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产品也是大产业 纪念品催生风向标乐山原创盛装登场

乐山日报 2014-08-31 19:27 大字

以乐山风景为元素的设计作品图案丰富的瓷器以“佛”为元素的作品创意作品“石生花”系列作品设计作品独特■本报记者  王京川  曾文  文/图

130余件乐山旅游商品亮相乐山天地人文化街,本土自然资源与文化元素的巧妙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精彩碰撞,直逼乐山旅游购物资源长期贫乏的“软肋”。在首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的契机之下,乐山市旅游商品将为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到此一游”呈现出丰富的“乐山造”。

当来自沐川的竹板刻上大佛、十方普贤图案,转化成精致实用的名片夹、竹简、笔筒,这份随身携带的“乐山记忆”是否触动人心?

把多肉植物种在来自三江汇流处的鹅卵石小洞里,花与石的亲密对话,开出怎样的禅意?

大自然深处的有机绿茶,“穿上”印着大佛、乌尤寺元素的“盛装”后,唇齿间的清香是否更加弥足珍贵?

竹简、瓷器、书画、雨伞、书包、围巾、靠枕、看盘、雕塑、鼠标垫、手机壳、水晶魔方……一件件造型精致、创意十足的精美旅游纪念品如一面面镜子,诠释着“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的魅力。

明(1)日,为期两个多月的“2014年乐山旅游商品设计征集评选活动”将由征集、展示、现场投票转为评委初评、网络投票阶段。130个系列的参赛旅游文化类商品、纪念品、工艺品,成为令旅游业内人士兴奋不已的谈资与“风向标”。

■乐山元素闪亮登场

观赏、实用、纪念、艺术、趣味、独创,融为一体。8月28日,记者走进征集活动位于中心城区天地人文化街区“厚德楼”的展示现场,从那一方小小的天地,管窥乐山“名山、名佛、名城、名人”的厚重积淀。

展厅正中,一组“禅意峨眉系列画”引人注目:装裱为册页的圆形扇面上,一山一水,禅意绵绵,一字一句,浸透心间。几笔雅致笔墨,描绘灵秀峨眉,灵动之美跃然纸上。

创作者之一雅公道出了自己的设计初衷:“峨眉山不仅风景优美,细细品味它,禅意与空灵更能打动内心。我想通过绘画的形式诠释这份韵味,使观者既感受到山水的灵动,又能保留一个遐想的空间。”

以沐川竹海的楠竹为原材料,用古代传统竹简的形式,展现乐山当代国家级文旅资源。精美木盒正面则以烫金线条勾勒乐山城市LOGO(标志),并配以“乐山乐水乐在其中”的篆体城市宣传口号,不失传统文化之美,饱含浓郁地方特色——“乐山文旅资源大全竹简”独具韵味。

设计者王先生说:“竹简能很好地体现乐山传统文化底蕴。我用阴刻图片和古隶书法的双竹简形式,对自己梳理的乐山市12类、35项国家级文化资源,以及之前公开评选出的乐山十大城市名片进行集中展示,把乐山丰富的文旅资源都传递给游客,慢慢品味,历久弥新。”

展览现场,“乐山书画本”也因其独特的工艺与文化味道备受关注。全手工制作的本子,其封面采由民间扎染技术制成,内页则采用夹江手工宣纸进行裁剪装订,每隔十页附上一张体现本土文化的插画,并采用古朴的雕版印刷工艺。

■传统与时尚巧妙融入

细看各类展品,传统文化与时尚生活的巧妙融合,让旅游商品活力备增。

一套以“舌尖乐山”为主题的明信片,将美食小店分类串成风味路线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美食背后的故事,用刮刮卡的方式带游客探索美食之路,每一片刮刮卡的背后,都有与店家约定的餐馆折扣,时尚大方,设计精细,创意十足。

参与设计的唐雪芹是乐山师范学院的一名学生。来自自贡的她告诉记者,自从到乐山上大学后,就被这座城市深深吸引。今年3月,她凭借优秀的设计方案,在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脱颖而出,随后,与几个爱好设计的年轻人组建了创业团队,共同打造乐山“旅游名片”。她说:“旅博会为我们展示创意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希望通过这样的机会,让我们的作品为游客的生活增添乐趣。”

令人惊奇的是,来自大佛对面河滩的鹅卵石,也成为了设计者们创意的载体。他们将石头钻出孔洞,进行手工打磨、抛光、上蜡,赋予其笔筒、香座的功能。预留的大孔则种上精心培育的单品多肉植物,将山水植物凝结在方寸之地,也可在小孔里插上凌云寺开光禅香,让游客感受“禅意乐山”的气息。

将传统汉唐服饰与僧衣巧妙融合,保留了宽袍大袖的基本特征,同时在领口、腰身上进行再创作,“宽”、“窄”、“凌云”、微笑的佛头在胸口诗意展现,既有传统服饰的韵味,又契合现代人特别是“80后”、“90后”们的穿着习惯。此外,搭配一件印有大佛风景区特有文字和形象的线条图,真可谓“李白紫衣纱帽,飘飘然有神仙凌云之态”。

