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本土摄影家王伟新书《我的乡愁》昨日首发 手绘+照片 诉不尽“老泸州人”的乡愁
天池古镇
泸州杨森公馆旧貌
倒桶子喽
泸州库房街小学
泸州南门口旧貌
市民翻看《我的乡愁》一书
《我的乡愁》首发会
王伟专心绘画
◎ 川江都市报记者 彭方均 摄影报道
(部分图片由王伟提供)
本报讯 昨日下午,泸州本土摄影家王伟新书《我的乡愁》首发会在泸州市新华文轩书店举行。该书为文献型欣赏画册,分为上下两集,上集“以绘画追忆泸州,让那些已经消逝的老街风貌梦回眼底”,下集“以镜头定格泸州,让那些正在消逝的人文影像成为永恒”。
参加首发会的市民黄女士指着《我的乡愁》中的一幅手绘作品告诉儿子:“以前你祖祖的家就在这里。”几个来自泸州市兆和学校的学生也在翻看新书,看能否找到自己学校曾经的样子。
说起王伟,很多泸州人都不陌生。年少时王伟曾在合江当过知青,后入伍成为一名战士,退伍后回到泸州,因绘画和摄影而小有名气。曾获泸州市拔尖人才奖、四川巴蜀文艺奖、四川省艺术摄影展金奖等多个奖项。
王伟告诉记者,《我的乡愁》一书中的百余幅手绘作品,是自己花了3年多时间,根据记忆以及父辈、知情人、老照片等绘制而成;摄影作品则是从自己30多年来拍摄的泸州古街、古村落和非遗照片中精选出的133组。
王伟的女儿王雯在为《我的乡愁》一书作序时写到:“《我的乡愁》其实原本只是老爸自己的圆梦之旅,因为爱他的家乡,所以一直坚持不懈地记录着他的家乡,也希望更多人对这个家乡了解更多、热爱更多,但现在我却觉得这不再只是他一个人的旅行。”
一座城市,一种情怀,安放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有人忘却了,有人记在心里。《我的乡愁》一书让多年前的老泸州再次展现在人们眼前,唤起时代记忆,也诉说着泸州城的一次次腾飞。
1品背后故事
泸州城有故事父亲曾鼓励他好生画
王伟是土生土长的泸州人,从小在长江边长大。熟悉王伟的人都知道,他在做摄影师之前,其实在儿童画领域已经全国有名,曾出版过多本少儿美术专著。多年以后重拾画笔,是因为王伟发现,老泸州很多景象已经不存在了,摄影无法还原,用画笔来勾勒是最合适不过的。
南门曾是泸州城唯一的陆上通道,位于今国窖大桥下十字路口。王伟介绍,曾经的王家老屋在新马路顺城街百果院,父亲的童年时光就是在南门附近度过的。
在王伟手绘《泸州南门口旧貌》《泸州南门口下五桂桥》《泸州营沟头忆旧图》《泸州我父辈老屋》等作品时,父亲给他讲述了不少关于南门的记忆。《泸州南门口旧貌》中,城门上那几个自带桌椅去读私塾的孩童,描绘的就是王伟父亲曾经的童年时光。
2020年,王伟父亲病危。临终前,父亲听说王伟还在坚持手绘泸州,便为他提供了很多泸州老街形象记忆,并鼓励他说:“好生画!我和你妈结婚有你们后,在泸州城区住过好多街巷,这些你都应该记得,把它们都画下来,真的有故事哦……”
2
枪响雀落朴素父爱让人泪流满面
王伟的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因为母亲工作调动的原因,搬家在他们家是常事。天子殿、澄溪口、库房街、皂角巷等地方他都住过,而这些地方也深深地刻在了王伟的记忆里。
王伟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泸州库房街小学》是王伟根据父亲讲述自己3岁生日的故事而画的,作品中的库房街小学也是根据父亲的记忆而画。
王伟说,那年因为母亲在库房街小学教书,全家人住在学校里。当时正逢饥荒,家徒四壁,即便是孩子过生日,父母也没法准备一顿像样的饭菜,更别说什么礼物了。王伟和父亲在院里坐着,王伟突然发现黄桷树上有一只麻雀。这块“立在树上的肉”不仅让王伟眼睛发亮,也让父亲心生一计。“等着,你今天生日,我把它打下来给你蒸来吃。”王伟父亲取来家中的老式气枪,枪响雀落,父亲将其收拾干净,抹上酱油蒸好后给王伟打了一次牙祭。
