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唢呐匠陈大礼: 让金色旋律响彻四方 本报记者 张玉 文/图

眉山日报 2016-10-16 00:00 大字

唢呐匠陈大礼。陈大礼耐心地为唢呐爱好者传授技艺。陈大礼创作唢呐曲谱。

【人物简介】

姓名:陈大礼

年龄:70岁

来自:丹棱县

职业:唢呐匠

【核心提示】

他当了近30年的唢呐匠。一路上,他见证了唢呐这门技艺的繁荣兴衰。

他叫陈大礼,来自丹棱。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他自学吹唢呐,组建民间乐队,四处演奏,传承唢呐技艺。

他创造性地为唢呐编制简谱,改良传统技艺。后来,他创新性地将传统曲牌吹奏与现代流行音乐演奏融为一体,赢得了大众喜爱。

本期,让我们走近唢呐匠陈大礼的生活,探究他与唢呐这门技艺的故事。

与唢呐结缘

他组建小有名气的演奏团

“唢呐的声音原来这么好听,真是太美妙了!”10月7日下午2点,记者来到丹棱县双桥镇金藏村2组,田间小路弯弯曲曲,可远远就听到欢快的唢呐声。声音是从“唢呐大师”陈大礼的家中飘扬出来的。

在陈大礼家,不少人慕名前来学习唢呐。可想起当初,陈大礼颇多感慨。

陈大礼读完初一就中断了学业,为了谋生学了木工。当时的农村,若有人家要结婚,就会把木匠请到家里来做家具,结婚当天,这些人家会请一支唢呐队来演奏。每当听到爽朗的唢呐声,陈大礼就特别高兴,音乐种子不断生根发芽。

1978年,陈大礼决心学习唢呐。令他感动的是,那些技艺高超的唢呐匠都愿意毫无保留地传授。最初两年,陈大礼白天做木活,清晨和晚上练习吹唢呐,经过慢慢摸索,他的“吹功”逐渐提高。

1980年,陈大礼与几位喜爱音乐的木工徒弟组建了一支四个人的唢呐民乐队,奔走于各村社,用唢呐、笛子、二胡、“铛铛”、“钗子”(均为民间的打击乐器)为乡亲们的红白喜事作伴奏,日子不久就成了当地有名的演奏团队。

“正月灯会、温江风筝节、成都芙蓉艺术节、四川省第三届青少年运动会……”谈起自己曾参加过的演出,陈大礼如数家珍。

1987年,唢呐艺人组成唢呐艺术表演团体参加乐山首届国际大佛节、国际龙舟节、中国文化节四川开幕式表演,获得外国友人高度赞扬和好评,被誉为“从丰收田野上吹来的金色旋律”。

用创新注入活力

引中外宾客称奇

那时的唢呐没有简谱,唢呐艺术传承全靠口传心授,就靠“郎”、“当”、“多”、“里”等简单汉字组成的“郎当调”来哼唱曲调,传承起来非常困难。对此,陈大礼给自己定了一项艰巨的任务,要把原始的“郎当调”转化为简谱,让更多人能吹奏。

一开始,陈大礼从唢呐老艺人简单的哼唱中,悟出与之相对应的简谱音符,将听到的音符记录整理,一首首传统的“郎当调”唢呐曲调变为了可被更多人吹奏的简谱曲调,《望娘调》、《半边红》等简谱唢呐曲的诞生,成为陈大礼对唢呐艺术最初期的贡献。

上世纪80年代末,《南泥湾》、《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旋律优美的歌曲传遍大江南北,乡亲们希望在娶妻嫁女的大喜日子里也能听到这些新歌好歌,然而,土制唢呐的“五色音”无能为力。对此,陈大礼陷入沉思,经过反复摸索推敲,陈大礼发现将传统唢呐进行改良,才能突破“五色音”的局限,吹出更广的曲子。

土制唢呐为了能吹出吹高、中、低音,分别有“一杆”“二杆”“三杆”。通过测量传统的一、二、三杆唢呐从喇叭到音孔,以及音孔之间的距离,陈大礼找到了将音调升高或降低的特定比例关系。他从山上找来合适的硬木,熟练地操作起各种木工用具,制作出低八度和重低音的唢呐来。

2000年,由陈大礼制作的长2尺2寸2分的低音唢呐在文艺汇演上首次亮相,这支唢呐比起传统的9寸唢呐,足足低了八度音。2006年,在成都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博会上,陈大礼制作的4尺2寸长重低音唢呐由两名唢呐吹奏者共同抬举着合力演奏,在场的中外宾客无不啧啧称奇,叹为观止。

将传统与现代音乐融合

技艺传承后继有人

不断创新,源自陈大礼对唢呐的喜爱。

上世纪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西洋乐器进入丹棱县,村民办红白事的时候,更喜欢西洋乐队、电声乐队,唢呐班开始式微。陈大礼第一次看到铜管乐时,被震住了:乐器上有着金灿灿的光芒,演奏者穿上礼服,神采奕奕,整个乐队很有气势。

面对西洋乐器的冲击,如同电影《百鸟朝凤》里的主人翁一样,陈大礼心力交瘁。但他却选择在演奏形式上不断翻新,把传统曲牌吹奏与现代的流行音乐演奏融为一体,深受群众喜爱。

前来向陈大礼讨教唢呐技艺的音乐爱好者越来越多,他都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陈大礼还到丹棱、彭山、德阳、名山等地的中小学去授课传授唢呐技艺,他的徒弟数以千计。

如今,他已是桃李满天下。陈大礼的妻子告诉记者,有人还给他封上唢呐“师爷”的称号,而他的3个孩子也是从小吹着唢呐长大的,如今他们也大多在从事与唢呐相关的工作。陈大礼坚信唢呐技艺今后定会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新闻推荐

韩树明 记录丹棱被遗忘的历史

韩树明和郭文元一起学习,共同进步。韩树明给年轻人介绍大雅文化。韩树明。本报记者张玉文/图核心提示用韩树明的话来说,1966年丹棱中学高中毕业的他,只是一个庶民百姓。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百姓,几十...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