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王羲之与峨眉山

乐山日报 2015-06-28 21:32 大字

■石念文

不必怀疑,你没有看错,题目中提到的那个名字,真真切切,就是王羲之。那位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那位做过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那位“博采众长,备精诸体”、被后世奉为“书圣”的牛人王羲之。

王羲之出身于建康(今南京)乌衣巷的显赫人家,终其一生,宦迹与游踪大多局限于江东,怎么跟峨眉山扯上关系了呢?

自古以来,峨眉山就以其“雄险奇秀”为世人关注,有关峨眉山“景象万千、神秘莫测”的记载,见诸于历代典籍方志;在道家的经籍著作中,甚至称之为“皇人之山”、“第七洞天”,说轩辕黄帝曾经到峨眉山问道于天真皇人广成子。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曾亲临峨眉山搜集神仙逸事,编成《峨眉山神异记》三卷;东汉末年,张鲁政权设“八品游治”,第一治便是“峨眉治”;魏晋时期,峨眉山成为道教名山,与王羲之同时代的葛洪在《抱朴子》中说,峨眉山“正神在其山中,其中或有地仙之人”。王羲之出身于道教世家,耳濡目染,自然会关注到峨眉山。并且,王羲之对于峨眉山,不是一般意义的关注,而是心仪已久,无限向往,曾多次在书柬中谈到峨眉山,其神往之情溢于言表。

在《与谢安石书》中,王羲之写道:

蜀中山水,如峨眉山,夏含霜苞,碑板之所闻,昆仑之伯仲也。

未曾亲临游历,仅从碑板中看到的景致便作出断定:峨眉仙山与昆仑神山在伯仲之间,不相上下。由此可见,王羲之对峨眉山推崇备至。在永和初年(公元345年)《报殷浩书》中,更是直接地表达了前往游历登临的愿望:“若蒙驱使关陇、巴蜀,皆所不辞。”到了晚年,这一愿望更为迫切,在《七十贴》中,王羲之写道:

足下今年政(正)七十耶。知体气常佳,此大庆也。想复勤加颐养。吾年垂耳顺,推之人理,得尔以为厚幸,但恐前路转欲逼耳。以尔要欲一游目汶领(岭),非复常言。足下但当保护,以俟此期,勿谓虚言。得果此缘,一段奇事也。

“得果此缘,一段奇事也。”在王羲之心中,游目蜀中胜景,是一桩多么值得期待的神奇事哟!

说到王羲之与峨眉山的不解之缘,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游目贴》(又名《蜀都贴》)。这是王羲之写给时任益州(今四川)刺史周抚的信,信中表达了对于益州胜景的无限倾慕与神往,道出了自己亲临其境观赏游历的迫切心愿。原文如下:

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领(岭)、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

王羲之说,您信中所说的巴蜀山川的种种奇胜之处,扬雄《蜀都赋》、左思《三都赋》都没有记叙。您那儿山川奇异,更使人感到需游览观瞻才能满足。如果可以成行,我会告诉您,并请您迎接陪同。如果错过这一机会,那我真要度日如年了。您镇守巴蜀,想来一时不会有调动之理。真想趁您还在任上,与您一同登临汶岭、峨眉山而回,那才是不朽的盛事呢。我仅仅是谈到了这么个想法,心思却已驰骋到了那奇胜的地方。

王羲之不是诗人,他的书柬不可能如李、杜之诗琅琅上口,易于传播。但是,作为中国书坛圣人级大师,他的思想与情感,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习书之人。当人们研读临习其法贴之时,偶然读到“登汶岭、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之类的墨迹,莫不击节叹赏:原来,峨眉山在这位书法宗师心目中,有着如此巨大的魅力!足以见得,那蜀中圣地峨眉山,一定是个让人陶醉、令人着迷的好去处!

新闻推荐

巨星集团免费送农民优良种猪“猪料联动”助推养殖业升级换代

为养殖户送技术上门巨星集团供图■本报记者张清2014年9月以来,四川巨星集团先后在乐山、眉山、成都等地开展“送种猪、送服务、送效益”活动,此举不仅深受养猪户欢迎,在饲料养殖行业也带来...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王羲之与峨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