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门七杰耀丹棱(下)

眉山日报 2016-10-23 00:00 大字

李埴作品集。李埴画像。龙鹄山风景。刻有“巽崖书屋”四字的一块台基

“巽崖书屋”厚泽丹棱

通过上一期的介绍,得知李焘之所以能写出《续资治通鉴长编》,其中很大程度上,是这得益于当时眉州有着浓厚学风的大环境,以及李焘深厚的家学渊源。而在本期,记者不得不为读者介绍,李焘一家(即“丹棱七李”)对丹棱,乃至眉山学风的影响。

“丹棱七李”除了在为官上有成就外,多在学术上亦有成绩,此番景象令人称奇。其实,纵观“丹棱七李”一家的成长环境,就能明白此番景象并不是偶然!据史料记载,宋绍兴八年,23岁的李焘榜中进士,朝廷任命为成都府华阳县主簿,他志在研究历史,淡于功名利禄,曾在龙鹄山创建“巽崖书屋”,边读书,边讲学,为家乡育人才。他在书屋中订立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都成为宋代教书育人典范。书屋的创立,也为李焘编撰反映北宋168年历史的巨著《续资治通鉴长编》奠定了基础,而这也在无形中影响了他儿子们的成长。

令人感动的是,“巽崖书屋”的影响力并不止于当时,而是经过历代丹棱人的努力,越办越红火,到清代更名为“巽崖书院”,列为蜀中三大书院之一,文学家彭端淑和诗人瞿敬笏主讲23载,端淑有诗云:“文简善著书,筑室巽崖下;精心四十年,遗编等斑马;赤壁垂琳琅,谁为后来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丹棱人。

为了感受“丹棱七李”的成长环境以及一览“巽崖书屋”的风采,10月19日,记者在丹棱文化名人万玉忠的带领下来到丹棱县龙鹄山。万玉忠的介绍,由于时间的摧残,曾经显赫一时的“巽崖书院”已经不在,只剩下龙鹄山半山腰的一块巨大岩石上,还镌刻有“巽崖书屋”四个大字。沿着龙鹄山山上用青石板路铺成的古道,径直来到龙鹄山的半山腰,“巽崖书屋”四个大字跃入眼帘,让人不由得想起古人们在此发奋苦读的身影。

再往右平行数百米,万玉忠告诉记者,这里就是著名的三相祠遗址。据说,清代咸丰年间丹棱县令张熙照曾捐俸金在龙鹄山山腰也就是巽崖书屋附近修建“三相祠”,民国11年,丹棱知县杨成成还上闻川军总司令兼省长刘成勋拨巨款扩建完善。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由长官率士绅前来祭祀,聊表“长编细读心弥仰,幸得春祠拜哲人”的敬仰之情。可以说,“雁湖三相”李焘父子,让丹棱人自豪了上千年,如今,祠堂建筑尚有巽崖书屋巨型石碑遗迹和三相祠石柱表坊、石柱础、石栏杆等。

【注:参考文献:《眉山市人物志》《丹棱地方文史杂记》 图片除署名外皆为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农发行丹棱县支行 放贷1.6亿支持水利工程综合治理

本报讯(孙迅)农发行丹棱县支行举全行之力,团结一心,内外联动,上下协作,采取“5+2”、“白+黑”连续作战方式,克服县小、财政收入排名靠后、项目较少、支行人员短缺等困难,全力推进农发行眉山市分行全辖范...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