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简析施秉伟的水墨画艺术

金融投资报 2013-08-28 23:30 大字

施秉伟作品《千里江陵一日还》

施秉伟作品《海景房》

施秉伟作品《秋高》

施秉伟作品《山居》

施秉伟作品《花在青城》

施秉伟作品《青城幽邃》

施秉伟作品《青城滴翠》

施秉伟作品《山水》

陈荣

施秉伟的画粗中有细,细中见微,粗放处大气雄伟,细致处苍茫葱郁。他的作品在用笔上对水墨枯湿浓淡变化的要求,对黑白灰的处理极其讲究,无论大幅巨制,还是小品都注重对“气象的表现”,力求小中见大,大中见强之“大气象”。对云水的处理无论是云水飞扬,还是平静之水面,既体现了波涛汹涌云飞渡的气势,又展示了风和日丽、宁静清幽的安详。那时他的作品就体现出了独特的艺术思想。得道于岑学恭先生山水画真传的他,近年来已成为蜀中画坛的佼佼者。

艺术源至于生活。印象深刻的是我同秉伟在这次大巴山写生中,以巫溪写生为例,他在16开大小的速写本上,看似轻松挥洒的水墨画,其笔墨的变化孕育着无尽的生机,动人心魄。仅从表象上看,用笔自如奔放,或干或湿、或浓或淡,有抑扬顿挫、有破笔散锋,这些看似信手拈来、古朴天成的用笔却真实描绘出山山水水的精神面貌,营造出气象万千的艺术效果,体现了峡江烟雨的迷蒙,反映出作者成熟的艺术修养。耐人寻味。

近年来,秉伟的画更加注重追求笔墨的平淡天真。他说:“对笔墨、构图、意境的理解,需要天长日久的积累和感悟,而这种感悟是可以从写生中来。但写生不是目的,是一个过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画家可以通过在大自然中所遇见的千变万化的事物来历练心志、开启眼界、通达智慧、感悟生命。这就是艺术家为什么要多写生、多深入自然的原因。”这一点在秉伟的作品中充分地体现了出来。他舍弃了注重形似的表现方式,而追求一种神韵传达的意象表现。他笔下青城山的“润”,峨眉山的“秀”,剑门关的“险”,三峡的“雄”,都抓住了它们的本质。对自然的描绘他主张神会,对景写生,因景而悟、因悟而感。因此,在他的创作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追寻的一种精神境界。在他的作品《蜀山苍翠》 《蜀山雨后》《青城幽邃》中我们能看到从生活中来,而又超越生活的意象境界和匠心独运。

山水画阐释的是诗一般的境界,在《凉山深处是我家》中用泼墨法描绘整幅作品画面水汽朦胧,山体或左或右的排列使画面矛盾冲突。朱砂色描绘的山巅,落霞中的群山一片辉煌,暮霭里一叶孤舟停靠江畔,几只鱼鹰静静地栖在渔船上,将矛盾的画面归于平静,充分地体现出了宁静的气氛。 “此时无声胜有声” 无声自有诗,“夕阳西照,渔舟唱晚。”的诗意跃然纸上。

秉伟常说:“画家应该读古人、师自然、画自己。纵向地去比较,往前看,在先辈大师的足迹踩出的道路上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图式。往后看,接受年轻人鲜活而冲动的艺术生命,对艺术图式的新的诠释。横向地去比较,看同时代的艺术家们所不同的艺术思维方式和追求所带来的启示。既不雷同于古人,也不等同于今人,使自己的艺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同时具有自身的面貌。”在《杜甫诗意》 《青城天下幽》 《柳江晨曦》《青城人家》中,以《青城天下幽》为例,我们看到传统山水画的勾、皴、擦、点、染的灵活应用,树形通过浓淡墨的变化营造出苍郁葱茏之感。 远处的树用散锋点出与白色勾勒的群山混为一体,是山是树?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山树一色的浑然与平淡。画面左下角,一汪涧水顺流而下,波涛滚滚。掩映在树丛中的小亭令人有欲置身其中的愿望,听涛观瀑是何等惬意的事啊。身临其境,平淡无声,这正是画家想表达的心境吧。“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与自然为一体,描绘自然而传递心声,给人美的享受。秉伟带给我们的超越自然,空灵而飘逸的艺术感悟,之于当下意义深远。

(作者系著名美术评论家)

来源:《金融投资报》 http://jrtzb.com.cn/

国内统一刊号 CN51-0043 邮发代码 61-102征订:028-86968486

新闻推荐

四川高速公路建成里程突破5000公里映汶高速春运前或恢复双向通行

本报讯2013年,四川省高速公路建成里程突破5000公里,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完成190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2.4万公里。根据省交通运输厅的规划,2014年春运前,因暴雨中断的映汶高速公路也将有望恢复双向通行。201...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