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脱贫路 桃子产业兴 眉山天府新区贵平镇翻水村产业发展脱贫纪略
刘树林(左)与村民吴仲书一起查看桃树长势。
□本报记者 殷勇 文/图
3月12日,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记者来到眉山市种桃专业村——眉山天府新区贵平镇翻水村。
这里山峦叠翠,果树众多。该村党支部书记刘树林指着村前小路旁零星的柑橘树、柚子树、李树、梨树、枇杷树说:“别小看这些杂果树,它们是我们村党支部近20年来带领大家艰苦创业的见证。”在村里的山坳中,记者看到,山坡上、平地里,到处都是开得正艳的桃花,树枝在风中摇摆。
截至2019年,翻水村桃树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优质桃子2000万公斤,产值达5000万元,带动当地村民每户年均增收1.2万元。
昔日
脱贫致富路难走
桃子销路难打开
发展桃子种植产业,让乡亲们早日致富,翻水村党支部历尽艰辛。
该村之前由于交通闭塞、资源匮乏,比较贫困。多年来,村里2000多人守着300亩旱地、2000亩荒山,主要收入靠种水稻、玉米、红薯,一年到头辛苦劳作,1999年人均年纯收入才500元。
面对村外日新月异的变化,翻水村党支部一班人坐不住了。从2000年起,该村决定发展种植产业。种什么合适?“之前村里种过柑橘、柚子、李子,但一直没有成效。后来,我们针对村里的地理环境,决定把发展的思路集中到种植桃子上来。”刘树林回忆道。
到2007年,急切想摆脱贫困的乡亲们积极响应,全村桃子种植面积已达600亩。然而,由于种植技术缺乏,标准化程度不高,造成桃子产量较低、品质参差不齐,销路也不是很好。
“才种桃子那些年,我不懂授粉、剪枝等管理技术,100棵桃树挂的果才卖了不到1000元。”种植户吴珍金说,有一段时间,他萌生了砍掉桃树种其他果树的想法。
“穷根”一点也没有拔掉,村民不禁感叹,“脱贫致富的路子为什么这么难走?”
如今
成功打开致富门
种植户盖起楼房
作为村民主心骨的翻水村党支部,对富裕之路的向往和探索,从来不曾放弃。
2008年,该村党支部成员马泽华发现,本地产的水果中,桃子没有优秀品种,从外运进来的桃子却很受欢迎。何不引进外地的优质桃子品种在本地栽培?于是马泽华在自家的3亩多荒山上,栽种了从外地引入的优质桃树苗。3年之后,桃树开始挂果,果实大而甜,被商贩抢购一空,收入1万多元。盛果期后,年收入达3万多元。
该村党支部及时总结马泽华的经验,认定栽种桃子是个好路子,于是发动村民种桃。2009年,该村党支部组织成立了桃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将种桃作为支柱产业大面积发展。
为了学会科学种植,马泽华带头学习栽培技术。他在网上查资料,从外地买来桃树枝嫁接试种。如今,雨花露、日本松山、北京25号、北京26号、五月脆、晚熟北京24号等多个优质桃子品种在村里全面推广。
这一次,村里人终于成功打开致富之门。种桃大户李德全每年种桃收入近50万元,盖起了楼房。建档立卡贫困户吴仲书栽种的3亩桃树成了名副其实的“摇钱树”,每年可以创收1万多元。
“通过种植桃子,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刘树林介绍,翻水村目前已种植桃树1.2万亩,村民依靠种桃每户年均实现收入1.2万元。
新闻推荐
尊敬的“信和·一号汇”项目业主:我公司开发的“信和·一号汇”项目原定于2020年3月31日交房,但因受眉山市重污染天气预警...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