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生活圈” 让生活更便捷城市更宜居 探索眉山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系列报道③

眉山日报 2020-01-07 07:16 大字

①“15分钟”可解决居民的日常琐事。

②合理规划共享单车停放点,让“15分钟生活圈”更便捷。

③小区门口,一张“15分钟生活圈”导向图很醒目。

④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完善“15分钟生活圈”。

⑤社区书屋成了周边居民阅读的好去处。

⑥小区旁边就有广场,居民生活很方便。

生活离不开“生活圈”。

穿梭在眉山城区的大街小巷,不时会看到一张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符号,公交站台、运动场所、医疗服务机构、便民超市、停车场、公共厕所等清晰可见。每一张地图,浓缩的都是眉山市其中一个“15分钟生活圈”。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多中心趋势越来越明显,社区居民对服务餐饮、休闲娱乐等多样化、综合性的消费在不断增长。人们不仅需要繁华的城市级商业中心,更需要网点齐全、业态合理、功能完备,并具备一定服务水平的社区商业。

因此,许多高速发展的城市在进一步推进城市进程时都会提出打造“15分钟生活圈”的概念,2019年的眉山也不例外。

□本报记者 王丽 文/图

什么是

“15分钟生活圈”?

1月2日上午,眉山市东坡区大石桥街道普田社区居民杜翠花在家门口的眉山大市场买完菜,走五六分钟便到了普田广场,和一群老朋友聊了聊家常,还顺便在这里的健身器材上锻炼了半小时,幸福溢于言表:“从买菜到锻炼,从看病到养老,现在都很方便,这样的生活舒服得很!”

杜翠花说,从她居住的小区出发,1分钟可到达面馆、饭馆等餐饮店,2分钟可到达公交站台,8分钟可到达活动广场,10分钟可在眉山大市场买好全家人一天的食材,12分钟可将孙子送到学校……“15分钟”可解决她的日常琐事。

这些便利,是“15分钟生活圈”带来的。

什么是“15分钟生活圈”?

“构建15分钟生活圈,主要是要求居住社区配备便捷的公共服务。”规划专家表示,按照规划导则,生活圈一般范围在3平方公里左右,常住人口约5万—10万人,当人口密度为2万—2.7万人/平方公里时,更有利于营造兼具环境友好、设施充沛、活力多元等特征的社区生活圈。

“15分钟生活圈”则是以住为中心点,在步行、自行车、机动车15分钟可达范围内,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如老人出门15分钟可去市场买菜,去社区活动;孩子上学15分钟内就可到学校;爱购一族15分钟内就可去商圈“血拼”;文艺青年15分钟内就能找到“书香”;年轻人15分钟内就可以找到合适的场所和朋友聚会吃饭……“15分钟生活圈”倡导的就是,在这个范围内,不仅可解决一个人在吃、喝、玩、乐、文、体、医、商等方面的基本服务、就业需求,还能够满足上班族、老人、儿童等不同群体的日常生活。

“从发达城市发展规律来看,‘15分钟生活圈’是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加速集聚,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这个过程中,有些区域人口导入多、建设速度快,但公共服务设施比较薄弱。“15分钟生活圈”则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区域均衡发展,有利于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达到核心跨越,显著提升城市承载力、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将让城市基层治理能效更为显现。

所以,综合来看,“15分钟生活圈”说的不仅是一个小圈子,更突显的是“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它本质上是为提高城市和社会治理效率而产生的。

“15分钟生活圈”

长什么样?

“15分钟生活圈”长什么样?解剖一下东坡区大石桥街道江公社区的“圈”内生活就可知道答案。

1月3日一早,江公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已经陆续来了几位看书读报的社区居民。一位居民说,这个活动中心一到周末就很紧张,很多住在周边的居民都会过来,在这里活动很好,互相之间可以交流。

江公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设有社区书屋、家长学校、未成年人活动室、科技体验馆等,每周一次小活动、一月一次大活动更好地满足周边居民的文化精神需求,活跃居民文化生活。更让大家满意的是,从周边小区到这里步行只需要五六分钟时间,特别方便。

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只是江公社区“15分钟生活圈”的组成之一。“为方便群众了解各类店铺的位置,我们还在辖区小区外张贴了‘15分钟生活圈导向图’,让群众生活更便利。”江公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利平将记者带到该社区江公丽景住宅小区。

在该小区门口,一张“15分钟生活圈”导向图很醒目。图中清晰地指出了“我所在位置”,并以小区为中心,划定了15分钟生活圈范围,分别标注了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居住配套功能。据记者粗略统计,该小区“15分钟生活圈”内共有公交站台20个、运动场所7个、医疗服务机构5个、公共厕所2个、便民超市17个、餐饮13家、学校或培训机构8个、综合文化活动中心1个、银行网点2个。

“我们老年人不像年轻人一样会用手机地图,平时要找个诊所、超市,都很不方便,有了这张图,我就能很快找到。”江公社区居民王华高兴地说,有了导向图,附近哪儿可以坐公交车,哪儿有门诊,哪儿有超市,哪儿有公共厕所,一目了然,真是太方便了!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以赴,更新、细化‘15分钟生活圈’的内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建立设施完善、功能完善、服务到位的生活圈,让市民真切感受到\‘15分钟生活圈’的舒适和便利,让\‘15分钟生活圈’真正\‘圈’出居民的幸福生活。”张利平说。

怎样打造

“15分钟生活圈”?

