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不忘初心 放飞梦想继续前进
祝廉军正在磨刀。何正天正在察看油的成色。张盛明(左一)一家正在晾香肠,迎接新的一年。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日子里,我们送别了。过去的一年,我们或许有过迷茫、有过忐忑、有过彷徨,但我们初心不改,梦想仍在不断生根发芽。
困难也好、挑战也罢,我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我们来了。
日前,本报记者走近丹棱的普通百姓,从他们的视角,感受丹棱的喜人变化,体会别样精彩的新年。
祝廉军:继续努力工作 改变家人命运
本报记者 赵娜娜 文/图
今年岁的祝廉军是丹棱县丹棱镇群力村7组村民。平时除了务农,闲暇时,他就骑着电瓶车、提着工具框,在丹棱县城和周边,专门帮人磨刀,是一名资深的“磨刀匠”。
“我们丹棱县城%的裁缝的剪刀都是我磨的。”年1月1日,说起自己的“事业”,正在帮人磨刀的祝廉军自豪地说。
回顾:
好事多磨 笑对人生
祝廉军家种有4亩果树,其中一亩由他全权负责,每年能为他带来不少收入。同时,他还有另外一份事业,就是帮人磨刀补贴家用。祝廉军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6点准时起床,做好一家4口人的早餐就出发,不是干农活,就是去帮人磨刀。这个习惯,他已经坚持多年。“虽然每天收入不多,但能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见到丹棱不断发生的变化,心里很高兴,觉得日子有奔头。”
每逢每月双号上午9点分左右,祝廉军总会如期守候在丹棱县城唢呐广场附近的小南街,等候需要磨刀的顾客。据了解,祝廉军每天最多磨刀把,价格从2元到3元不等。他磨刀不追求速度和数量,而是认真地磨好每一把刀。因为他磨的刀用起来特别耐用、省力,很多照顾过他生意的人,都会成为他的回头客。
据了解,祝廉军的老伴已经病故多年,家里因此债台高筑。然而,他并未觉得生活亏待了自己,而是咬紧牙关,用勤劳的双手还清了欠款,并修建了新房。在帮人磨刀的过程中,他还见证了丹棱的喜人变化。
展望:
儿孙幸福 一生平安
“丹棱越来越漂亮了,新建了不少高楼大厦,城市和乡村都有各类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大雅堂博物馆有文化气息,丹心湖公园也快建好了。现在,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滋润,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因为时常走街串巷,对于丹棱城市建设及新农村建设的变化,祝廉军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每天收摊后,他总会骑上电瓶车到新建不久的大雅广场转转,享受难得的休闲时光。
“我不想找老伴了,只希望儿孙能够幸福快乐、一生平安。”祝廉军说,年,他会继续努力磨刀、努力工作,等挣到了足够的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补贴帮助儿子、儿媳在城里买套新房,送孙子到城里上学,改变家人未来的命运。
何正天:扩大经营规模 加工更多食用油
本报记者 赵娜娜 文/图
今年岁的何正天家住丹棱县城端淑大道,祖籍遂宁市,父亲因为经商扎根在了丹棱。因为出生于丹棱,在何正天心中,他俨然已成为地地道道的丹棱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在丹棱县高度重视返乡大学生创业的背景下,何正天有不少同学选择回到了丹棱创业,做电商卖水果,而他选择了做一名“榨油匠”。
回顾:
敢闯敢拼 诚信经营
在家人的支持下,年初,当别的同学在单位实习时,作为一名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何正天选择带着女友刘娟回到丹棱,开起榨油作坊创业。刚开始,由于不懂技术,他可没少吃苦头。“不知炒糊了多少油菜籽,出油量不高等困难摆在了眼前。”谈及创业初的挫折,何正天很无奈。
初生牛犊不怕虎。不懂技术的何正天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不断向懂技术的老前辈学习技术知识,在网上求教,到外地学习,先后前往遂宁市、东坡区等地,向经验丰富的榨油师傅请教。同时,何正天还加入了好几个榨油技术交流群。通过互联网,他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榨油匠”。
刚成立榨油作坊时,为了节约成本,很多事情都需要何正天亲力亲为完成。年榨油旺季期间,每天天还没亮,何正天便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凌晨四五点钟起床更成了他的家常便饭。榨油期间,因为工作忙碌,何正天的衣服每天都被汗水浸透。
