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矗立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内的铜像以黄天启左唐茂

乐山日报 2016-06-11 18:50 大字

矗立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内的铜像以黄天启(左)、唐茂森(右)、患者为蓝本。■ 徐杉

传奇的人总是有许多传奇的故事,也许谢道坚没有想到,他与唐茂森因为帮助黄天启关系越来越紧密,最后竟然成了儿女亲家!谢道坚的儿子谢道生娶唐茂森女儿为妻,一对璧人生下了三个儿子和小女儿。小女儿Francie Service告诉我,她出生在加拿大,父亲本想带她一同回到中国工作,可那时中国的大门关闭了,他们没有机会再返回四川。她还说自己小时候好奇心很重,总想知道大人的事,可是父母但凡有回避孩子的事就讲中文,弄得她只有干瞪眼。她曾经让母亲教她中文,无奈太难,加上贪玩,没有坚持下来。为了增强她学习中文的兴趣,母亲给她取了一个中文名字:蓝鸟。这是母亲在峨眉山见过的一种鸟,羽翼散发着宝石般幽蓝的光泽。母亲希望她展翅高飞,也让她永远记住中国。

谢道坚1930年在成都病逝,享年56岁。死前他留下了遗言:把自己的遗体捐给学校做解剖。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故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开办以来,难以寻找用于解剖的尸体。谢道坚为了中国西部的医疗事业,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黄天启终生铭记谢道坚的恩情,在母亲百岁生日时,特地烧制了瓷碗,并托人带给谢道坚家人。至今瓷碗仍完好无损保留在Francie Service家中,作为一段友情的见证。

唐茂森1932年病世。他与林则博士、吉士道博士、安德生博士、刘延龄博士等,为华西口腔发展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口腔医学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2000年四川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两校合并)能看到这样一组雕塑:一个头戴瓜皮帽、身着长衫的年轻华人医生,正为一个患者诊治牙病;病人身后站着一个戴眼镜的年长外籍医生,全神贯注观察年轻医生的操作。人物原型来自唐茂森和黄天启,以当年一张黑白工作照片为蓝本雕塑而成。这组雕塑是华西口腔医院的标志之一,也是中国牙医学顶级殿堂的组成部分之一。

黄天启的另一位恩师林则1968年12月在加拿大去世,享年84岁。他与夫人林铁心虽然没有孩子,却被誉为“中国现代牙医学之父”。1999年,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为纪念他对中国现代口腔医学的杰出贡献,为他铸造了一座铜像矗立在华西口腔科教大楼前。

黄天启1985年去逝,享年94岁。他一生为无数患者解除痛苦,另外还著有大量牙医学专著。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谢道坚与黄天启不正是伯乐与千里马的写照么!如果黄天启在嘉定没有遇到谢道坚,或者谢道坚没有资助这个穷孩子上学,黄天启的人生会如何?或许如他的父亲一样做一个裁缝,或者做一个力夫,重复嘉定众多穷人的人生轨迹。而谢道坚使黄天启的命运发生了彻底改变!

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国西南没有专门的牙医,人们牙痛难忍时只有去找人拔牙,因此拔牙者属于跑江湖一类,算不上医者。通常与理发、修鞋者为伍,在街上摆摊设点,将钳子、锤子等简单工具在桌上排开,同时也将以往拔下的牙齿摆在桌上,以此招徕顾客。黄天启成为中国第一个牙医学博士,不但造福于更多的人,也标志着口腔疾病研究、预防、诊断、治疗的牙医学在中国成为一门学科。

而谢道坚的一生正如他的传记《伟大的一生》扉页上的诗句:他生的伟大,死的亦伟大。

(未完待续)

(本文图片由徐杉提供)

新闻推荐

陈泽生追梦书画艺术的行者

作者近照《山水氤氲》《一溪清流》《川南林区小品》■本报记者曹江帆文/图乐山本土书画家陈泽生在古稀之年出版个人书画集《石门涂鸦》。今年74岁的他说,创作书画是他的人生梦想,他用一生...

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眉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