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驻村“好帮手” 致富“圆梦人” 记2016年全省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优秀农技员李培

眉山日报 2017-07-07 08:00 大字

李培(中)为王成礼讲解核桃种植技术。

本报记者 彭林 文/图

硬化的道路纵横交错,蜿蜒在山间并通向农家门前;成片的产业星罗棋布,矗立在山坡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农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是对已脱贫的丹棱县张场镇万年村如今面貌的真实写照。

“现在的日子好了,住进了新房,走上了新路,良好的产业发展保障了经济收入。”近日,万年村3组村民王成礼趁着天气晴好,对自家核桃林进行病虫害管理,他乐呵呵地说,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意,脱贫致富的梦想已经实现,良好的产业发展和贴心的技术帮扶消除了他对返贫的担忧,增加了他继续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心,“产业上有李老师的帮扶,根本不用担心什么。”

王成礼所说的“李老师”是指市农业局科教站助理农艺师、丹棱县张场镇万年村驻村工作组农技员李培。2015年9月,在脱贫攻坚的大潮中,李培来到省级贫困村万年村担任驻村农技员,工作中,他逐户走访贫困户,摸清产业基础情况,协助规划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提出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确保了贫困户按时脱贫。因为工作务实、突出,李培荣获了2016年全省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优秀农技员称号。

【帮扶故事】

深入基层解难题

脱贫致富“好帮手”

“核桃上的黑点是炭疽病,是一种真菌性的病,这个黑点就是它的菌斑,会影响果实生长,导致果实腐烂。”近日,记者见到李培时,他正在王成礼的核桃地里进行病虫害防治指导,“一旦发现就要及时清除,对其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以防止病情蔓延。”

今年53岁的王成礼以前一直种植果树,由于缺乏技术,对很多种植上的问题都束手无策,无法很好地防治病虫害让他屡遭失败,导致家庭贫困。“好在李老师来到了村里,经过他的帮扶,种植的果树开始慢慢挂果,并增加了规模,实现了效益,最终成功脱贫。”王成礼说,李老师来这里后就认真了解了群众产业发展的难题,并一一进行分析,找准症结,对症下药。

“凡是有什么种植上的难题都可以找他帮忙,他会细心、耐心地进行讲解和帮助。”王成礼说,去年家里种植的几亩核桃和茶叶收入还不错,增收8000元左右,而据观测,今年的核桃坐果量比去年多,长势也让人满意,“李老师帮我们解决很多难题,真是我们的致富‘好帮手\’。”

除了种植产业,李培在养殖业上也是群众的致富“好帮手”。万年村2组村民杨燕曾是贫困户,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靠散养羊。“一年养几头羊,收入特别少,有时病死了,真是伤透了心。”杨燕说,原来家里十分贫穷,自己也没读多少书,对发展养殖业更是一窍不通,想改变贫困生活却苦于无计可施。

“好在李老师为我家制定了具体的帮扶措施,给予了技术帮扶,帮助我增加了养羊的数量,让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杨燕说,有了技术指导,家里修起了羊圈,如今养了50多头羊,遇到难题可以找李老师帮助指导,再也不用担心和害怕缺乏养殖技术的问题了,“产业发展好了,有了经济保障,我们家也如期实现了脱贫,再也不用过穷日子了,现在的生活真幸福。”

在万年村,像王成礼、杨燕这样在种植和养殖方面缺乏技术的人还有很多,而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李培都逐一进行了了解,并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因人施法,协调补齐发展短板,带领群众一一通过产业发展实现了脱贫致富。

【帮扶举措】

为民务实添措施

真抓实干出成效

2015年9月,李培来到万年村后,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积极作为,先后协助编制了产业扶贫规划、走村入户全面帮扶、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明确了脱贫攻坚主导产业,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并及时开展技术帮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对于农业技术范围以外的帮扶需要,他也积极联系,协助解决。

“作为一个年轻人,李培敢于深入基层,不怕苦不怕累,这样的精神品质值得赞扬。”该村党支部书记任清元说,他为人亲和,做事积极认真,善于思考,尽职尽责,是一个很接地气的农技员。

为了更好地解决群众在种植和养殖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工作中,李培曾多次邀请市、县级种植、畜牧、林业行业专家,根据农事季节和村民技术需求,开展茶叶高产栽培技术、核桃病虫害防治技术、脆红李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培训,并通过现场实训,手把手传授生产、种养技术。同时,他还参编了《农业产业技术扶贫培训教材》,为全市农业产业技术扶贫培训提供科学指导,并牵头完成了2016年市社科立项研究课题《眉山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现状及对策研究》,创新制作了《强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助推农业产业技术扶贫》PPT课件,为群众真真切切提供了实在有用的技术服务。

据悉,2016年,万年村抓住核桃种植和山羊养殖两条主线,兼顾传统茶产业1500亩的改良和林下养鸡的产业发展思路,全年新发展种植核桃1300亩,使全村核桃种植面积达到6400亩,万亩核桃基地初具规模;全年发展山羊2000头、林下鸡养殖大户21家16000只。正是这些举措,筑牢了产业扶贫的根基,也让万年村成功退出了省级贫困村的行列。

“受到省上的表彰,我感到非常光荣,这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作为驻村农技人员,有责任、有义务继续履行好职责,将技术和服务用于解决基层产业发展问题,持续推进产业发展,持续助农增收。”李培说,群众的笑容就是对他最大的鼓舞,送技术、送服务没有终点,他将继续前行。

新闻推荐

深入分析统筹推进 再接再厉做好民政工作 全市民政工作半年分析会议在丹棱召开

调研组在朱莉等的陪同下了解丹棱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情况。本报讯(记者彭林文/图)7月4日至5日,眉山市2017年民政工作半年工作分析会在丹棱县召开。会议总结了全市2017年上半年民政工作开展情况,研究部...

丹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丹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