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溯源:苏轼法治观的底色 苏轼民本思想杂谈①

眉山日报 2021-05-21 04:30 大字

眉山苏轼,被称为“世界东坡”,不仅在诸多文艺领域独领风骚,在法治思想上也自有见地。他主张忠厚仁政、改革吏治、赏罚分明、轻徭薄赋、节用廉取、发展军备……究其脉络,有一条线索是贯穿始终、鲜明凸显的:“民者天下之本”(《策别二十一》)。洞见爱民忧民,践行为民济民,倡导裕民安民,苏轼的法治观不但加载了强烈的民本思想,而且是一个“理论—实践—愿景”螺旋式渐进的体系架构。这种与人民休戚相通的境界,在古代为人臣、为民吏当中,堪称“精神地标”。

□吴晓彬

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多少父子兄弟的文艺成就个个都让人仰望?在中国法学史上,有哪家兄弟父子的法理探研个个都关切民生?这组“黄金搭档”就是从眉山走出的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

三苏之中,尤其被称为“世界千年英雄”的苏轼,不仅在诗词文赋、书画医食等诸多领域独领风骚,在法治思想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体系。梳理其法治观,他主张忠厚仁政、改革吏治、赏罚分明、轻徭薄赋、节用廉取、发展军备……“民者天下之本”贯穿了他一生的为政理论和实践。他的刚正不阿、不屈不挠,他的宦海沉浮、泰然自适,他的忧心为民、不改其节,都成为他法治体系民本思想的强力支撑。

水有源,树有根。苏轼民本思想的根源,来自他那捍卫良知、百折不挠的人格力量。这种赤子般的精神品质,滋生于温暖和谐的原生家庭。

苏家是眉山有名的家族,诗礼传家,行善亲邻,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第一任老师”为苏轼染上了醇正的底色。

苏轼从小接受母亲程氏的仁义教育,母亲每晚给他讲的历史故事他都能很快明其要义。有一次母亲讲到《后汉书》里的《范滂传》(范滂为后汉义士,因直言劝谏遇害),年幼的苏轼问母亲:“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夫人回答:“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宋史·苏轼传》)果决的回答,可见苏家之家风,更能看到程夫人从小对苏轼进行明理尚义的教育,使苏轼从小“奋厉有当世志”,一条精神血脉在他周身流贯。

而苏轼的祖父苏序,常带苏轼出门“游历乡里”,体验生活。祖父一手持酒,一手挥斥方遒,引经据典,妙语连珠,让苏轼适应和练就了雄辩的逻辑能力和过硬的反应速度,成为他后来政论诗文的一把把锐利锋刃。

祖父与人为善,接济平民的行为,更加深了苏轼的人文情怀。苏序“与人交,无贵贱”“出入不乘马”,丰年以米换谷储存,灾年开仓散谷,“广及自家佃农与同村饥民”。不管是对士大夫还是田父野老,他都“曲躬尽敬”。这些,都在苏轼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人人平等、兼济贫民”的种子。

如果说母亲程夫人是苏轼为民思想的言传者,祖父苏序是苏轼民本思想的身教者,父亲苏洵则是照亮苏轼关注民生的领路人。

苏轼接受的家庭教育中,父亲对其极严格。苏轼出生时,父亲二十七岁。也就在那年,游历多年的父亲开始努力,“二十七,始发愤。”苏洵的主要著作,都是在二十七岁到四十八岁的苦读磨砺中完成的。他长于策论,眼光独到,针砭时弊,纵横捭阖。父亲对子女的影响,成为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这在后来苏轼晚年的回忆中感受颇深。“言必中当世之过,凿凿乎如五谷必可以疗饥,断断乎如药石必可以伐病。”苏轼牢记父亲的教诲,言之凿凿书写民生之艰,不屈不挠抨击“当世之过”,不遗余力推行便民之法,这让他终生受益,也让他半世维艰。

良好的家教家风,塑造了苏轼强大的人格力量。嘉祐元年(1056),离开“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眉山,一直希望“致君尧舜”的苏轼,从此踏上了波诡云谲、大起大落的政治旅途,最后发出了“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的感慨。但是,不管是王安石变法新党执政,还是司马光复古保守派当道,在新旧两党的夹击和构陷之下,政治生涯风雨飘摇的苏轼,始终如家乡的竿竿傲竹,为民请命,不改其节,历尽击打,不改其志,“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在朝中,苏轼不安于朝,敢于对皇帝直言,希望皇帝做明君,“不伤民财”。在民间,苏轼情系于民,“使君留意在斯民”,凤翔改制、徐州抗洪、杭州抗疫、密州灭蝗、湖州治水……每为官一地,他都努力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甚至在狱中,他写下的“绝命诗”也是相信人民,没有自污品节,反映出在封建制度下一位拥有为民情怀的正直官吏的呐喊。

这种与民休戚相通的精神,在古代为人臣、为民吏当中,堪称独一无二,实属难能可贵。

新闻推荐

华西二院眉山妇女儿童医院交流医院项目建设及管理

家庭与生活报讯近日,自贡市卫健系统和成都市青白江区卫健系统分别来眉山考察交流医院项目建设及项目管理。现场考察中...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