抓住现代人追求生活品质的愿望,用简约、时尚、高雅为特点的工艺品诠释乐山之美,这类展品让人心动。

■“实用+观赏”诠释嘉州

“我们长期以来的设计成果终于有了展示的机会,非常高兴!”禅韵文化礼品设计团队的负责人姚周华激动地向记者介绍他带来的参展商品,“我们共展出了20多个系列、50多件商品,它们不仅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还很实用,贴近生活。”

比如,由鼠标垫、鼠标和U盘组成的“盛世嘉州三件套”,将乐山著名画家余龙、盛志中笔下的乐山大佛、峨眉山融入产品,用古文化和书画艺术诠释现代品,古色古香,韵味十足,不仅实用,其艺术价值也得到体现。而应用了3D浮雕工艺制作的充电宝、音响等电子产品,也令观展人爱不释手。

“恋·尚乐山”系列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围巾,融入了乐山大佛、海棠花以及峨眉山蝴蝶等元素,既能体现乐山佛禅文化,又不失商品本身的典雅。

嘉州绣、彝绣、峨眉绣,“大江东去,佛法西来”创意手工雨伞,嘉阳小火车微缩模型,描绘乐山风土人情、灵秀山水的旅游背包、抱枕、头巾、手帕、笔筒,一件件精美而富含本土特色的设计品,深挖当地特色,增加商品创意,贴近大众生活,实用性与观赏性合二为一,不仅凝聚设计者的美好愿望,更成为了乐山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

乐山收藏家郜晋参观完商品后感慨:“这些参展品取材广泛,内涵多样,表现手法丰富,让我深切地感受到饱满而深厚的乐山文化,它也是乐山文旅结合融合发展、突破创新的集中体现。”

■创意弥补商品“软肋”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乐山旅游纪念品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又从大而杂直至逐步“淡出江湖”的复杂过程。

当时,一顶标有“乐山大佛”或“峨眉山”字样的遮阳帽(帽子)、一根由本地木料或竹子雕刻的拐杖(棍子)、一张印有大佛或峨眉风光的手绢(帕子)、一把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折扇或蒲扇(扇子)和一串蕴含佛文化色彩的佛珠(珠子),这“五子登科”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当时乐山旅游的代言品。

“五子登科”虽然在乐山旅游发展之初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但技术含量较低,地域特征不明显,品种单一、规模较小,导致其逐步由“主角”沦为“配角”,在市场上渐渐消失。

近年来,乐山旅游资源不断丰富,这更加凸显了旅游商品同质性严重,附加值低的劣势。真正的旅游商品与景区唇齿相依,其地域性、独家性、不可复制性尤强。不可否认的是,乐山旅游发展的最大短板是缺少本土特色旅游商品。

如何利用旅博会的契机,消除旅游商品贫乏的“软肋”?

7月31日,乐山市20多位来自机关、高校、媒体以及旅游商品生产厂商的嘉宾齐聚一堂,围绕乐山旅游商品设计、开发等话题,共同为乐山旅游商品发展各抒己见,出谋划策。

“乐山旅游商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如何将乐山本土特色资源融入或转化为旅游商品”、“如何提升乐山旅游商品品牌推广”、“如何完善旅游商品的设计、开发和市场销售产业链”……问题直逼乐山旅游产业发展的短板。

无疑,此次旅游商品主题座谈会,为丰富乐山特色旅游商品市场,提高乐山旅游商品创新能力和开发水平,推动乐山旅游购物发展注入了崭新活力,同时,也成为此次旅游商品设计征集评选活动的有力助推。

■“小产品”到“大产业”的展望

旅游纪念品,说小也小,说大也大。在一个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地区,它的发展状况,与该地旅游业做大做强休戚相关。

说它小,是因为大多旅游商品设计小巧,方便携带。同时,目前旅游商品在整个旅游业产值中的比重还很小;说它大,是因为它已成为景区或地区的诠释和代表,成为旅游六要素中的面向市场的重要一环。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商品由“小产品”到“大产业”,体现着旅游管理者对旅游业整体发展的思路;由“大而全”到“小而精”,凸显着该产业由“粗放型”至“集约化”的发展之路。

乐山有着3000年的历史传承,坐拥“名山、名佛、名城、名人”,其中隐藏着大量可以体现在旅游纪念品上的文化符号。由此看来,值得深入挖掘的文化元素和表现形式还很丰富。

此次旅游商品设计征集评选活动,由市商务局、市旅游局、市文广新局、峨眉山—乐山大佛管委会和乐山日报社联合主办。作为主办方之一,市商务局局长章晓红表示:“乐山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慕名前来。首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的召开,为乐山旅游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也为旅游商品开发提供了新的机遇。”

新闻推荐

今年国庆黄金周 游客出游更趋理性

■本报记者张家华今年国庆黄金周,秋高气爽,气候宜人,乐山市如往年一样迎来了旅游高峰。据市假日旅游指挥中心报告,今年国庆黄金周7天假日,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79.1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4....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