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25年前 他们就绘出“江口沉银”藏宝图

华西都市报 2017-06-15 04:06 大字
李明雄展示当年探宝﹃江口沉银﹄的藏宝图。李逢春摄

水底出土的金首饰。

水底出土的银锭。

今年4月,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告一段落,文物部门宣布出水珍贵文物3万余件,其中初步发现直接与张献忠大西国相关的文物上千件,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沸沸扬扬的江口沉银也随着文物重现天日,而慢慢归于平静。

“其实早在25年前,我们几位老地质员在保密的情况下,绘制出了‘江口沉银\’藏宝图。这次发掘最终证实,就是25年前藏宝图标的位置。”5月14日,四川地矿局一位地质人员透露了这样一个秘密。

5 月14 日 下午,四川地矿局物探队原副总工程师李明雄的屋 门 打开。一卷泛黄的图纸铺展开来,这份手 绘 于1993年的“探测金属工作成果图”,在彭山县双江镇府河与古南河口交汇处下游至邬店渡口,标注了疑似沉银的概率和埋深水下的深度。“手握沉银藏宝图25年,我从不敢动私念,这是对国家绝对忠诚。”

省社科院专家

请物探队参与寻宝

李明雄将图纸铺展开来,两张泛黄的图纸,一张是1:5000比例的《四川省彭山县双江镇地区探测金属工作成果图》,一张是1:10000的地质示意图。这两张图均是他根据测量数据手绘,图纸上的标注也均是手写。

今年已77岁的李明雄,25年前赶赴彭山江边秘密寻宝的记忆也随之铺开。

1992年底,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明清历史的专家王纲教授来到物探队,找到了当时队里彭山籍52岁高工李明雄。王纲表明来意,希望地质科技人员参与,进行彭山县双江镇地区“江口沉银”勘察。

“江口沉银”四个字,让本是彭山人的李明雄心头一亮。“我考大学出去前,就是在彭山度过的。在我们老家,民间早就有‘江口沉银\’的传说。还有娃娃都会唱的童谣: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得成都府。”

李明雄答应了,并向队上作了汇报。李明雄从小在彭山县长大,1960年考入成都地质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前身),就读的是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65年开始一直从事地球物理勘探,足迹踏遍了四川、河南、青海、贵州、安徽、陕西、内蒙古、新疆。

他回忆说,接到任务当时有点兴奋,在他的家乡,石龙石虎没人见过,但小时候听说过有人从河底摸起过铜关刀,有人在双江镇钓鱼时意外钓起来了一个银元宝;也听老人常说起张献忠十万大军把金银沉入江底的故事。“我从小就想,要是谁能钻到江底,真找到那些金银财宝在哪,那该多好啊!而现在有人让我干这样的事情,我又是搞地质勘探的,接到这个任务很兴奋。”

秘密找宝

打幌子搞“水文测量”

1992年12月,时任彭山县长助理吴景才主持了合作探寻江口段河道文物的会议,就探测范围、时间、探测手段、技术力量等做了议定,这是一次高度保密的会议,物探队作为勘探技术队伍,将无偿进行勘探工作,彭山县政府只为勘探人员提供食宿方便。

李明雄指着油墨浓淡不均的手绘图纸,详细讲述了当年的探测范围,双江镇街北段往北500米处府河与古南河口交汇处下游至邬店渡口之间,全长约3公里。宽以府河上游的右岸至左岸河道100米范围内,探测深度为地面(或水下)6米左右。

1993年1月3日,李明雄一行10人从成都出发到达双江镇,开始紧张有序的探测工作。地质示意图上,记录了区域的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踏勘发现,工作地段大部分在府河和岷江河道中,河道及河滩地为无磁性和激发极化率较低(小于2%)的岩石出露地区。“这个概念比较专业,但它显示这是极小磁性干扰的地区,有利于开展激电法和磁测法等物探工作。”

当时正逢寒冬,岷江上寒风凛冽。李明雄几个人坐着船,在一段区域内勘探,“一些水流湍急的区域,工作开展起来非常困难,探测机械无法正常工作,经常需要反复调试,当时拿仪器的手冻得通红。”

