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和军 不忘初心 当好共同致富“领头雁” 张艺 本报记者 王允浩 文/图
张和军(中)向游客介绍农家乐。(资料图片)
创新创业系列报道之八
今年岁的张和军,自誉为“大山的儿子”,现任洪雅县瓦屋山镇黑山村党支部书记。
回乡创业是张和军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创业中所经历的困难和坎坷使他变得更勤奋、更坚强、更具责任感。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张和军积极发挥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努力发展好黑山村旅游业,更好地为村民服务,增加村民收入,带领乡亲们走上共同致富之路。
“由兴到衰”,他选择“走出去”
黑山村,地处瓦屋山和峨眉山之间,两山之间绵延起伏的群山挡住了南来北往的气流,特殊的地理环境为当地栽种中药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早在世纪年代至年代,黑山村是响当当的“国营东方红黄连场”。后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黄连的销售价格一路走低,且种植期长、收益慢——黄连从播种、秧苗移栽到黄连成熟需要5至7年。“种黄连的人比黄连还苦”成了黑山村药农的真实写照,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黑山村的黄连种植渐渐由兴到衰。
在此背景下,张和军和很多黑山村的年轻人一样,主动放弃了黄连种植,背着沉重的行囊外出打工创业。年,踏出黑山村的张和军先是和几个朋友合伙搞煤炭经营,但最终血本无归;年,雄心勃勃的他又和村民一道建成了“黑山两合电站”——于年发电投产,年收入达万元,招了6个本地职工和一个二级残疾工人在电站上班;年,张和军和三个朋友在黑山村相邻不远的罐坪村开了一个矿山,一直经营到年年底,矿山经营为他再度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叶落归根”,他回到了黑山村
敢闯敢干的张和军成了村民心中的能干人,大家都想在他的带领下共同致富。年黑山村换届选举时,他被村民一致推选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
“叶落要归根,黑山永远是我的家,必须想办法建设好家乡,才对得大家的信任。”张和军毅然放弃了矿山经营,回到黑山村从头创业。作为村里的“领头羊”,各方面工作千头万绪。张和军和村两委反复讨论,首先要解决全村老百姓的安全饮水问题和全村的垃圾处理问题。
黑山村地广人稀,居住分散,要考虑到全村自来水不落下一户,水管长度就会成倍增加,经济压力大,预算下来至少需要6万多元。而村里又基本上没有集体收入,几经周折,到处跑路,最终镇政府决定支持黑山村2万元。剩余的资金缺口怎么办?张和军和村组成员多次开会讨论,最终决定由村民自筹资金人均拿出元,并且村组干部带头投工投劳参与全村自来水管网安装。年底,黑山村所有村民终于吃上了放心的自来水,同年村里还修建了4个垃圾池。
大胆创新,他成功“转型”
黑山村地处深山,山清水秀,空气好,风景美……年底,张和军主持召开村民大会,提出让大家共同出资,以1万元起,万元为限,集资搞旅游接待。会上,群众反映的问题集中在四个方面:黑山路窄,旅游景点少,路程远,没有休闲娱乐项目。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上很难有“回头客”,投资的钱极有可能打水漂。于是,许多群众都不敢尝试,打起了退堂鼓。张和军决定自己先干!年他投资近万元建起了黑山第一个农家乐,全年接待游客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万元。
但即便这样也没有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村民还在等待观望,于是,张和军又于年批下宅基地,投资多万元修建起了别具一格的避暑山庄,日接待能力达余人,预计年收入将达到万元,同时解决务工来人。年夏天,游客爆满,一房难求。他又安排了具有接待条件的农户进行接待,让他们尝到甜头。年7月份,张和军又安排了一些有想法的村民多人到峨眉山零公里和丹棱幸福古村参观,以此开拓思路,共同参与到旅游行业中来。
张和军回黑山村创业使村民看到了希望,也尝到了甜头,更使人欣慰的是,家乡的变化令在外面的打工创业青年心动了,如大学毕业生万进杰、在深圳办厂的胡照华、在柳江古镇开店的朱培金、在洪雅经营干洗店和中巴车的肖文军等一批年轻人纷纷回乡创业……
“具有天时地利条件的黑山村,雅连种植不能丢。”在黑山村创业稍微稳定后,张和军又有了新的想法——要把黑山的宝贝雅连种植再搞起来。可是雅连种植条件苛刻,技术性强,一般农户老百姓根本种不好。年,张和军与瓦屋药业公司衔接,争取公司在资金技术上扶持药农——原来全村只有2户种植不到3亩雅连,发展到年的户专业种植户,栽种面积余亩,直接收益达到万元以上。
眼下,张和军早已为村里作好了规划,首先花万元请设计院为全村进行整体规划,请亿元集团为黑山村房屋进行风貌设计。目前,村里衔接交通部门拨款万元加宽瓦屋山镇张村到黑山的公路,预计年月底动工建设,年6月底完工。公路加宽后,黑山村的旅游发展之路将更加宽阔。
新闻推荐
张献忠“江口沉银”系列报道 眉州遇阻 ——张献忠与四川(二)
本报记者张玉【核心提示】据史料记载,张献忠曾经5次入川,年率部进兵四川,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自称帝,年号大顺。据眉山本土文化专家分析,张献忠虽建立了政权,却没有正确的政治主张,政权建立后,张献忠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