丽灿烂的古蜀文明。
10月22日,为期三天的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将在成都拉开帷幕,云集超过400名国内外考古学界、业界专家,在这期间,这些蜀地宝藏背后的故事和历史,我们将一一娓娓道来,通过对一件件宝藏的展示,让宝藏“开口说话”,讲述宝藏背后的故事和历史,发掘宝藏所承载的文明和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感受宝藏带来的文化传奇。太阳神鸟
古蜀人对光明的向往
2001年,金沙遗址的惊世发现,开启了成都考古发现的“黄金时代”。拥有镇馆之宝“太阳神鸟”金箔的金沙遗址博物馆,也成为每一位参观者心驰神往的打卡圣地。这件含金量高达94.2%、重20克的金箔,诉说着古蜀人的黄金崇拜,以及对太阳和神鸟的信仰。
考古出土一波三折
2001年2月25日,位于成都金沙村的工地上,当考古人员进行文物挖掘的时候,一块直径约10厘米的小泥块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在这个不起眼的泥土中露出了一个小金角,阳光下显得尤其耀眼。人们用竹片和油漆刷小心翼翼地剥落了泥块外层的松土,泥块包裹的金块终于全部清理出来,已被揉成一团,不能辨识器型。随后,经过文保人员进一步的清理及药水浸泡,最后用镊子轻轻展开金箔,终于露出了它的“真容”。
这个圆形的太阳神鸟金箔,图案分内外两层,都采用了透空的表现形式。内层图案为等距分布的十二芒太阳纹;外层图案由四只等距分布相同的鸟构成,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神话传说中的太阳和神鸟。
精美绝伦的“太阳神鸟”金箔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韵律,四只展翅飞翔的神鸟围绕着太阳生生不息、循环往复地飞翔,寓意深远,它不仅是古人深邃的哲学宗教思想、丰富想象力的体现,更是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是古蜀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代表。
古蜀人的黄金崇拜
很多古蜀国的重器,如“太阳神鸟”金箔、金冠带、金面具等都是以黄金为材料。金沙遗址现已出土200余件金器,其数量与种类都是中国同时期发现之最。
为何金沙遗址出土如此之多的金器?在中原和北方地区的商周文化中,青铜器十分流行,黄金制品不仅出土数量很少,且居于十分次要的地位,基本为装饰品。与此相反,金器在古蜀文化中却具有极高的地位。正因为古蜀人对黄金的崇尚,才有了金沙遗址出土的众多精美金器。
通过对金器的化学成分分析,这些金器都是用自然砂金加工而成。早期的采金技术,一般是“沙里淘金”。地质调查证实,黄金矿藏在四川盆地西北部和盆地周缘有广泛分布,矿石种类以砂金为主。在盆地西、北周缘的大江大河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尤其是河谷由窄变宽处、转弯处和支流交汇处,往往都是砂金富集的地方。此外,在川西高原的岷江、大渡河、雅砻江的一些地段,也有品位很好的金矿分布,这些金矿可能是金沙遗址金器原料的来源地。
太阳和神鸟的颂歌
“太阳神鸟”金箔出土于金沙遗址祭祀区内,这里是古蜀王国商代晚期至春秋早期(约公元前1200—前650年)一处专用的滨河祭祀场所。“太阳神鸟”金箔出现于如此神圣的场所,承载着古蜀人对于自然的无穷想象及丰富的文化内涵。
目前,对金箔上的图案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旋转的火球是太阳神,围绕它的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太阳神的四个使者,并寓意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二是旋转的火球是太阳,四只鸟是托负太阳在天上运行的神鸟,表现了“金乌负日”这一神话。
大多数学者赞同后者。当古人无法解释自然现象时,便认为有个超自然的神灵在支配世界,因而产生崇拜。人们必须通过虔诚的祭祀活动与神灵沟通,祈求神的庇护。“太阳神鸟”金箔表现了古蜀人对太阳和鸟的崇拜,是研究古蜀国宗教祭祀的重要物证,表达了古蜀人对光明的向往。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曾洁
金沙遗址博物馆供图天府石犀成都博物馆“镇馆之宝”
1973年11月的一天,在今天成都市区天府广场北侧的施工工地,打桩机钻头将建筑桩打入地基时,碰到了一个坚硬无比的“阻碍”。
它,就是天府石犀,一件埋藏了上千年的珍贵文物,成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轰动蜀地的惊世石兽。
因为当时科学技术条件有限,所以不得已之下,人们将其就地回埋。这头石兽又昏沉睡去。它的故事、它的全貌,直到近40年后,才彻底被世人所知晓。沉睡千年
一朝醒来天下惊