“一只麻雀能有好多肉嘛,我一个人几下就吃完了。”说起这个故事,王伟有些哽咽,他说,在画《泸州库房街小学》这幅画时,他带着满满的感恩之情。遗憾的是,如今《我的乡愁》一书顺利出版,但父亲却没有看到。
3
一幅又一幅手绘勾起更多泸州人的记忆
王伟的女儿王雯回忆,2020年大年初一,她和母亲一早起床就发现父亲不在家,后来才知道他去了工作室,专心画他的“乡愁”。
2020年因为疫情,王伟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绘画上,常常用几天时间画一幅,然后发到自己的公众号上,一来是向关注此事的朋友们做个“报告”,二来也是让大家看看像不像,再根据他们的记忆对作品进行修改。
《泸州杨森公馆旧貌》发在公众号后,王伟接到了一位读者的问询。“他说,王老师你光画杨森公馆,怎么没画西门老街上的杨森军部旧址呢,他就是在那个院子长大的。我当时并不知道还有一个杨森军部旧址,我依稀记得那里是有个院子。”王伟说,这个消息让他非常高兴,他赶紧让这位读者画一个院子里的平面结构图,通过这位读者的回忆,王伟也慢慢想起了一些,两个人的记忆加起来,慢慢地才有了《泸州杨森军部旧址》这幅手绘。
听说王伟在画《泸州杨森军部旧址》,一位微信好友又给王伟提供了一张珍贵的老照片。那是一张三道拐教堂外国牧师拍的杨森军部的远景照片,两相对照,相似度非常高。
王伟说,他发现在完成《泸州乡愁》手绘作品的这几年中,因为他的作品勾起了更多人对泸州的回忆,也让他结识了不少热爱家乡的泸州人。
4
浓浓生活气息诉说城市进步和发展
王伟介绍,《我的乡愁》中的手绘作品呈现的老泸州时间跨度大,有100多年前的泸州面貌,也有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近景,但主要展现的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泸州江阳半岛主城区面貌。系列大概分为六个类别:标志建筑、历史古迹、工业文化遗迹、学校机关单位、老街住宅、城市交通。
“为了真实记录每一个泸州的‘名建筑’,画得精准一些,除了凭借自己的记忆还原,还会专门到相关部门查资料、寻找建筑老照片,有时为了一幅画,可能要和一些知情人聊半天,就是为了更好地展现原貌。”在这些作品中,王伟采用了众多的视角表现,甚至开启了航拍的视野,内容填充丰富,把泸州的老旧建筑和优美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
其中,《泸州三星街“官茅司”》《倒桶子喽》这两幅作品让人印象深刻。“当时居民家中没有厕所,都是用木桶、尿罐。每天清晨,清管所的工人就会拉着粪车出来收,一边拉车一边喊‘倒桶子喽’,大家听见就赶紧出来倒,错过了就只能在家放一天了。而三星街的‘官茅司’是最出名的,大家终于可以有厕所上了。”王伟说,当时他很犹豫要不要画这两幅,毕竟有些不雅,但想到这是泸州人曾经生活的真实体现,只有知道当初的条件有多差,才能知道现在的条件有多好。
5
四赴天池古镇庆幸留下它最后的样子
在《我的乡愁》一书中,王伟选择了不少古镇的照片入册,其中《天池古镇》这组是他最为钟爱,也最觉痛惜的。王伟说,他曾三次到天池古镇采访创作,并在它拆除前一天故地重游,也算是与他喜爱的天池老街告别。
天池曾是叙永县的一个古镇,建镇于1910年。因水而兴,因秀而美,河运的发达以及小镇的美丽,曾将古镇天池的繁华推向了极致:云贵川的盐、布匹、食粮、山货、骡马、矿产等都在这里交汇贸易,船只来往频繁,好生热闹。
据说,明代状元杨慎和清代永宁知县祝万年曾为渡口连着古镇的那棵黄桷树分别写下《天池夜宿对榻韩炅庵》以及《天池舟次》等诗篇,寄语古镇的山水人情,感叹这里的历史意蕴。
在《天池古镇》这组照片中,虽然人声鼎沸、热闹繁华的场景早已消逝,但残存的马蹄车辙印痕仍依稀可辨,米市街、盐仓、货运码头、客运码头等曾经的记忆都留在了照片中。
