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乌木雕刻技艺 保护延续期待传人
“纵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便是当地对乌木加工产品的高度评价。《眉山县志》记载,北宋文人苏洵偶得木假山三峰,置于家中,十分珍爱此木假山,现存于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并演变为木假山堂,传说“见山如见三苏”。
乌木是一种距今2000-4万年的埋于淤泥中的“炭化木”,因结构和质地独特,其对雕刻加工的技艺也极为考究。
眉山的手工艺人在传统木雕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当地的艺人在“镂”“空”“悬”上大胆尝试,形成了集选料、阴干、勾画、造型、雕刻、打磨和抛光等为一体的全套雕刻技艺,在蜀中木雕行业中独树一帜。
走向近现代,将眉山乌木雕刻技艺推向一个新高度的匠人群体则要数邹瑞清家族。
1906年,住在岷江边上的邹瑞清偶然发现了乌木后,便开始制作起简单的乌木木雕。邹瑞清之子邹国军在父亲影响下也继续开展乌木的研究与制作,并传到女婿王国忠手上。王国忠六子王明春继承了外公和父亲的手艺,在其诸多细节上进行了创新,最终,其作品名声跳出了眉山,享誉全川。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由于眉山乌木艺术品原料越来越少,再加上制作周期长,制作环境要求高,成本高,市场竞争大等原因,导致当地愿意从事乌木雕刻的人才也渐渐减少,也致使该技艺在当地从1990年至今便几乎处于难以传承的状况。东坡区的乌木雕刻技艺已出现濒危的情况,急需采取有力可行的保护措施,保证该技艺继续传承与发展。
2019年11月,眉山市东坡区的乌木(阴沉木)木雕技艺被列入了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明春成为代表性传承人。 杨宇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樊邦平 整理
新闻推荐
家住眉山市东坡区崇礼镇大定桥村5组的李双双与丈夫都有残疾,现如今夫妻俩却感到幸福满满:“村公益性岗位每月600元,土地租金...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