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八面山深处的精美石刻 苟王寨摩崖造像

四川日报 2015-12-07 01:21 大字

眉山洪雅县城南20公里,海拔1463米的八面山腰上,有一条总长约2000米的天然石廊,上依悬崖,前临峻谷,形势险要,“苟王寨”遗址就深藏其中,而遗址周边的800米“石廊”中,94躯造型精美、形象生动的明代摩崖造像,数百年来吸引着世人目光。

与传统的摩崖石刻不同,这些石刻造像“三教一龛”,既有关羽这样的民间忠义之神,又有达摩这样的佛教武功之神,还有孔子、老子、文昌、真武等智慧神圣。此外,石刻中还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泥水匠、杀猪匠、篾匠、瓦匠、铁匠等形象。

从遍布苟王寨岩壁的石刻题记中可以发现,苟王寨造像,源自一段抵御外侮的悲壮史实。其一曰:“西蜀不幸,连年被鞑贼所扰。时戊戌嘉熙二年(1238年),崖匠吕桂等修。”

原来,蒙古大军攻陷成都后,白千户等将领带领洪雅、夹江一带军民遁入苟王寨,依山据险保家卫民。苟王寨陷落后遭到屠城,血流成河、尸骨成山。于是,附近的乡间开始绘声绘色地流传“雨夜鬼哭”、“半夜鬼火”等传说。于是,明弘治初年(1488年)开始,便有善人居士开始在石廊中雕凿石像,抚慰英魂。到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76年间,94躯造像陆续雕凿而成。造像体现了明代石刻风格,布局严谨,造型精美,线条流畅,堪称八面山深处的艺术奇葩。

应该说,苟王寨此处造像的目的,不是宣扬宗教教义,而是缅怀慰藉因抗蒙而殉国的将士。

如今,苟王寨摩崖造像已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苟王寨对研究地方文化古史,了解县情,发展生态旅游等都有很大价值。

本报记者 袁丽霞 整理

新闻推荐

今年救了市明年咋办?

微评□来井水果滞销、“菜贱伤农”的新闻曾被报道过多次,今天我们又刊登洪雅县瓦屋山镇自新村超过10万株杜鹃不好卖的消息。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这样的事情,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怎样才能避免这种“...

洪雅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洪雅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