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养猪,退役军人闯出致富路

泸州日报 2020-12-03 08:48 大字

□ 本报记者 曾念

每天早上6点多,叙永县益民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王晓玉起床后,习惯性地到养猪场转一圈。打扫卫生、消毒、饲喂生猪……断断续续忙到下午6点,他一天的工作才接近尾声,倘若遇到母猪生仔,可能整晚都休息不好。

“我们村相对贫困,基本是靠山吃山。退役前,我就想过要返乡创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王晓玉是叙永县正东镇普市村人,返乡创业是他在部队时定下的目标,未退役前他就买了很多相关书籍学习。

创业干什么?想到自己有喂养母猪的经历,王晓玉想把经历变成财富,决定养殖生猪。2007年12月退役后,他带动当地七八户村民一起创业,着手进行养殖场选址、搭建等工作。没有工人,他就自己当小工。大家一起和灰浆、挖泥巴,最终建立了一个1000平方米的养殖场。

“原本以为养猪很简单,喂饱就可以了,但事实上并不容易。不仅要喂饱、喂好猪,还不能让它生病。”养殖风险大,资金周转困难,加上当时养殖技术落后,益民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从2008年成立之初到2010年一直亏损。

养殖生猪过程中,王晓玉遇到的困难不计其数。一次,由于缺乏消毒防范理念,突如其来的口蹄疫让他损失了近300头小乳猪。“头一天小猪看起来还很健康,第二天小猪的鼻子上有血迹,而母猪嘴上、脚上都在起泡,倒在地上爬不起来。”王晓玉彻底慌了,没有经验的他到处找专家咨询请教,寻找解决办法,用了近一个月时间,才将六七十头母猪治好。这一次,益民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亏损了30万元左右。

意识到自身经验不足,王晓玉买了不少生猪治疗、饲养、保洁等方面的书籍钻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养殖生猪技巧。

“养重于防,要注重消毒防疫,及时打疫苗。”王晓玉认为,饲养生猪还得从精细化管理着手,像人一样注重它的衣食住行,得完善圈舍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母猪限位栏、产床、保育栏、育肥圈等,建立专门消毒室、饲料加工坊等,并制定和执行疫病预防控制措施,对种猪、仔猪的品种、病情、饲料消耗等实行全程跟踪记录,确保仔猪、生猪出栏质量。渐渐地,益民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发展盈利。

2014年,在益民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稳定后,王晓玉开始探索种养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种植业,种植蔬菜、高粱。生猪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后用作肥料,品质差的蔬菜用作猪饲料,高粱用于加工生产高粱酒,酒糟用于生猪育肥,由此形成生态种养,降低生产成本,形成良性循环。“地理环境和气候对种植蔬菜的影响较大,我的种植技术还不成熟,还在学习摸索中。”

目前,益民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已经实现年出栏生猪2000头,预计今年收获糯高粱20万斤、优质高山蔬菜25万斤、产出优质高粱酒10万斤。同时,带动几十户农户脱贫致富。

“农户收入提高了,生活更加富足。”王晓玉说,接下来打算创立品牌,将生猪加工成腊肉、香肠推广上市,并在做精做细纯粮猪、纯粱酒上做文章,在名、优、特上求发展,适应市场需求。

新闻推荐

在知行合一的成长路上 留下青春光芒 泸南中学校举行2020年秋期研学实践活动

◎张伟川江都市报记者吴迪文/图新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了践行“立德树人”的总要求,探索...

叙永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叙永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