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老峨山上的扶贫攻坚战

四川经济日报 2016-12-02 00:00 大字

□ 邱文清任珂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常坚

位于眉山市丹棱县的老峨山是峨眉山的姊妹山。海拔米,面积.8平方公里。一峰独峙,雄踞西南。老峨山片区因地处偏远,自然地理条件艰苦,过去曾被称为丹棱的“小西藏”。年底是丹棱县决战脱贫攻坚提前两年基本完成的关键节点,老峨山片区的万年、三合、岐山、廖店作为眉山市唯一分布的4个省定贫困村则是全市脱贫攻坚的关键。记者日前深入张场镇老峨山片区,亲身感受老峨山片区脱贫攻坚决战。

“老峨山力量”: 敢于担当为大局

记者来到岐山村村委会,大学生村支书王定超、村主任王正海和畜牧局下派的第一书记蒋天勇仍在二楼会议室商量工作。蒋天勇说,贫困户异地搬迁、村集体经济示范园、党群活动中心都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同一天,县交通局局长邓棱一大早也前往他联系的万年村查看异地搬迁进度。“搅拌站的三相电必须接进来,桥墩混凝土浇筑绝对不能出问题。”临近中午,在安溪河中桥建设现场,邓棱向镇村干部、施工方交代。据介绍,邓棱只要有空,基本上都在跑万年村,一年估计一半以上时间都在万年。

廖店村村办公室旁,可安置户异地搬迁贫困户的集中安置点正在浇筑混凝土地基。丹棱县电信公司的女老总吴淑霞也在现场率施工人员为廖店村改架光纤进行测量。吴淑霞介绍,省、市电信公司重点支持贫困村互联网进村到户,仅老峨山4个省定贫困村就将直接投入万元。

在三合村异地搬迁第二安置点,记者看到,几台挖机和车辆仍在紧张施工。黄翔左眼前几天刚刚做过手术,没来得及休养,每天都泡在了村里。三合村余户贫困群众将在这里集中安置,“必须要保证他们过年前搬进新房子、住上好房子。”

三合村是干旱缺水的山区村,这个水务局来的第一书记大做“水文章”,除争取协调小农水项目整治山坪塘8口,建成口蓄水池,硬化4公里引水沟渠、解决生产用水难题外,投资万元的安全饮水工程已经开工,月底前,全村多名群众将喝上干净卫生的放心水。

老峨山片区县、镇、村各级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一级带着一级干的“好样子”,诠释着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必须打赢”的坚定决心和责任担当,也证明着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正在成为有效激发老峨山脱贫攻坚的“关键力量”。

“老峨山精神”:敢下深水真实干

十三年前,丹棱县委组织部干部顾建峰在廖店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十五天,拍摄出一部没有一句解说词但却感人至深的纪录片《山路弯弯》。十三年后,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会和廖店村干部群众一起脱贫攻坚。

“以前是旁观者,记录的是廖店村群众走出大山的努力;现在是参与者,和廖店村群众一起建设迈上小康的幸福大道。”已是张场镇党委书记的顾建峰半是感慨、半是自豪。

同样感慨的还有岁的黄金峡村的老书记王国超。今年年初,从村支书岗位卸任的王国超退而不休,从山下的黄金峡来到山上的廖店村驻点,负责安溪河桥的施工协调和安全质量监督。德高望重的老书记每天要骑车从山下上来,山道泥泞路滑,摔过很多次。在安溪河桥施工现场,穿着胶鞋的王国超,挽起裤脚指着膝盖上的伤说:“这个膝盖上的疤都还没好。”

“廖店村的老百姓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岁的村民郑清虎说,十几年前廖店村的老刘书记,带着我们苦干,打通了廖店村出山路。现在,黄金峡村的老王书记又在帮我们修脱贫奔康的大道,老百姓没有理由不支持。

