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处是眉州

眉山日报 2021-12-18 05:24 大字

□宋海滔

冬天的时候,总会让人有无数对于下一个季节的渴望,以及是否终结现在生活的想法。所以在这样的季节里,听到朋友要回家的消息,并没有太多惊讶,对于此刻的我来说,更多的想法是静静地心归故里。

清晨,街上推着小三轮车叫卖的热气腾腾的冻粑,可以为人们开启新的一天;每条街上总有一两家茶楼,馆内除开麻将,还有贰柒拾和干瞪眼;潘荣记家的甜皮鸭只卖一上午,排队的大多是回头客……这些平凡的市井画面很难在大城市寻得,却可以在眉山遇见。

读过很多名家关于家乡的描述,涉及眉山的,我格外关注,总会过目不忘。我也读懂了那些文字背后的温度和心情,在文人笔下常常有着相似的河流与熟悉的村庄,旧事心有戚戚,继而令我感到暗自惬意。所以对于眉山,我想写下好多好多的故事,写下高远的蓝天,写下儿时的玩伴,写下浇花的老爷爷,写下店铺里的老奶奶,我也想写下眉山人奇妙的生活,写下正在生活中发生的朴素、善良和美好。

小时候,眉山只是一座很小的县城,但由于是苏东坡的故乡,千百年来早已声名远扬。那时,我便读过林语堂先生笔下的《苏东坡传》第二章《眉山》:

“眉山并非一个很大的城市,但住家颇为舒适。一个现代诗人曾描述眉山,他说眉山镇上街道整洁,五六月间荷花盛放,最为有名。当地种植荷花已成一项庞大产业,因为邻近各市镇的荷花贩子都来此地采购荷花。人在街上步行之时,会见到路旁许多荷花池,花朵盛开,香气袭人。在纱縠行,有一座中等结构的住宅。自大门进入,迎面是一个漆有绿油的影壁,使路上行人不至于看见住宅的内部。影壁之后,出现一栋中型有庭院的房子。在房子附近,有一棵高大的梨树,一个池塘,一片菜畦。在这个小家庭花园之中,花和果树的种类繁多,墙外是千百竿翠竹构成的竹林……”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是住在小城里别有的一番风味。眉山的街道,大街小巷都是贯通的,以三苏雕像广场为核心,眉山的商业地段大多紧邻于此,商业街道略显拥挤却错落有致。就拿纱縠行来说,与商业街、小北街、环中巷的交叉分布,让来往市民无需周密计划如何采购,便能在闲逛之余享受味蕾盛宴。

而我对眉山又有什么样的感情,自然要说一说。我从小在这城中长大,谈及故乡,第一印象自然会想到这里,附带想到我蹒跚学步时路过的街道、儿时带着诱人气息的零食、挂着不同颜色招牌的商铺、某次绊倒我走路的石块,还有那让我目不转睛哭着闹着要买的玩具。只是在数年之后,我不是归人,更像个自家门外的孩子。

重回眉山生活了一段时间,我的本土味儿又回来了。走在街上,用眉山话与别人正常交流,诸如随口一句“你在搞捏儿”这种问候,并不失半点违和感,而是能与别人亲近得恰到好处;远景楼屹然伫立在岷江岸边,灯火璀璨,望东坡颂月,照映着城市的绿园;鳞次栉比的高楼外,围绕的是不及闹市繁华却令人心驰神往的乡野……

对于眉山的吃食,我更是念念不忘,眉山人似乎普遍都懂得一个真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眉山的吃食,因种类繁多而分布广泛,用琳琅满目来形容毫不为过,但我情有独钟的,不是眉山特有的东坡泡菜,而是城北老字号的卤味、城南老刘家的龙眼酥、城东的西坡烧饼、城东的叶儿粑以及城中的麻糖。就因为这些看似简陋却又直接的理由,我心系故园的情愫却在这里深深扎根,不仅是这一切都来得亲切,更是因为它们让我走到哪里都会想念。

作为眉山人,我诚然要称赞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花一草,不论是瓦屋山,还是东坡湖,都是我一直深爱着的故乡美景。它不在那片世事变迁的土地上,而是在我的心中,又正因为是故乡,所以走到哪儿都不会丢、也不会忘。

新闻推荐

开展“东坡小诗人”公益讲座 助力“书香眉山”建设

活动现场。本报讯(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罗端文/图)“草地是床,风儿会唱摇篮曲,听话的小草宝宝睡着了……”近日,由市图书馆主办,...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