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节能+环保 沼气建设“开花结果” ——丹棱县建设生态文明家园系列报道⑤

眉山日报 2017-08-08 08:02 大字

丹棱积极推动农村沼气发展,乡村环境更加干净、整洁。袁山牧业沼气工程可为40家农户供气。实施沼气工程,减轻畜禽粪污污染。沼液可提高土壤肥力。用沼液灌溉农作物。外宾实地参观沼液储存池等。

本报记者 林茂春 摄外宾在农户家体验沼气使用。

本报记者 赵娜娜 文/图

昨(7)日,走进丹棱县丹棱镇兴隆村,只见道路庭院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绿树成荫。干净明亮的厨房里,村民李现军正打开沼气灶,准备做午饭。“自从用上沼气后,再不用屋前屋后堆柴禾、蜂窝煤了,家里干净舒适,做饭也方便多了。”李现军说。在该村,因为沼气使用的普及,村民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全村卫生状况焕然一新。

据介绍,在丹棱,已有70个行政村实施了沼气建设。截至目前,该县共建成户用沼气池32000余口,大中型沼气工程2处,联户沼气池和集中供气沼气工程20处,年产沼气1120万立方米。农户用上清洁能源,省钱又省力,节能又环保。沼气建设“开花结果”,成为丹棱新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效益“三赢” 沼气建设“点亮”乡村

长期以来,丹棱县大力推广猪—沼—果(菜)沼气生态模式,充分调动农民对沼气建设的积极性。尤其是近年来,该县创新思维,坚持绿色发展,将原有模式提升为“绿色养殖—沼气工程—循环农业”的生态农业模式。同时,积极推行沼气建设与改厨、改厕和改圈相结合,实现庭院净化、美化,大大提升了农户的居住环境。

为进一步推进沼气建设,响应中央、省、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丹棱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立足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综合考虑多方因素,成立了农村沼气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把沼气开发利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镇村建设规划,将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项目纳入新农村规划并统筹安排。同时,整合项目资金,加大对沼气建设的投入,足额配套工作经费。

如今,在丹棱,像兴隆村一样的新农村沼气使用率达100%。农民使用沼气,每户每年可节约开支上千元;同时,通过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提高了种养效益。沼气建设还产生了庭院变美、耕地增肥、山村添绿的连锁效益,带来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三赢”局面。

环保生态 沼气池就是“小康池”

“‘绿色养殖—沼气工程—循环农业\’的生态农业模式变废为宝,畜禽粪污经沼气工程处理后,沼气用于生活用能或者发电,沼渣、沼液经发酵稀释后用于农业生产,减少了化肥使用量,解决了畜禽粪便乱排放污染水源河流,有效地治理了农业面源污染。”丹棱县农业局农能办主任张永才说。

实践证明,以户用清洁能源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生态工程。通过沼气建设,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土地产出效益,促进了生态农业绿色发展;解决了能源问题,改善了村容村貌,促进了美丽新农村建设。也因此,在丹棱,沼气池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连心池”“小康池”。

以该县石桥乡元山村的袁山牧业沼气工程项目为例,该项目投资282万元,可处理4700头猪的粪便及冲洗废水约18.31吨,年用沼气发电1.46万千瓦时,年产有机肥456.29吨,形成养殖场畜禽粪污立体复合生态农业系统。该项目常年为当地40家农户供气,沼气发电可满足自用;同时,人畜粪便、生活污水等直接流入沼气池作为发酵原料,避免了对地下水源的污染。

丹棱镇红石村5组的2017年新村集中供气建设项目,是丹棱县今年的农村能源建设扶贫项目。项目建成后,能为周边75户农户提供沼气清洁能源。

可以说,新农村沼气建设,带动了生态庭院建设,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项目出彩 吸引外宾参观考察

丹棱县是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示范县。近年来,该县成为全省第一批沼气化县之一,为眉山市唯一。也因此,一批又一批的外宾纷纷来到丹棱参观考察。

今年6月15日,来自萨摩亚、多米尼加、斯里兰卡等10余个国家的33名外国来宾来到丹棱县,实地参观考察丹棱农村沼气技术发展情况。据悉,这些外宾是参加由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举办的“2017年发展中国家沼气技术与农村能源、环境保护培训班”的新一期学员,丹棱县是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指定对外参观学习点。

“这次参观,我们发现沼气项目在中国农村发展得特别好,倍感惊讶。”来斯里兰卡的一外宾说。

据了解,近年来,每年都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宾前往丹棱县参观考察沼气建设工作,并对此赞誉有加。  

新闻推荐

丹棱:严把“五关”确保征兵体检质量

本报讯(李佳)8月2日,2017年征兵体检工作在丹棱县人民医院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征兵体检定点医院,为确保将身体合格青年输送到部队,该院领导高度重视,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并抽调内科、外科、骨科、健康体检科...

丹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丹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