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体会 东坡区金花小学 李永利
阅读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主要是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没有吸收,哪来倾吐?不读书又何谈写作?”下面我来说说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以规定标准读书
学生的阅读标准,在大纲里作出了规定,在教学中应把握这个标准。“朗读”是艺术,有人说,老师用普通话有感情地给学生朗读课文,创设了情境,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美的享受,教学效果也事半功倍。这种说法有点夸张,但仔细想想,其实有一定道理。如果学生非常有兴趣地朗读课文,说明他受到了课文情境的感染。这正是学生训练普通话的大好机会,朗读不仅是语言问题,还是语调、语气、语速等问题。
二、注重朗读的传情
语文教材的内容丰富,饱含作者的丰富情感。朗读要表达作者的喜怒哀乐情感。由于情感是对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愿望与客观而产生的体验,因此,在阅读中要获得人的深刻体验,就要借助书面语言,运用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唤起学生内心的共鸣,把课文中的人物活动、事情经过、情景展现、事物变化等,转化成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得到的客观事物中的存在,让学生“身在此山中”。运用想象和联想,再现事物情景,情感体验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情动于心,形动于色。讲《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情景交融在一起,着力景色的描写,融入作者强烈的思乡情感,学生通过朗读,体验作者思想感情,再现诗中意境。讲《鸟的天堂》,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画面: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在树林里展翅欲飞的情境,展现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
三、在阅读中培养理解能力
阅读不是机械的,而要通过读来理解课文的情感因素、人物品质、事物变化等。读是语感素质提髙的主动措施。学生朗读声传送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语言文字感染力,发挥语言文字的目的,能深刻理解语言文字的音节韵律,受到直接和强烈的感染。学生能口诵心领,熟读课文,何愁理解能力不增强。
四、以朗读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教学任务之一。无论是课文还是文学作品,学生要有爱读的好习惯,有读就有理解,有理解又促进阅读,那么阅读兴趣越来越浓,能对提高语文能力起到重要作用。阅读有分角色阅读、表演阅读、配乐阅读等。分角色朗读的作用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髙学生兴趣,又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例如《渔夫的故事》,分角色朗读渔夫和魔鬼,朗读的学生能增强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理解,情感因素也发生重大变化,听的学生也在意境中受到感染。表演朗读是对课文内容形象生动的还原和体现。无论是诗或课文的精彩片断,通过表演朗读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给课文进行配乐朗读,可以增强课文意境再现效果,达到文、景、情三方面的效果,使学生身在诗画境中,领会诗意。
五、运用朗读的抑扬顿挫传情达意
语言是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也有输送情感的作用。可让学生明白,由于情感因素的需要,朗读要长短有致,顿挫分明。顿挫是阅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读一篇课文,里面有许多不同程度停顿间歇的地方,要把这些显示出来,文章才会此起彼伏,或强或弱节奏变化。下面有三种停顿。
语法停顿。无论是说话写文章,根据传情达意的需要,要作出停顿。标点符号的主要作用就是或长或短的停顿,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强调停顿。这是破语法的变式停顿,主要是强调了某一事物或突出某一事物的感情。如:我/知道你会这样做。(别人不知道)我知道/你会这样做。(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
把握好节奏。朗读要根据课文内容,人物性格、感情等,有节奏变化,才能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作用。
因此,朗读在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师应非常重视这一环节,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促进朗读。
新闻推荐
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现代公园城市系列报道② 市政中心片区: 三大文化主题公园镶嵌 独具魅力的生态宜居新城
市政中心片区规划图。任何新区的发展,都会历经层层蝶变,市政中心片区也不例外,由曾经的旧颜变为而今的新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