功夫不负有心人。何正天的心血没有白费,他进步飞速,不到半年时间,就自学会了花生油、亚麻油的加工。女友的父母也加入了他的创业队伍中,大力支持他的事业。由于敢想敢拼,何正天在创业半年后又成功开了另一家榨油作坊。他的业务开始多元化,平时,除了帮人榨油加工,他还负责卖油。在大胆尝试和创新下,何正天还成功榨出了花生油、芝麻油、花椒油等特色油种。“小伙子不错,舍得干,还敢于创新,连我们老师傅不敢做的事,他都敢做,而且还完成得相当出色。”丹棱本地的一名资深榨油师傅由衷地夸奖道。
关于创业,何正天师从父辈,一直坚持诚信二字。他深知发霉油菜籽容易产生黄曲霉素,会使人致癌,所以,他特别注重原材料的购买,坚决抵制发霉油菜籽,立志做个和父亲一样的良心商人。
展望:
学以致用 打响品牌
“现在,我有个心愿,能够利用丹棱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在不久的将来,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帮助更多的人加工油菜籽、花生、芝麻,让更多的人吃上绿色、生态、放心的食用油。同时,希望能够结合自己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通过电商,尽最大努力将丹棱原汁原味的农产品推广出去,打响丹棱本土的特色农产品品牌。”谈到未来,何正天充满了信心。
张盛明:脱贫更要致富 日子越来越好
本报记者 林茂春 文/图
年月日,丹棱县石桥乡黄山村9组,一大清早,张盛明家中便升起了袅袅炊烟。熏腊肉、晾香肠……一家人喜笑颜开,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做准备。“今年要过个兴旺年,希望来年的日子越过越好。”张盛明一边来回穿梭忙碌着,一边说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回顾:
干群合力精准帮扶
贫困户成功“摘帽”
今年岁的张盛明原本是市级贫困村黄山村的一名贫困户。一家3口生活在黄山村最偏远的山坳里。父亲张成昌和母亲严春香身体都不好,一个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一个患有冠心病,常年吃药且不能从事重体力活。一家人的生活靠平时务农及张盛明外出务工所得勉强维持,日子过得十分拮据。年初,严春香因为冠心病住了半个月院,花费了余元。政府部门了解情况后,按规定为其报销了所有的医药费,让张盛明一家觉得十分温暖。“政府部门帮我们办了医疗保险,住院吃药都花不了什么钱。”张盛明说,现在老两口的病情都有了很大好转。
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常年在外务工的张盛明选择回到家乡发展产业。在村委会和县级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张盛明发展了2亩柑橘,品改了2.5亩爱媛,还种植了1.5亩的枇杷、柚子、脆红李等。送化肥、送技术,张盛明种植的果树长势见好,脆红李、柚子等水果全部都卖了出去。“销售不成问题,过几年果树全部达产之后收入会更高。”张盛明说。
除了大力发展种植业之外,张盛明还发展了养殖业。年2月,张盛明将院坝边堆放农具等物品的闲置房改造一番,养起了猪。“出栏生猪多头,纯收入有元。”张盛明说,这还要多亏村干部给他出点子,还教他用猪粪灌溉,种养结合发展产业,“节约成本不说,还生态卫生”。
年月,张盛明在县级专项项目资金的支持下,维修加固了住房,硬化了院坝。已经住了十余年的土砖房粉刷一新。“今年就要在‘新房\’里过年了。”张盛明笑逐颜开地说。年,张盛明一家纯收入达元,成功脱贫。
展望:
信心十足主观能动
脱贫更要致富
“年只是起步,相信年会越来越好。”张盛明说,这几天他正忙着翻土,打算开春之后种上生姜,到时候又会有一笔收入。“还要把果树枝桠修剪一下,期望明年有个好收成。”谈及年的规划,张盛明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憧憬,“脱贫不是目标,致富才是关键。”
要致富,先修路。年,张盛明最希望实现的愿望是硬化家门口的土路。张家门口有一条土路还未硬化,下雨天和水果丰收季节运输水果不是很方便。“随着产业规模越来越大,这条土路肯定满足不了需求。”张盛明说,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帮助修好这条“致富路”。
再发展两亩脆红李;继续学习技术,提升水果品质;继续养好猪,种养结合发展产业……年,张盛明有很多美好的规划和愿望。而他的父母最迫切的愿望是张盛明能早日找到人生伴侣。
张盛明今年岁,至今未婚,这是他的父母心中的一个心结。“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就想给儿子找个能一起奋斗的伴。”严春香说。
新闻推荐
发放防火宣传资料。本报讯(记者彭林文/图)近日,丹棱县林业局在张场镇开展以“森林防火”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让每一个人参与其中,热爱自然、保护森林,防止火灾的发生。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以设立咨询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