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20年,激情行走在采访一线 本报记者 姚永亮

眉山日报 2018-01-01 08:11 大字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基层是新闻生命的源泉、记者成才的沃土。

我进入眉山日报社工作20年来,无论是做普通记者、编辑,还是后来担任部门副主任、主任,到报社编委、副总编辑,始终以穆青“勿忘人民”要求自己,带着感情与激情行走在新闻采写一线,以实际行动探寻“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真实答案。

带着感情与激情走基层,贵在真正走下去

走基层,绝不能只说在嘴上,而不能形成自觉,没有真正走下去。

今天,当我翻阅自己这20年采写的70多件获得省级以上新闻奖的荣誉证书,心中更有无限感慨:绝大多数获奖作品,正是带着感情走基层的成果。

在这70多件获奖证书中,有两件是报道洪雅县瓦屋山镇燕远村的系列报道和通讯,虽然只分别获得中国新闻奖四川推评作品(2011年度)系列报道二等奖、四川新闻奖2015年度通讯与深度报道二等奖,但却是我心中的一等奖。

洪雅县瓦屋山镇燕远村是眉山市最边远的高山村,地处洪雅与汉源、荥经、金口河交界的“鸡鸣四县”之地,距眉山城180多公里。这样一个被大山阻隔而山高路远的偏僻地方,我和报社同事前后两次冒雪前往采访。

2011年12月11日,我开车与同事李成冒雪第一次走进燕远村。在这个海拔1300至2000多米的高寒山区,我们与村支书、村主任和村民促膝交谈,在0℃的雪地步行,探寻这个仅有3个村民小组、58户、206名村民的山村的脱贫之路。后在本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一线见闻”栏目中推出《洪雅燕远村:寻找跨越燕子岩的那条路》系列报道。稿件刊登后广受读者好评,也吸引了一批成都的读者慕名前往购买燕远村的农产品。这组稿件也获得中国新闻奖四川推评作品(2011年度)系列报道二等奖。

2015年1月30日,时隔3年,我和同事李成再次走进燕远村。说来也巧,眉山9℃,这里0℃,我们去的当天,燕远村以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迎接我们。为探寻该村三年来的变化,我们与村支书韩文君、村民周魁明等人一道,沿车岗河谷那条蜿蜒而坑坑洼洼的毛坯路,从海拔1300米的村委会行驶到海拔1950米的七百步垭口采访。饱含激情的通讯《车岗河谷雪中行——洪雅燕远村:再寻跨越燕子岩的那条路》,也获得了四川新闻奖2015年度通讯与深度报道二等奖。

“离泥土越近,越有生命力。”越是边远偏僻的山村,总让我有前去采访的激情。坐落在洪雅县南部大山深处的瓦屋山镇长河村,是一个仅有两个村民小组、21户人家、74名村民的高海拔村。

2016年2月10日,猴年正月初三,我与同事李成放弃春节假期,驱车到这里采访这个几十年来一直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抗争的村子,在村党支部带领和各级有关部门帮扶下,在历经“献血式——输血式——换血式——造血式”脱贫奋斗的风雨洗礼之后,是如何找到一条有勇有谋的精准脱贫之路。后来,我们采写发表的《深山“袖珍村”洪雅长河的脱贫时代》,也获得了四川新闻奖2016年度系列(连续、组合)报道三等奖。

带着感情与激情走基层,甚至要冒着生命危险。2016年3月11日,在第38个植树节到来之际,我独自驱车赶到海拔900多米的洪雅县东岳镇八面村,采访3年前在这里成立的四川首个家庭林场——灵全家庭林场。

从东岳镇天宫场镇到灵全家庭林场,是一条弯弯曲曲仅有一个车道宽的水泥路,当我结束采访下山,开车行驶到临近花溪河,因当时洪雅至柳江快速通道常在施工,受施工影响使一段道路上积满泥水,致使我开的车忽然打滑。我死死把住方向盘,慢踩刹车,但车辆仍然不听使唤地往前跑并打滑,附近的施工人员大喊“危险!快刹车,往里面靠!”是的,如果车辆稍微往外,就会掉下几十米的悬崖下的花溪河。万幸的是,车辆在我的控制下,最后靠上了左侧一棵大树上而没有掉下悬崖。此时的我,早已是一身冷汗。次日,新华社播发了我冒着生命危险采写的通讯《“家庭林场要做造林见林的典范”——植树节之际探访四川首个家庭林场》。

带着感情与激情走基层,要有责任担当

作为一名报社分管采访业务的副总编辑,平时要处理的事情多。但无论事务多忙,我都把走基层当作一种责任,哪怕在节假日,仍然坚守采访一线,这既是报人的态度,也是给下属示范。

重大新闻发生后,我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无论是“5·12”汶川地震、“4·20”芦山地震,还是眉山“8·19”洪灾一线等现场,我总是以身作则下深水带头干,除了确保把这些重大新闻及时在本报宣传报道好外,还努力推向中央级媒体,让更多的读者了解眉山、关注眉山。

2010年8月19日一早,当我驱车在带领年轻记者到洪雅县汉王乡采访的路上,忽然接到东坡区三苏乡东舘村因遭受暴雨袭击,市委书记等市区领导正在现场组织转移受困群众的信息后,立即改变行程带领记者赶到现场采访,冒着倾盆大雨和雷电现场抢拍公安干警冒雨转移被洪水围困群众的感人场面。后又穿着早已被雨水湿透的衣裤赶到万胜镇、广济乡等洪灾一线采访。中午返回时,连午饭都顾不上吃就赶忙对外发稿。当天下午,新华社、中新社分别以《四川眉山遭特大暴雨袭击》为题播发通稿,及时把眉山的灾情通过中央级主流媒体报道了出去,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次日上午,我又再次到三苏乡、万胜镇等受灾乡镇采访当地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的情况。新华社及时播发了我拍摄的《四川眉山:洪水过后忙自救》的新闻图片通稿。

后来,我采写的宣传眉山市在“8·19”洪灾中发扬“三自精神”开展抗灾自救的消息《四川眉山发扬“三自精神”全力展开抗灾自救》,被新华社播发通稿、被《人民日报》综合版头条采用。

近年来,为了抓外宣,我既当指挥员更是战斗员,几乎牺牲了自己90%以上的节假日。在自己没有总值班时,总是尽量抽出时间到基层采访调研。2010年6月2日,正在值班的我忽然接到居住在农村老家的母亲去世的消息,作为家中长子,我匆忙赶回家,仅休假4天处理完母亲的后事后就回到岗位,又马上强忍悲痛毅然远赴深圳去采写市委领导交办的《创业眉山人》采写对象李志高的报告文学。

仅以3个春节假期为例:2014年,从除夕到正月初六这7天,我天天在区县采访,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四川日报头版发稿13件;2015年的春节假期,我同样天天在区县采访,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四川日报发稿13件;2016年的春节假期,我有6天在区县采访,在新华社、光明日报、中新社、四川日报发稿11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是凭借自己始终带着感情与激情奔走于新闻采写一线,从而收获了不少荣誉。2008年11月,我被四川省委宣传部、省委外宣办、省人事厅等部门评为“四川省宣传新闻战线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14年11月,被四川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评为四川省“十佳记者”。

新闻推荐

抱团发展产业 贫困户入股享红利

领到分红,村民刘淑珍(中)笑开颜。□余静本报记者左杉文/图“今天领到钱,好高兴哦。”洪雅县中山乡邹岗村五组村民刘淑珍笑开了颜。12月19日,邹岗村贫困户抱团发展产业分红大会召开,会上洪雅县翼帆藤椒...

洪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洪雅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