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留住“羌风楚韵” 王文君与青羌博物馆 本报记者 肖倩 文/图

眉山日报 2016-09-18 00:00 大字

博物馆一角。玉盖清代木柜清代粉盒

在传承历史文化、承担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民间博物馆起着与国有博物馆同样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眉山市博物馆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民间力量积极参与博物馆建设,馆藏内容涉及青羌文化、藤椒文化、竹编文化、陶瓷文化等等。今天,就让我们首先来到洪雅县瓦屋山镇复兴村,看看当地的青羌博物馆,听听它的建设者王文君的故事。

“这个摆件放在进门的地方合适一些,那边柜子的高度可以再调整一下……”这段时间,王文君特别忙,由他一手建设的青羌博物馆10月中旬就将正式开馆,他每天都忙着博物馆建设的扫尾工作。

王文君生长于洪雅县瓦屋山镇复兴村,虽已离开洪雅40多年,但家乡始终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复兴村是青羌文化的最后遗存,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青羌文化传统习俗。多年来,王文君致力于恢复故乡羌风楚韵的历史面貌,发掘青羌文化、青羌锣鼓、青羌舞蹈、青羌山歌等民俗风情。去年,他下定决心建设一所私人博物馆,珍藏、展出自己的研究成果,让更多人了解青羌文化。

四处搜罗

丰富青羌文化藏品

来到青羌博物馆正门处,首先注意到的是,房屋顶端悬挂的鱼形装饰物。据王文君介绍,复兴村人的祖先是青衣羌族,青衣羌人生活在青衣江流域,以捕鱼为生,因此,青衣羌人对鱼非常感激和敬仰,在修建房屋时,习惯在屋脊两端悬挂木制鱼作为装饰。

走进青羌博物馆,一下子就被馆内丰富多样的藏品吸引了目光。靠墙放置着许多未曾见过的农耕用具。继续前行,木雕、摆件、桌椅等生活用品应有尽有。“博物馆内有一个主馆和若干副馆,详细展出青衣羌人的农耕、歌谣、服饰等方面的文化。”王文君介绍,馆内的藏品都是自己从各处搜罗来的,有的来自当地农民家中,有的来自各地文物市场。

了解王文君要建一所博物馆、珍藏地方文化的想法后,复兴村村民纷纷表示支持。王文君走访当地年长者时,总能得到他们的热情帮助,获悉许多地方传说的资料。王文君看上了村民家中的老旧物件时,村民就积极把东西贡献出来,支援青羌博物馆的建设。从村民家中,王文君收集到许多具有青羌特色的生活用品、服饰、生产工具。

为了丰富博物馆的馆藏内容,王文君还积极到村里的王河里去淘宝,甚至到各地文物市场去寻找青羌文化的踪迹,博物馆的震馆之宝是一片玉盖,乃是王文君偶然间从王河中拾回的。在玉盖上,可以看见蚕丛的雕刻痕迹,王文君请来专家鉴定,得知这个玉盖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估计是与三星堆同时代的文物。

馆内有一座观音雕像的雕刻手法具有浓郁的青羌风格,其神奇之处在于,将观音雕像摆放在桌子上,观赏者无论站在观音雕像的哪个方位,都能感觉到,观音正用慈祥的目光注视着自己。“这座观音雕像艺术价值特别高,幸好当时那个文物贩子不懂行情,才让我用较低的价格购买下来。”

宣传家乡

文化带动经济发展

“我平生有三大爱好——写作、摄影和拍摄影片,这些爱好正好可以用来挖掘家乡文化,推动家乡的建设。”王文君说。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难割舍的情感也许就是对家乡的依恋,王文君正是如此。16岁那年,王文君离家当兵,后转业到德阳工作,2001年从单位退休后,他放弃了舒适的退休生活,毅然回到家乡,支援家乡建设。

那时候的复兴村,地理位置偏僻,信息闭塞,乡亲们的生活并不富裕。王文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想要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几经思考后,他决定挖掘家乡丰富的青羌文化资源,结合当地青山绿水的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

他扛起摄像机,拍摄家乡具备历史文化底蕴的景点。在8位村民的陪同下,他爬坡上坎,考察严道古城。山上久无人烟,他们只能边砍伐荒草树木边前行。山路崎岖,年轻的村民都走得颇为吃力,王文君却扛着沉重的摄像机,拍得兴致高昂。

王文君先后自费拍摄了80余部电视新闻记录片和专题片,在多地电视台进行播放。他还邀请了香港、台湾等地知名记者、作家为复兴村做宣传……通过王文君的一系列努力,复兴村的知名度提高了许多。如今,复兴村的旅游业发展起来了,村民也因此过上了更好的日子。为了支持王文君建青羌博物馆,复兴村给他划拨了三间屋子,供他无偿使用,村民尽自己的能力给他提供帮助,这都让王文君感动不已。

2016开年以来,虽然王文君的青羌博物馆还未开馆,但已有各地游客、专家、学者慕名而来,截至目前,约有1万人前来参观,并对博物馆的正式开馆报以极高的期待。对于将来,王文君和当地村民都充满了信心,相信借由青羌博物馆这个媒介,必能带动当地经济进一步发展,必能将青羌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租赁权拍卖公告

受委托,2016年10月20日10:00在眉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洪雅县分中心依法对以下标的进行公开拍卖:洪雅县“公园壹号”小区17号门市5年租赁权,建筑面积约1472.71m2,租赁用途为商业经营。起拍价:第一年租金...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