“涉及多亩的占地拆迁,廖店村群众只用两个中午就完成。”廖店村支部书记蒋光会介绍。

在岐山村二组,陈明全摘下成熟的猕猴桃,使劲往村第一书记蒋天勇手里塞。“蒋书记几天前才联系帮我们卖了多元的林下鸡,今年跟着合作社,两亩挂果的猕猴桃也卖出了8元一斤的好价钱,现金收入超过万元,政府在真帮,群众也要真干,我们不能拖后腿 。”

岐山村今年多亩猕猴桃挂果,蒋天勇联系眉山电商“骄傲的小鸟”,两天就销售完全部水果,后来继续接到商家订单,但已无货。

脱贫攻坚,上级政策是“牵引力”,外部帮扶是“推动力”,脱贫志向则是最不可或缺的“内生动力”。老峨山干部群众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真抓实干写就了脱贫攻坚的“老峨山精神”。

“老峨山模式”:敢为人先闯新路

老峨山片区,一条全长公里,连接万年、三合、岐山、廖店四个省定贫困村、五个市级贫困村的旅游环线正在紧张施工。年底就将竣工的这条环线将成为老峨山产业脱贫的黄金通道。

老峨山上的扶贫攻坚战

廖店村6组曾丽群一家居住在距组道一里多外的山上,交通不便加上母亲长期患病,一家人生产生活困难。脱贫攻坚打响,曾丽群一家干劲也鼓了起来,栽起多根脆红李,养起多只林下鸡和多只山羊,年底一家人还将搬进政府帮助建好的新房子。

敢为人先、敢闯新路,老峨山上,适合当地持续脱贫的“好方子”也在开始探路。

万年村,总岗山养羊专业合作社专门辟出的代养区内,户缺少劳力和技术的贫困户委托给合作社代养的只山羊长势正好。从今年年底开始的连续三年,合作社将向户贫困户每户给予代养保底分红元,万年村两委每年还能获得元集体经济收入。

为让部分“有想法没办法”、“有动力没能力”的贫困群众能“持续脱贫”,万年村村两委将上级政策支持的部分帮扶资金,量化委托给当地合作社代为经营使用,合作社则将使用扶贫项目的资金利息通过分红直接补助给贫困户和村集体。产业发展、能人致富,集体经济、贫困群众持续受益的“多赢”是“万年村模式”最大特点。

贫困户谢玉芬因为没有技术和劳动力,就将畜牧部门支持的只山羊委托合作社代养,每年不仅能分到块钱,自己每天在合作社帮助割草喂羊的务工收入可以达到多元钱。“今年脱贫应该没有问题。”

而在流转廖店村多亩土地种植脆红李的黑滩子家庭农场,张场镇则将落实到该村的万农业产业扶贫项目资金量化,作为村集体和贫困户户贫困户股权,委托农场使用,农场连续三年按每亩元向贫困户补助脆红李种植资金,明年开始每年分红给村集体元经济收入,元用于村集体基础设施维护。

“集体经济收入的壮大,等于又多了一笔‘脱贫基金\’,村上基础设施建设、慰问困难群众等公共服务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望着上级‘输血\’,现在也能自己‘造血\’。”三合村第一书记黄翔说。

由柯美特建材公司、豪月食品公司、眉山发展企业等共同投入万元援建的岐山集体经济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已初具规模,建成后将由当地合作社、种植能手承包经营。“既是岐山村老百姓的示范种植实践基地,也是村集体经济稳定收入“蓄水池”。”第一书记蒋天勇对示范园的前景充满信心。

“输血”一阵子,“造血”一辈子。解决贫困群众脱贫问题,需要跳出扶贫抓扶贫。老峨山干部群众勇于机制创新,不仅找对了适合当地持续脱贫的“好方子”,也探索出了脱贫攻坚“老峨山新模式”。

新闻推荐

走访送温暖团结一家亲

慰问少数民族贫困户。本报讯(记者赵娜娜文/图)1月至日,丹棱县统战部、民宗局慰问组一行深入该县7个乡镇开展节前少数民族贫困户送温暖活动。慰问组一行与少数民族贫困户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