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马铃薯变主粮 多个难关待攻破

四川农村日报 2015-01-16 09:17 大字

既要进一步健全良种繁育体系,还需加强加工技术的提升

□本报记者 刘佳

1月6日,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表示,我国今后要通过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力争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单产水平、总产量和主粮化产品在马铃薯总消费量中的比重均有显著提升,让马铃薯逐渐成为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

记者日前从省农业厅了解到,目前四川省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但要进一步发展马铃薯主粮化,还须从品种选育、良繁体系建设、加工水平和区域布局等多方面提升改进。

马铃薯产业迅速发展

去年12月以来,眉山市彭山区锦江乡武陵村一组村民倪文忠一直都忙着将家里8亩地的秋马铃薯挖出来,再套种油菜。

“2014年雨水多了点,亩产大概1350至1400公斤,略低于往年1500公斤/亩的产量。”倪文忠告诉记者,虽然产量略有下降,但按照2元/公斤至2.2元/公斤的收购价格,每亩马铃薯还是能够实现收入近3000元。

“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四川省粮食增产增收。”据省农业厅农技总站相关负责人介绍,2008至2013年,四川省马铃薯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在7.5%以上,占全年粮食增产量的30%以上。马铃薯连续多年为全省农民人均增加纯收入都在10元以上。“宁南等地一季冬马铃薯亩纯收益达到3000元以上,薯农人均纯收入达到5700多元,彭山等地的秋马铃薯亩增收可达2000元以上。”该负责人说。

据了解,四川省还通过畅通销售体系、培育良种繁育体系等措施促进四川省马铃薯产业迅速发展,种植面积由2003年的440万亩提高到2013年的1152万亩,2014年预计接近1200万亩;总产由2003年的528万吨增加到2013年的1405万吨。目前,四川省已经构建了马铃薯周年生产周年供应的产业发展格局。

主粮化尚待攻克多个难关

“但要在四川省发展马铃薯主粮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据该负责人介绍,马铃薯主粮化的内涵,主要是用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从而实现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作物。

“但当下,四川省马铃薯缺少适宜加工全粉的品种。”该负责人介绍,在四川,马铃薯常被用于菜食,平原和丘陵地区生产的马铃薯由于水分过多,并不适宜加工。

而从良种繁育体系来看,四川省马铃薯也存在着生产能力不足、脱毒薯产量不够的困境。“2013年,四川省马铃薯脱毒种薯覆盖率30%左右,仅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与内蒙和甘肃等省45%左右、欧美等国家90%以上的差距较大。”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四川省有从事马铃薯良种繁育的企业十多家,但总体实力不强,无论是资金、技术还是市场开拓能力都较为有限。良种繁育体系的不健全也将制约四川省发展马铃薯主粮化。

“加工也是短板。”该负责人介绍,四川省大多数的马铃薯生产基地集中在盆周山区、川西南山地区和部分丘陵地区。这些地区从事马铃薯加工的企业较少,技术水平也非常有限,这也是亟待攻克的一大困难。

四川省要发展马铃薯主粮化,既需要选育适宜加工的品种,进一步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同时需要搞好加工,加强马铃薯加工技术提升,并且还需要因地制宜搞好功能分区。“要根据区域地理、环境特点种植适宜菜用、加工等不同用途的马铃薯种类,从而进一步推广马铃薯主粮化。”该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环环紧扣 柑橘春管讲究多

果农们正在交流柑橘管理技术。剪枝、清园、施肥、防虫……□徐萍特约通讯员刘树军文/图近日,在眉山市彭山区黄丰镇万亩柑橘园内,该镇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刘长君正在为果农讲解柑橘春季管理技术...

彭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彭山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