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甜橙,何以治生态促增收?

四川农村日报 2020-10-29 08:29 大字

□本报记者 罗敏

实习生 赵婉萍

“我们这属于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带,十年九旱,平均年降水量长期在400毫升以下。”10月27日下午,2020年“四川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来到叙永县石厢子彝族乡赤水河精品水果现代农业园区,园区负责人邵会杰向记者如是讲道。果树生长,充沛的灌溉用水是“头等大事”,而当地干旱缺水,滥取水势必让河道雪上加霜,这里的甜橙种植是如何不给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又保证果品丰产的?带着疑问,记者深入园区探究竟。

柑橘树干旱可生存

科学种养改善生态

在石厢子彝族乡堰塘村,该村第一书记、乡人大代表罗永盛指着一片已挂果的甜橙果树向记者介绍,园区所在的甜橙基地大片土地此前以种植玉米为主,玉米的生长条件要求土壤松软,长期的翻土耕作模式造成当地水土流失严重。为改变现状,提升土壤肥力,助农民增收,2015年叙永县引进陕西海升果业集团开展产业甜橙扶贫项目,发展现代柑橘标准化示范果园1200亩,覆盖农户235户,主要种植晚熟8号甜橙、卡拉红肉脐橙、不知火、沃柑等品种。

“柑橘树为了在干旱环境中生存,能够扎根更深入,可达2到4米,在汲取水分的同时巩固土壤。可以说,甜橙的种植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邵会杰说,根据当地缺水的现实情况,在农业灌溉方面,基地借鉴以色列的滴灌系统,滴灌管安置于柑橘树表土上,利用土壤的强直立性,水滴可精准渗透到树根,节约了农业用水50%以上。且采用水肥一体化方法,肥效更快,养分利用率更高,回避了肥料施在表土层引起的挥发损失,同时对当地的用水不会造成污染。

当天,甜橙种植基地有五六位工人正在进行杂草清理。“我们不打除草剂,都是通过人工除去影响柑橘树生长的杂草,剩余的杂草则让其就地还田,改善水土流失问题。”邵会杰说:“其实也正因为干旱,保证了成熟期的甜橙充分提糖,加之长时间日照、昼夜温差大,造就了我们基地甜橙的高品质。去年丑橘首次挂果,上市后‘一炮打响’,远销厦门等地,颇受当地欢迎。”

突出面源污染治理

生态品牌效应凸显

邵会杰介绍,目前堰塘村甜橙基地已建立成熟的利益联结机制,政府和龙头企业牵头带动村资公司、合作社以及部分贫困群众,共同参与甜橙基地的生产。其中贫困户享有保底销售、薪金、股金分红以及政策性红利,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2020 年,园区内农民通过土地流转、进园务工等全年预计可得收益500余万元。

不止在石厢子彝族乡,近年来,泸州突出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化肥、农药、地膜、秸秆、畜禽粪便监督管理,有效控制和减少污染,流域内建成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示范片1500亩,农用化肥用量减少 5%以上,农药用量减少12%。按照生态种养、科技兴农,打造叙永东牛肉牛产业园、古蔺护家肉牛综合体、合江真龙柚博览园等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10个,“合江荔枝”“合江真龙柚”“赤水河甜橙”“古蔺麻辣鸡”等区域品牌效应日益显现。

新闻推荐

谭松韵母亲被撞案肇事司机一审获刑6年 赔偿将全部捐出

9月19日,备受关注的谭松韵母亲被撞身亡一案一审宣判,肇事者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赔偿谭松韵家92万。四川省叙永县人民法院...

叙永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叙永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