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刚:赤子情怀 牵引一生 本报记者 张玉 熊莉 文/图

眉山日报 2018-04-30 07:35 大字

宋明刚向年轻人介绍东坡文化。宋明刚每天都要画东坡,寥寥数笔,东坡形象跃然纸上。 繁荣眉山文化,宋明刚做了大量工作。

编者按:

眉山是苏东坡故乡,人们以此为傲。这样一个全能性的天才人物,本身就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千百年来,后人一直不断研究东坡文化,将东坡文化的精髓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因此有了许多“东坡粉丝”。接下来,本刊将推出“苏东坡粉丝”系列报道,关注当代这一群为传承东坡文化而不懈努力的人物。

【核心提示】

心心念念,他不断研究苏东坡,在日积月累中,逐渐认识、了解、喜爱苏东坡,进而加入到研究苏东坡的队伍中,随着研究的深入,苏东坡对他来说已然是一种情怀,牵引了一生。

他是宋明刚,从工作到退休,他始终在传承、传播东坡文化的道路上探索,为繁荣东坡文化倾注了毕生心血。

执着坚毅筑起苏学之路

“苏东坡学识渊博,豁达乐观,是一个全才。”对于宋明刚而言,对苏东坡的喜爱已深入骨髓。

“古有苏东坡,今有郭沫若。”宋明刚至今清楚地记得几十年前,乐山流传得最广的宣传语,从那时起,四川大学哲学系毕业的他对苏东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广泛涉猎与苏东坡有关的书籍,不管工作多累,他都不曾间断过。

俗话说“恋恋不忘,必有回响。”那一颗播种的东坡文化种子一直种在宋明刚的心里。1997年8月,眉山地区成立。宋明刚从乐山调到眉山,成为眉山地区文化工作者。来到眉山后,他对苏东坡的认识就更加深入了。

宋明刚白天忙宣传部里的工作,晚上走访资深作家艺术家,听取他们的意见。在他的努力下,眉山建区9个月时间,先后成立了地区作协、美术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书法家协会、诗歌协会等文艺协会。成功召开了眉山首届文代会,创办了《东坡文学》……此外,他还组织编辑了眉山新区第一本大型画册《眉山》,主编了眉山地区大型文化工程之一的《东坡作家书系》。短短两年时间,眉山文艺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旺。

尽心竭力繁荣东坡文化

来到东坡故里,宋明刚主动与四川大学及海外等地的苏学专家交朋友,专注对三苏的研究,在苏东坡成才环境、为民情怀、苏轼与佛教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宋明刚组织创办了中国苏轼研究学会首份会刊《苏轼研究》《东坡文学》《东坡文艺报》《三苏堂杂志》,抢救性整理《苏轼联语集》《苏轼成才环境研究》等。组织策划了第十三届全国苏轼学术研讨,收到90多篇论文,是老中青三代研究成果卓著的学者与会最齐、海外学者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盛会。

后来,宋明刚又参加了“东坡足迹”万里行活动。沿着苏轼的足迹采访收集资料,写下了《千秋功业万世丰碑》的长篇纪实文学,在《眉山日报》连载。让更多的眉山人认识了解苏轼对中国文化的卓越贡献,为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东坡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于苏学人才培养,宋明刚也不遗余力,他为熊朝东、彭泽良、郗伯康等人的专著写序。组织编著了《三苏文化丛书》(12册、200多万字),收录了眉山作家刘小川的《苏轼,叙述的一种》一书,而这本书吸引了《小说界》主编魏心宏的注意,当即便决定与刘小川合作。如今,在魏心宏的主编下,刘小川相继出版了《品中国文人》《苏东坡》《先贤与中国》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书籍,也让刘小川成为了当今国内一流的传记型作家。

退而不休传承东坡文化

退休后,研究苏东坡成了宋明刚生活生命的一部分。其实,宋明刚一直有个心愿:出版文字版介绍苏东坡坎坷一生的书籍,但因为种种原因搁置了下来,直到2013年夏天,他在乐山的一个亲戚家作客,凌晨两点,他又想起了此事,怎么也睡不着,他翻身起床,打开笔记本,他一气呵成写了《苏轼全传》规划方案。

《苏轼全传》总共设计了15本,以苏轼为官贬谪之地,一地一卷,而这15本书要由15个作家来共同完成,宋明刚当即便向15个作家发了短信,(眉山11个,外省4个)他们都是有着东坡情结的学者作家,邀请他们来创作苏东坡。大家都爽快的答应了。

为了确保《苏轼全传》质量,宋明刚除了与眉山赖正和、熊朝东等苏学专家摆谈外,还专程去四川大学拜访苏学泰斗曾枣庄、张志烈、邱俊鹏。请他们喝茶聊天,畅谈苏轼全传的规划设想,听取专家意见。

一切准备就绪后,2014年4月,《苏轼全传》编委会在眉山召开作者座谈会,专题研究苏轼全传的写作问题。宋明刚在座谈会上就苏轼全传的总体规划进行了系统阐述,对全传包含的内容,对苏轼人物的把握,写作方法等都谈了自己的见解。建议写作要以史为据,用叙述性表达。

在苏学爱好者、苏学专家的共同关注、努力下,历时四年,《苏轼全传》问世,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期间300多万字的书稿经历了三次校对才完成(编辑、审稿出版印刷一年),其中辛苦不言而喻,但宋明刚是快乐的。

《苏轼全传》出版后立即引发了巨大关注,《光明日报》对此进行了整版报道,徐州、惠州、儋州、眉山等地为此专门举办了首发式,举行了研讨会。

“喜欢苏东坡的人,都有一种情怀,自然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早已退休的宋明刚开始创新传播东坡文化的方式,一点一点学习,利用微信来传播东坡文化。如今,他每天都要在微信朋友圈发一则图文并茂的消息介绍苏东坡,到现在已经发了400多条了,深受朋友们的赞许,也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苏东坡。

新闻推荐

走近眉州百年老宅 听它们讲那过去的故事

太和古镇老宅上的雕花。太和古镇的小巷。太和古镇老宅一角。周德明依然在用老式家具。周家院子雕花的牛腿。【核心提示】近日,眉山市公布了首批12处历史古建筑,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延续历史文脉...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