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夜半听茶滋味长 ——记攀枝花普洱玩家梁渊

攀枝花日报 2014-09-12 04:25 大字

□本报记者 李云飞 见习记者 周琴 文/图 

中国人历来对茶情有独钟。茶圣陆羽认为,“茶发乎神农”,就是说,早在公元前,我国就有人喝茶了。

在攀枝花这座移民城市,爱茶的人更是不计其数,遍布街头巷尾的大小茶馆就是最好的证明。其中,有个人是个名副其实的“茶痴”,他16年来只喝一种茶——普洱,并在16年中写下了长达20万字的关于普洱茶的心得体会,对普洱茶制作原理、工艺、收藏都大有研究。他就是普洱玩家梁渊。

“布衣暖,菜根香,闲来读书好时光;心智明,道法扬,夜半听茶滋味长。”这是梁渊根据洪应明《菜根谭》改编的一句对子,贴切地形容了他对普洱茶的情感。

一见倾心

梁渊1970年出生于四川眉山,今年44岁。1992年,从四川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攀枝花一企业工作。

工作后,梁渊接触过不少好茶,喝过铁观音,也尝过大红袍,但始终没有特别偏爱的一种。1998年,梁渊到云南昆明校友家里做客。热情好客的朋友泡上了私人珍藏三十年的普洱。梁渊喝上第一口,就立马被“震”住了:茶油浓厚、茶汤清亮,入口竟有“化”掉的感觉。和普洱的初次相见,让梁渊“失魂落魄”。普洱茶从视觉、嗅觉再到味觉给他带来了一系列的撞击,让他成了一个忠实的普洱迷。

此后的四年里,梁渊费尽心机从市场上买普洱茶,也花大价钱从一些玩家手里买过所谓的“二十年”“三十年”老茶,但一喝就发现,口感完全不对。这四年里,为了找到好的普洱茶,梁渊几乎花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曾经沧海难为水”,当初在同学家喝到的那个普洱茶,如失散了的初恋情人一般,牢牢地抓住了梁渊的心,让他辗转难忘。

再见钟情

2002年,带着对普洱的那份痴迷,梁渊第一次走进了西双版纳州的勐海茶山,就是为了从源头上找到好的普洱茶。

就是那一次,在茶山上,他见到了树龄有1000多年、高十余米、一人难以合抱住的普洱古树。要知道,普洱树要历经300年,才能有成人一样的身高。站在这历经一千多年风雨,仍然枝繁叶茂的普洱古树下,梁渊心生一个感想:在伟大的自然面前,人类太渺小了。那一次,在茶山里,他闻到了散发出清香的茶叶,喝到了印象中醇香的普洱茶。

从此后,梁渊成了茶山常客。每年他都会利用假期,去茶山采茶,住一段时间。在最初的时候,当地的交通情况很差,进茶山的路特别危险,好几次车都差点掉到悬崖底下,而且进山就没有手机信号。即便是现在,进山也随时会遇到危险,毒蛇、狗熊都有可能躲在下一棵茶树背后。但梁渊依旧痴心不改,今年初,更是在茶山上一住就是两个月,在山下每个寨子里都有熟人和朋友。为了普洱茶,他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

如今,在梁渊的茶室里,有满满五大本影集,里面全是他在茶山上的留影。照片里,他或抱着茶树树干,或蹲在树荫底下,脸上幸福满溢——如见到了梦中情人般。

三见“误终身”

“好的普洱茶让人感觉‘满口生香、舌底鸣泉、喉咙滋润\’。喝惯了普洱,现在有一种‘其他的都是水,普洱才是茶\’的感觉。”梁渊笑说。

2006年,在对普洱茶树有了深入了解后,梁渊开始自己制茶。有了好的原料,晒青毛茶,并不就意味着完成了普洱茶的制作。因为普洱是“向后看”的茶,对未来的不可知性决定了大家的感觉不尽相同。

与学院派的制茶理念不同,梁渊不同意把普洱茶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悄然加速发酵的制茶方法。“普洱茶陈化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几种物理化学反应,而是几十种、几百种独立发生、又相互影响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叠加。制茶的原理应该是‘天然成滋味\’。尊重自然规律才是大道。而茶是有生命的,把相同的普洱放在不同人家里,也会酝酿出不同的口味,挥发美妙的变化。”这是梁渊在制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与普通制茶师不同的是,梁渊不仅制茶,还写出了一系列关于普洱茶制作、存放的理论文章,篇幅竟达20万字。

如今,梁渊自号“听茶居士”, 家里只存放普洱茶,他已经习惯了每天在茶香氤氲中入睡。在他的影响下,妻子、女儿都成了忠实的普洱迷,十八岁的女儿更是从小就只喝普洱茶。

“陈年普洱的味道充满着迷人和浪漫主义色彩,带给我无穷的遐想。当我觉得抓住她了,她突然又发生了变化,从我手中悄悄溜走;她似曾相识,又若即若离,完全不在我掌控之中,像初恋一样让人着迷,激起我去探索,让我对她产生时而爱、时而无奈的向往之情。”梁渊在文章里这样写他对普洱的感觉。女儿催促他,希望他早日写出一本关于云南、关于普洱的“南行记”, 梁渊则说,他更想当一个普洱推广大使,为普洱茶“正名”,让更多的人发现、了解普洱的美。

新闻推荐

三苏祠即将重新开馆

新华社成都11月25日电(记者陈健)记者25日从四川省眉山市旅游局了解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三苏祠,经过两年多的闭馆修缮,将于明年1月28日重新正式开馆。“东坡故里”眉山是北...

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眉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