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雄奕魏《日军轰炸乐山备忘录》警醒世人勿忘历史

乐山日报 2015-06-14 19:18 大字

魏奕雄经过9年研究,最终汇成《日军轰炸乐山备忘录》一书■本报记者曾文文/图

人物名片

魏奕雄,1945年生于福建省平潭县,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退休干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郭沫若研究会会员。出版有《郭沫若与夫人战友朋友》《郭沫若与领袖》《峨眉山和乐山大佛》《峨眉山名联欣赏》《峨眉山诗文选注》《景苏楹联选注》《大佛乌尤诗文选注》《乐山风云人物》《乐山当代俊杰》《嘉州文史杂谈》等,主编《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丛书》《乐山龙舟文化风采》《乐山抗日远征军老兵》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历史事件已经淡出人们的记忆,再不抢救历史,很多东西就更难考证了,只有和时间赛跑,把重大事件编辑成书,才能让后人铭记历史。”在魏奕雄看来,揭示历史真相,保存历史信息,传承永不忘却的历史记忆,是每个史学工作者应尽的良心义务和社会责任。几十年来,他坚守这份责任,用文字记录下这座城市的成长。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魏奕雄用9年时间搜集资料、采访遇难者家属形成的书籍《日军轰炸乐山备忘录》于今年出版。100多页的内容详细记载日军两次轰炸乐山的情况、死难同胞名录、东京诉讼过程、亲历者文存等。“有历史厚重感,太珍贵了。”“详细再现了日军轰炸乐山的情况,很有阅读价值,年轻人应该多看看。”书籍受到的好评不断。

1

记者:从开始搜集资料到编辑成书,前后经历了哪些过程,其中最困难的是什么?

魏奕雄:我从2006年初开始研究日军轰炸乐山的情况,一是从档案馆里找相关文件;二是得到日本律师提供的已解密的当年日军轰炸乐山的《战斗概报》、《战斗详报》和日本报纸相关报道;三是借亲历者开会时进行采访,有时也会到行动不便的亲历者家里采访。2007年9月,我到重庆西南大学参加“重庆轰炸暨日军侵华暴行国际学术研讨会”。去年5月,我到东京地方法院为乐山大轰炸民间对日诉讼原告团作学者证人。这本书记载着我多年搜寻到的第一手资料和我的研究成果。

我花了大量时间收集乐山大轰炸死难同胞名单,可惜事情过去70多年,多数亲历者都作古了,最后只收集到200多人。“南京大屠杀”诉讼团正因为没有死难者名录而败诉,回国后虽然花大量时间寻找,却因时过境迁,只收集到1万多人的信息。受到这件事的启发,我决定花大量精力收集名单,为诉讼提供更加充足的证据。

2

记者:您怎样看待东京败诉这件事情,还会坚持上诉吗?

魏奕雄:尽管日本政府不承认,但当地法官通过学者证人和我整理的资料,承认了这段历史的存在。这段历史将写在法律文书中,作为留给后人的证据,这已经超出法律的意义。2007年,有9位日本学者到乐山参加郭沫若国际学术研讨会,我给他们讲日军两次轰炸乐山,他们很惊讶,不相信日军当年会轰炸乐山这样的小城市。我带他们到高北门看“8·19”死难同胞纪念碑时,甚至有人说“那是你们中国人自己建的”。但我把整理到的相关资料递到他们手里,他们看完后相信了。

尽管日本政府从来没有认真反省侵略的罪行,千方百计为其残暴行为辩护。但相关证据,以及日方报道和解密的档案材料不断浮出水面,铁证如山,它所凸显的客观事实是日本右翼势力无法掩盖的。所以,不管最后结果如何,我们都会继续上诉,因为这是我们反侵略的态度和方式,至少是对日本当前不负责任言论的一种打击。

3

记者:您以再现这段历史的方式纪念抗战胜利,希望读者从书中感悟什么?

魏奕雄:抗战8年中,遭到日军轰炸的中国城市何止乐山一城?然而,70多年过去了,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8·19”浩劫?和平的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机,也让一部分人淡化了忧患意识,没有经历过战火的青少年更不知何为国难当头,所以我要用尽量详实的资料揭露日军罪行。之所以在书名中用“备忘录”三字,就是让乐山人民永远铭记历史,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斗转星移,山河焕彩。当年被日机炸成焦土的较场坝、肖公嘴一带已是高楼耸立。中国已经强大起来,早已不是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史为鉴可以知兴亡,日军轰炸乐山的史料无疑是一笔宝贵遗产。在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重温日军轰炸乐山的屈辱史,告诫人们牢记国耻,从而励精图治,发愤图强,为振兴中华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把乐山建设得更加美丽而努力奋斗。

新闻推荐

沙湾法院首次举行案件执行听证会

本报讯(刘然记者许金波)近日,沙湾区人民法院在沙湾区嘉农镇嘉农社区就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举行首次执行资产处置听证会。这是该院在原有的执行监督、案件回访跟踪制度的基础上,探索“执行处置资产...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