“15分钟生活圈”来了,群众对基层社会治理成效的认知也随之刷新。

欣喜的变化就发生在2019年。

“以前的农贸市场环境脏乱差、秩序混乱、硬件简陋、设施老旧,我们宁愿舍近求远,去远一点的超市。现在市场升级改造后,不仅宽敞明亮、干净整洁,而且物美价廉,买菜的心情都很愉悦。”东坡区苏祠街道民和社区居民张晓说。

2019年3月以来,东坡区将“菜篮子”工程——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纳入该区重点实施的民生项目,全面启动对主城区14个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工作。经过3个多月努力,眉山城区农贸市场面貌已焕然一新,实现了由“脏乱差”向“洁净美”的华丽转身。

张晓说,社区在打造“15分钟生活圈”布点时,不仅农贸市场变化大,而且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也被改造一新,居民使用起来更舒适了。目前,民和社区内有商户百余家,设有餐饮店、药店、维修店、服装店、KTV、银行网点以及三大电信缴费点等服务行业。

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通过构建宜居、宜业、步行友好的“15分钟生活圈”,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增强居民幸福感,是很多城市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的美好愿景。近年来,眉山市始终秉承便民、利民、惠民理念,在基于原有的业态布局并结合全域旅游发展,建立起覆盖该片区、服务群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的“15分钟生活圈”,实现居民“四省”,即省心、省力、省时、省钱目标,进一步完善了辖区内业态内容。

除此以外,根据市民的需求新改扩建学校,新建公共篮球场、医院、公园等,招商引资,引入实力房企打造新型商业,发展养老市场等,也是政府为补齐城市治理短板、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打造“15分钟生活圈”的具体表现。

据统计,2019年,眉山市共向上争取资金7.89亿元,教育基础设施投资22.4亿元,新改扩建校舍47.04万平方米,建成投用35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37860个;实施“百足千篮”工程,完成新建132个公共篮球场,其中主城区已建成公共篮球场23个;新增调整城市公交线路,目前共拥有城市公交线路25条、公交车412辆。

成都市成华区:

以邻里中心为窗口

社区需求与社区服务良性互动

2019年7月5日,成都市成华区第一个以智慧治理、智慧社区为支撑的槐树店邻里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在这里人们可以享受到一站式生活家庭服务。

槐树店邻里中心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万年场槐树店一路333号鲁能精品生活馆4楼,主体建筑共5层,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该邻里中心实行“公益+市场”的运营模式,提供便民服务、创业创新、关爱援助、文化教育、商业购物等3大类25项服务。主要包括PR水弹娱乐射击馆、槐香舞蹈室、喜麦先生烘焙工作室、生命美学馆、社区剧场、0—3岁早期发展教育空间。

开放当日,已有不少居民前来尝鲜体验。在PR水弹娱乐射击馆内,年轻姑娘李萍(化名)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射击体验。据悉,该射击馆利用水弹与智能机器人结合的方式,以“射击体验”为突破口,希望让大众了解枪支机械原理的同时,也为大家普及国防教育知识,培养爱国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社区剧场则可容纳人数超过百人,并配有音响、射灯、LED屏等多种设备,场馆将定期开展社区音乐会、电影展映、科普讲座、知识分享等一系列活动。0—3岁早期发展教育空间,内含丰富的设施设备,包括儿童感统训练器材、游乐设施、卡通绘本等,并将开展丰富的儿童早期发展教育课程。生命美学馆内,空灵的音乐陪伴着人们打坐,进行康养疗愈。槐香舞蹈室更是热闹,退休的大爷大妈们换上精神的舞蹈服,跳起了国标舞。喜麦先生烘焙工作室内飘来阵阵现烤面包的香味……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将智慧治理与社区综合体、示范社区(小区)打造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全区智慧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治理创新的要求,打造“万象更新”智慧社区系统平台。以邻里中心综合体为窗口,结合智慧社区建设,构建社区服务三级平台,使得综合体的每一个空间都承担着链接资源和精细化服务的功能,实现社区需求与社区服务的良性互动。并且,该邻里中心实行“12334”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即围绕1个核心、打造2个中心、提供3类服务、构建3个圈层、实现4个覆盖),构建全时、全域、全龄、全能社区服务体系。

(据四川在线)

新闻推荐

践行“光盘行动”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光盘行动”已成为不少市民的自觉行为。本报讯(记者张丹梅文/图)近年来,随着“光盘行动”的实施,“按量点菜”“按需取食”...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