《天池古镇》在《我的乡愁》中被归到泸州古街中,此外,白沙、车辋、罗汉、南滩等古街也被收纳到其中。
看《我的乡愁》· 说我的乡愁
王雯:越过再熟悉不过的“乡愁”封面,我仿佛进入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江城”“水井沟”“大什字”……一个个熟悉的地名扑面而来,让远在北京的我有一种能立马出门来上几串“点点香”的冲动。
陈孟华:刻画入微,能勾起泸州人的乡愁。其中一幅《泸州营沟头三星街坡》便把我带回了几十年前。图右下方台阶下的三岔路口向左便是下营沟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家之所在,下营沟向前有一座桥,桥畔便是老窖酒厂,再向前可通澄溪口我的母校泸州二中。路口向右沿城墙根则是上营沟可通广云路到我的另一母校广云路小学。台阶上面便是三星街,三星街往左不远的街对过就是消防队,再向前沿坡道经过白招牌可到广场。台阶右侧有一标志性的官茅厕,向前不远便是南门口,再向前经过新马路的一段可下耳城到长江边。从下营沟到江边,这一段路是我少年时走得最多的一段路,因为大约从10岁起,少年的我便承担起家里挑水的任务,每天两三担,每担30多斤,常年不歇,特别是冬天,赤脚挑着水桶走向离岸一丈多远的冰凉刺骨的跳板终端打水,那种滋味是今天的孩子们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来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江冰水向东流,如今,这一切都只能在画面和记忆里搜寻,往事如梦,往事如烟。感谢王伟老师,让我再一次回到从前。
刘乐兴:在我八二、八三年读二中的那个年代,天池老街是多么的热闹繁华。随着开放的脚步,高楼的崛起,在不知不觉间,老街逐渐冷落。2018年,天池老街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我们的记忆,想想有点惋惜。
围棋李:虽然我是商场四街的,但是喜欢“三牌坊”这张。 因为有“泸州京剧团”哦。 想起常在剧场,进进出出,犹如昨日,这是泸州城最闹热地方!
兰幼平:画中所有场景有些已经模糊,可所有的街名却是那么熟悉又亲切,我就出生在中营沟,即现在的老窖酒厂里,喝着龙井里的水长大。三星街最有特色的是那城墙,小时候和小朋友们捉迷藏,常在城墙上爬,谢谢作者王伟,你作此画,是对泸州的贡献,泸州人民一定会喜欢并记住你。
地之迹:回忆满满!我的家在铜店街,读铜店街幼儿园。我姨婆家在宽厚街,我们最喜欢晚上到老百货公司玩,直到打烊铃声响起才肯依依不舍的回家。期盼你能再现更多我们熟悉的泸州街景。
一路走来:我是70后,从小生活在江阳半岛。这些图中好多地方都有我满满的回忆。大什字的岗亭是我儿时的乐土,记得泸州电影院门口的大坝子人山人海,那时电影票只要5分钱。还有川剧团,我婆经常带我去的地方,虽然听不懂川剧,但跟着大人也好开心。
肖肖(萧潇):王伟老师的画很真实,我的家就住上平远路,长江边上,看画后给人想念大泸州的感觉,怀念旧泸州儿时的欢乐。
丁丁:我小时候住在市府路,姨婆家在珠子街,经常跟着奶奶穿过城去姨婆家。市府路的大礼堂、大什字的宣传栏、大百货公司上下两层、水井沟那些用床摆摊的摊贩,倒桶子喽,这些一下子勾起了我的记忆,越发想念泸州了。
新闻推荐
□陈伟本报记者曾臻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近年来,叙永县为破解民族地区的纠纷难题,进一步加强农村司法体系建设,创新构...
叙永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叙永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