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涉农资金修路 村民来“收租”
眉山将涉农资金形成的资产转化为资本经营
本报讯 (记者 袁丽霞)“没想到政府涉农资金修的机耕道也能变成活钱,我们可以年年收‘租金\’,简直太好了。”6月8日,眉山市彭山区公义镇红旗村党支部书记王天堂很高兴,当天村里所在的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土地流转业主眉山果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政府财政投入形成资产有偿使用协议”,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涉农资金建设的基础设施作为资产交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持有经营。
协议中明确,园区投入150万元为业主果怡公司建设生产便道、沟渠等基础设施,这些“资产”归所在的红旗村和马林村村集体所有。从第三年开始,业主将每年给两个村共15000元的“租金”,基础设施修补由业主负责。
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啥要这么做?
“费力修建一条水泥路,结果农民纷纷外出务工,只有过春节才走得上;沟渠损坏,村里没钱,只有向政府要钱整修。”眉山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坦言,之前部分财政支农项目存在布局不科学和“重建轻管”的情况,没有突出需求导向,而且一些道路或沟渠等基础设施要么效应体现不明显而“沉睡”,要么管护不到位而“短命”。
如何用好涉农资金建设项目?如何让道路、沟渠等涉农资金形成的资产能够“变活”“生钱”,还能得到有效管护?园区探索将涉农资金形成资产,转化为农民的资本,保障农民群众依法拥有资产并有效参与资产收益、分配,促进资产正常运转、效益持续发挥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给你一碗水,很快就会喝完,但是打一口井,水就会源源不断。”该园区管委会主任宋良勇这样比喻。
眉山果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强表示,公司去年9月在园区流转了300亩土地,种植紫脆无核等新品种葡萄,先期已投入了1000万元建设钢架大棚等基础设施。因为准备引进以色列先进技术,实施一个高标准滴灌项目,需要继续投入近200万元。“压力很大,所以向园区请求支持。”
对于园区来说,这一高标准滴灌项目有良好示范效应,能够引领园区的灌溉水平和影响力,决定予以支持。
现在,该园区就实行“谁需要、谁愿意、谁能落实,项目资金就优先整合来支持谁”的原则建设基础设施,避免以前重点不突出,撒“胡椒面”的情况。业主根据发展需要,提出项目建设申请,园区根据总体规划,整合相关项目实施,然后逐级移交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与业主商定管护、使用细则,签订有偿使用合同。“以后,我们就视实施情况,逐步推广这种办法,将投入建设园区的基础设施变成农民的资产,业主租‘设施\’,缓解资金压力;有人落实管护,政府省心;村里增加收益,然后股权化分给村民,促农增收,实现‘三赢\’局面。”宋良勇表示。
新闻推荐
本报讯(温选鹏记者袁丽霞)“快来看稀奇,飞机在打药!”6月24日,在眉山市彭山区公义镇欣荣村的水稻田间,十多架“小飞机”在一片绿油油的水稻田上空来回穿梭,均匀地喷洒着……原来,这是该区开展的无人植保...
彭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山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