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丝丝入画 “川北竹编状元”盼传人

四川农村日报 2014-12-17 00:33 大字

何启荣夫妇在欣赏竹编作品。资料图片

□特约通讯员 彭杰

他与竹编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编织出的宫廷宝扇被业内誉为“中华竹编工艺精品中的一绝”,不少精美作品在各种大型展览会上获奖,有作品被中央美院收藏,甚至落户美国市场。他就是营山县朗池镇天平村“竹编达人”何启荣。

12月7日,笔者慕名来到朗池镇天平村,采访了这位化竹为“丝”的民间艺人。

大胆创新追求最高境界

1952年,何启荣出生于朗池镇天平村。由于祖父、父亲都擅长编织篾席、簸箕、扇子等物件,受其影响,他从小就学会了用竹条编背篓、扇子等竹器。

在长期的竹器制作中,何启荣发现了奥秘:“不同色泽的篾丝在光线下可以产生不同的反射效果,同样的篾丝所放的位置不同,也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那时候,他就开始琢磨,并前往自贡、眉山等地学习参观,他的竹编技艺有了长足发展。

1973年5月,何启荣编织出第一把工艺扇 《熊猫戏竹》,受到了原南充地区外贸局重奖。初获成功,更坚定了他对竹编工艺的不懈追求。何启荣决定挑战传统工艺,他专心研究造型、用料、图案,查阅大量图片资料,观看古代戏剧,揣摩剧中人物的衣着、神态和动作,还前往甘肃敦煌莫高窟临摹石刻、壁画,汲取本地和外地竹编工艺的精华。经反复实践,大胆创新,何启荣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取材时要选取韧性强、光泽度好的优质慈竹,锯竹、划竹条、剥篾……最后将竹篾制作成比头发还细的竹丝,仅前期准备竹编材料就要花上三个月。”何启荣细数着制作宫廷宝扇的工序。按照设计好的图案编织,在方寸间就要用到200至500根竹丝,编织一把柔如丝绸的宫廷宝扇要花费大约一年时间。

由3200根竹丝编成的《女娲补天》薄如蝉翼。当扇面与光线成30度角时,“女娲补天”图像跃然出现,头发、眉毛都能清晰可见,让人叹为观止。刚完成的 《跨虎入山》作品,用细如发丝的3500条竹丝,历时一年编成。其扇面质薄如绢,柔软似绸绫,光滑像镜面,配以牛角把手和锦坠,高贵典雅,生动再现了唐朝仙女吴彩鸾降服老虎的神话传说。不少买主主动上门,愿意花数万元购买他的作品。前不久,有人欲以8万元购买他的一件精美竹编作品,但何启荣没舍得出手。

40多年的竹编生涯中,何启荣先后编织了数十件精美作品。其中《嫦娥奔月》被中央美院收藏,《跨虎入山》、《麻姑献寿》亮相首届中国民间艺术百绝群英会、“百年经典作品”展,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文化管理学会评为金奖。《献寿图》、《兰香草》等竹编落户美国市场。

担心失传女儿主动接班

何启荣被誉为“川北竹编状元”,其竹编工艺被称为“蜀中绝活”。随着年龄的增长,已过花甲的他视力大不如前。他曾试图让村里的年轻人学习这门技艺,可是村民见做一把扇子耗时甚久,纷纷望而却步。

2006年,南充市政府批准了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营山宫廷宝扇名列其中。“几年前,这一竹编技艺申请省级‘非遗\’时,不论是文化创造力、传统工艺和技能,还是地方特色、文化交流,都符合申报标准,但审定时,因没有传承人最终与其失之交臂。”

何启荣显得有几分无奈,“现在人们对传统技艺的热爱已不及当年,我之前收过的几个徒弟也因种种原因放弃了,我真担心这门技艺就这样失传。好在女儿不忍心我的心血付诸东流,更不愿看到这项‘非遗\’绝迹,她决定利用周末学习竹编技艺。”何启荣说,他最大的心愿是有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使这门技艺传承下去,不断发扬光大。

新闻推荐

踏春寻芳——探访蜀乡“花花世界”

3月20日,眉山市东坡区举办第二届悦兴樱花节活动,开幕当天,来此赏花游玩的群众达3万余人。图为舞台表演。特约通讯员陶广汉摄

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眉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