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灿烂的时代 读《联大教授》 唐宝民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在那样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培养出了那么多的佼佼者: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李政道;逻辑学家王浩;台湾自由主义思想家殷海光;以及作家汪曾祺、诗人穆旦、科学家朱光亚、邓稼先、黄昆等等,在中国的两院院士中,就有175人是西南联大培养出来的,真可谓是群星灿烂。联大之所以如此辉煌,固然有多种原因,但教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教授是联大的灵魂。《联大教授》(新星出版社出版)一书,就是对联大教授的群像描写,通过书写这些知识分子的风采,彰显出了联大艰苦卓绝的精神风貌,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资料。
这本书的作者,都是曾与联大息息相关的亲历者,如冯友兰、吴大猷、杨振宁、汪曾祺等人,有的是学生回忆教师,有的是老师讲述学生,有的是教授忆念教授。从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我们还原了那一代学人的风采。因为都是亲历者,所以所言极为真实可信,颇具史料价值。透过他们鲜活的记忆,使我们能够重新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感知他们的风骨及情怀。这些饱含深情的文字,是联大师生的倾情之作,或描摹同事之神气,或状写师长之风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灿烂的星群,刻画出联大教授的真实形象,读来别有风味。
这本书中,有很多动人的细节描写,读来非常令人感动,也只有亲历者,才能还原这些细节,并透过这些细节反映人物的精神风貌及时代背景。比如,郑天挺的回忆中,谈及了梅贻琦校长的一个细节,有一回,梅贻琦校长和郑天挺、罗常培一同去叙永分校及李庄,“途中罗有一次大发雷霆,虽然不是大事,但若处理不好,彼此发生隔阂,不但影响友谊,也会波及一些方面的关系。梅先生等罗火性发过,慢条斯理地说:‘我倒想过跟你一起(发火),但那也无济于事啊。’语词神情与诚恳的态度,使得罗气全消了。”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什么西南联大八年中,三所学校合作得那么好,没发生什么矛盾,这和当家人(梅贻琦校长是联大实际主持者)为人处事的技巧有很大关系。再如,关于西南联大生活的艰苦,是人所共知的,但苦到什么程度呢?任之恭先生在回忆中讲到的一件事非常生动:“中午就在工学院的望苍楼教工食堂吃饭,伙食是很粗糙的。记得有一次,一位教师在粗米饭里咬到一块小石头,不幸崩掉了一颗牙齿,真是冤枉。”
提及西南联大,胡适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这段光荣的历史,不但是联大值得纪念,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值得纪念。”而西南联大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和教授们的素质分不开的。范仲淹曾用“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来赞扬严子陵,而西南联大的这些教授们,也同样配得上这句赞美。他们是联大精神的体现者,什么是联大精神?就是“不党不官、人格独立、敢于批判的铮铮风骨;弦歌不绝、为人师表、一身正气的泱泱风范;沉潜专注、甘于奉献、光风霁月的谦谦风度。”教授们的风范,是联大的精神基石,正是这种精神,让西南联大在苦难的国土上开出了一朵芬芳的花,香飘万里、流芳百世。西南联大在消失半个多世纪以后,提起来依然让人充满敬意,之所以如此,离不开联大教授这个群体的特殊贡献,因此,《联大教授》这本书,为我们研究和分析西南联大的传统,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个案,是所有对西南联大感兴趣的人都应该读一读的。
新闻推荐
在建的叙镇路一期工程◎川江都市报记者曾刚摄影报道本报讯10月26日,记者从叙永县交通运输局获悉,在建的泸州首条红色旅游公...
叙永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叙永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