几个坐船的人总在这一片江面活动,引起了附近村民的注意,很快就传开了消息:有人在找沉银。李明雄清楚记得,勘测的几天里,几乎每次船一靠岸,就有好奇的村民问是不是找张献忠沉船的宝贝,“我们自然一个字不能透露,还要打幌子,哪来的什么张献忠沉银,那是豁人的,我们在搞水文测量。”即使这样打幌子,几乎每天在江面探测时,岸边总站着一些好奇的当地村民,希望能获得一些讯息。

手绘藏宝图

25年后完全吻合

在3公里的河道,地质人员利用激电法和磁测法的相关仪器,每隔200米确定一条勘测线。限于当时的技术手段,他们的做法是,勘测线两岸先在事先确定的测点各稳稳地埋下一根木桩,然后用一根绳索将两岸木桩连接起来,载有工作设备和人员的船只顺着绳索开展工作,每隔5米就要进行一次探测,一条200米长的工作线上,就需要密密麻麻布置40处探测点。有些重点点位,还要反反复复核查很多遍。

利用激电法,李明雄他们完成了剖面16条,剖面线距100米、200米,点距4米,剖面总长度1240米。李明雄他们在工作中还大胆创新,在进行测线标志和成图方法时,由于工作地区没有大于1:2.5万比例尺的地形图,他们便用国家测绘总局1967年出版的1:5万地形图放大10倍,绘成1:5000地理图作为工作用图,采用测绳量距,地质罗盘定向确定测线位置。

经过勘测,他们在最终的“藏宝图”绘出7条脉,分别标注为M1到M7。他主编的成果报告中,重点区域M3是这样描述的:

“M3地段(3、4线剖面一带)。4线的局部磁异常显示较好,这里水深5米,是河岸向内弯曲的回水处,也是物件容易沉没之处。推断此处有铁及其它金属器件存在的可能,埋深水面下6米左右。”

“探测中发现的M1、M2、M3、M4等较异常地段,根据磁测激电异常特征和河道所处位置有利重物沉积,推断存在铁器及其他金属器件。”

2017年1月,规模空前的“江口沉银”考古发掘工作拉开序幕,通过考古发掘工作人员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从这片江中共出土文物3万余件。这次出土区域,正是25年前李明雄他们确定的小范围区域——M2-M3区域。

不敢有私心

对国家绝对忠诚

25年前的那次勘测工作,是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进行的。四川地矿局的一位老地质专家透露,李明雄的具体勘测任务,当时除了这十个人,其他同事也都不知道。包括后来李明雄绘的江口沉银“藏宝图”和详细成果报告,局档案室也没有。当年李明雄用手绘方式标注了M1到M7的详细方位,这样精确的“藏宝图”给彭山县人民政府提供了两份,一份保存在县文管所,李明雄自己保存了一份。

当年探测结束后,李明雄苦心收集到相关资料,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绘制出了藏宝图,也就是“江口沉银”示意图。江口沉银的事任何场所他都只字不提,直到后来有更多科研文物机构介入,地方政府也开始逐步将沉银寻找公开化,他才让同事知道这个事。

2009年,中国地质大学高科资源探测仪器研究所赶到当年探测的江面,进一步采用更精细的CUGTEM-4瞬变电磁仪,对其中M3脉进行了详查,结果发现异常达上万邮量级,局部异常范围长7到8米,宽1到2米,推断低阻金属物达100多公斤,可以装一卡车。这次精测,进一步确认了李明雄他们当年探测的准确性。

亲手测量并确定了区域,结合彭山民间的传言,李明雄说:“我和同事在当年心里就很清楚,敲定的那几坨区域,肯定有沉银。”

但到底有没有动心,或者像武侠片中那样“藏宝图”被人盗走,循图去江边寻宝?“绝不敢有私心。我们地质人,从上大学时候就很清楚,为国家寻找金银,就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对国家财产绝不贪恋,对国家也绝对忠诚。”李明雄说,包括他和其他同事,都把当年这次特别的找宝勘测任务,看成自己地质生涯的一次亮点。“起码我的这张图是绝对保存得好好的,连家人也没从中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逢春

实习生钟晓璐摄影杨涛

新闻推荐

彭山区:“防艾”宣传全面展开

本报讯(徐宇刘娟)近日,彭山区性艾协会在区疾控中心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表决通过吸收古娇等13名锦江学院优秀大学生为区性艾协会新成员,大学生新会员将在全区艾防高校宣传新模式和老年人艾防宣传...

彭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彭山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