1973年,这件珍贵的石兽露出了千年历史的冰山一角。可惜的是,它并没能马上与世人见面,而是又等待了将近40年,才等来为其揭开神秘面纱的人。易立,现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就是揭开石犀神秘面纱的人之一。
2010年,由于市政建设的需要,位于天府广场的电信大楼将拆除改建四川大剧院。
2012年8月,为配合四川大剧院的修建,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原电信大楼所在地开始了正式的考古发掘工作。
2012年12月16日,一个寒冷的冬日,石犀在距地表3米以下的地层露出了真容,并以倾倒侧卧的姿态出现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人员眼中。
浑身是病 修护后成镇馆之宝
“石犀出土的时候,因为面貌不是很清晰,只是整体形状像牛。我们把它简单清理出来后,根据其头部、足部的一些特征,判断它还是和我们常见的犀牛比较接近,所以就把这个石兽称为石犀。”易立说。
长3.3米,宽2.1米,高1.7米,重约8.5吨。当时这头硕大无朋的石犀侧卧在土地里,表面覆盖着大面积的钢筋混凝土。为让这个庞然大物翻身,又不伤害本体,文保人员用厚棉被对它进行了包裹,并启用大型吊车,才让它站了起来。
“石犀的面上,被现代建筑物破坏和覆盖,可以说“浑身是病”。所以当场做了一些简单清理,然后就把它运往金沙遗址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中心,做进一步的修护。”易立介绍说。在保护有了初步成果时,石犀于金沙太阳节时与成都市民初见。
2016年6月,成都博物馆新馆建成并开放,这件沉睡了千年的惊世石兽,以“镇馆之宝”的身份,出现在展厅中。
“石犀在成都博物馆的位置,楼板是经过了特殊加固处理的,这样才能承受这个庞然大物的重量。”每天成百上千的观众从石犀身边经过时,也许并不知道它在泥土中经历了怎样漫长的等待。石犀能站在这里,没有与岁月尘埃一般湮没,已是幸运至极。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记者李雨心老官山织机
填补世界纺织史空白
四川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获评2013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的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就是其中之一,它以织机、医简、人体医学模型这“三宝”独步考古界。其中,四部“前所未见”的蜀锦提花机模型,是我国首次出土斜织机实物模型,也是现存的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织机模型,填补了世界纺织史空白。
四川古称“蜀”、“蜀国”和“蚕丛之国”,这里桑蚕丝绸业起源最早,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然而,直到2012年之前,蜀锦之美,蜀地纺织业之发达,都只见诸文献,从未得到实物佐证。2012年夏,成都市天回镇老官山一座西汉时期的墓地中,四部泡在水中的竹木质地织机模型重见天日。成都博物馆馆长王毅说:“汉代提花织机的发现,让这些跨越2000年的文物,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纺织史上的史料缺憾,也印证了成都就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南起点。”
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完整的西汉时期织机模型。此后3年,研究人员修复了织机模型,丝织如何成锦,终于得到解答。2000多年前的先进织锦技术重现人间,例证了蜀锦的存在和“锦官城”称号的来历。
“根据史料记载,古时织锦,60日成一匹,一匹值千钱。”记者了解到,现在使用的很多成语,都和织机技术有关,“像织机有很多‘综片’,丝线需要通过综片。如果综片出了问题,织锦就全乱了,所以有个成语是‘错综复杂’。”
随老官山汉墓4台织机一起出土的,还有数个木俑,根据这些木俑的身高比例,成都考古工作队工作人员曾做出推测:“如果按木俑与现代人的身高比例还原织机到原来的大小,应达到3米多高,4米多长,所有部件组合起来,或有一间数十平米房间大小。”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曾洁见习记者钟晓璐
新闻推荐
记录。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彭山区各街道社区纷纷开足马力,不断充实力量,多举措高效解决创文现存问题,街道的巷子...
彭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山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