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留守女童和她的“司法保护伞”

四川日报 2016-06-02 07:51 大字

□本报记者 刘春华

仁寿某村10岁的留守女童小芳(化名)很不幸,就在家庭遭遇重大变故,户口转移、学籍申报面临困难时,有人很快为她解决了遇到的困难。

小芳的幸运不是偶然。2015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眉山中院为全国首个“预防惩治侵犯留守儿童权益犯罪联动机制”试点法院。为小芳撑起保护伞的,正是眉山市预防惩治侵犯留守儿童权益犯罪联动机制。

父亲被判刑,部门合力解决留守女童困难

小芳的父母由于生活琐事,两人的婚姻没能延续。离婚后,年幼的小芳跟着外祖父和外祖母生活。

悲剧发生在2015年7月25日,小芳的父亲前往探望她时,发现小芳的眼睛发红,便猜测小芳没有得到外祖父母的精心照顾。双方由此发生争执,小芳的父亲将其外祖父砍死,随后投案自首。

小芳的外祖母和母亲要求法院严惩凶手,同时希望法院帮忙协调解决小芳的户口和学籍问题。原来,小芳的户口随父亲在乐山,但本人在仁寿异地上学,学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眉山中院主办此案的法官刘锋得知消息后,主动联系了眉山市预防惩治侵犯留守儿童权益犯罪联动机制联动单位中的教育、公安、民政等部门,得到这些单位针对小芳情况的肯定答复。5月中旬,案件宣判后,刘锋和教育、公安、民政部门相关人士到小芳就读的学校了解情况,现场解决了小芳面临的困难,并将小芳纳为***对象。

社会力量参与,是保护留守儿童权益的方向

“联动机制让各部门形成合力,使关爱留守儿童的措施能够快速高效落实。”5月31日,在眉山中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小芳的故事成为眉山试点预防惩治侵犯留守儿童权益犯罪联动机制的典型案例。

刘锋介绍,由于每个联动单位有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只需要把每个留守儿童的情况告诉相关联络人,其余工作就由联络人来完成,可以有效减少未成年人隐私的暴露面。

据眉山中院副院长彭国成介绍,眉山市明确综治办、法院、检察院等10部门为联动单位,在眉山中院设立联席会议办公室,为联动机制搭建了高效畅通的联系平台。此项工作试点一年多来,被纳入了眉山市特殊人群配套管理改革试点的创新性亮点工作,并纳入全市综治目标考核。“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儿童保障的机制措施尚不健全的情况下,眉山的工作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长杜国强认为,眉山试点过程中探索的基层基础工作,比如建立留守儿童基础数据库、合适成年人数据库、侵害留守儿童犯罪案件数据库等工作,非常值得肯定。眉山中院探索的充分依靠党委领导,审判职能向前、向后延伸,大力加强与检察院、民政、教育、团委等成员单位统筹协作,并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着力打造行政、家庭、学校、社会保护全覆盖,司法保护为底线的全方位保护格局,代表了今后一段时期加强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我们将继续推进联动机制完善和联动部门责任落实,采取多种方式发动全社会参与。为保护关爱留守儿童合法权益,撑起一把有力的司法保护伞。”彭国成表示。

新闻推荐

坚持不懈强化党性修养

□冯勇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加强党性修养,对于每一个党员,尤其是对党员干部来说,是一个必须终身解决好的重大课题。随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持续深入开展,党员干部务必以...

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眉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