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东:寻幽探胜接成渝

成都日报 2020-08-24 03:16 大字

泸州叙永画稿溪李忠义 摄

乐山硝斗岩天坑航拍周建军 摄

重庆綦江恐龙足迹

凉山州梯田

乐山硝斗岩天坑

吴亦铮 摄

马边人头山环崖群

本报记者 吴亦铮/文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提要

四川盆地自古被称为巴蜀之地,成都与重庆一东一西屹立在四川盆地的两端,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让两座城市成为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的双子星。眼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让成渝双子星更被瞩目。

旅游地质专家李忠东和他的团队目前正在进行的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已进入后期阶段,其成果让人惊艳震撼,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些成果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记者为此对话李忠东,听他从地质、地理、旅游的角度阐述成渝“山水相依”科学层面的关联。

嘉宾

李忠东,旅游地学专家、旅游科普作家。1971年生于四川雅安。四川省地矿局物探队(四川省地球物理勘查研究院)副队长,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技术总监,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旅游科普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国家地理》《中国自然资源报》特约作者。出版有《香巴拉之魂——秘境稻城》《天下四川》《四川地质公园科普读物——世界地质公园卷(上、下)》《大河奇峡——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等著作,获四川省优秀旅游出版物个人奖、全国自然资源优秀科普图书奖。

对话

盆地孕双城

地理亲缘自古深厚

记者(以下简称记):巴蜀之地并非只源于文化的亲缘,它应该是首先在地理上具备天然的亲缘吧?

李忠东(以下简称李):提起四川和重庆,人们常常将其称为巴蜀。诚然,这当中有文化亲缘的缘故,但更重要的是,巴蜀自古以来,甚至在文化产生的史前阶段,二者就有着深厚的地理亲缘——以成都为中心的蜀和以重庆为中心的巴,都位处四川盆地之中。

中国四大盆地,除了四川盆地外,其他三个盆地均处于西北干旱区,气候干旱,荒凉寒冷,人迹罕至,许多地区一片死寂,甚至是生命的禁区。只有四川盆地气候湿润,植被丰茂,被称为天府之国。这是为什么呢?这其实得益于青藏高原的护佑。四川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侧,地质演化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从深湖、浅湖到河流、湖泛盆地等环境。在这个阶段,青藏高原的隆起非常关键,改变了行星风系,使包括四川盆地在内的东部地区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变得温润而多雨。正是因为有着良好的自然环境,在四川盆地上星星点点地分布着许多城市,成都与重庆分别位于盆地西部和东部,成为一对最耀眼的双子星,这就是来自地理上的亲缘性。

记:这种地理上的亲缘,如今还能看到吗?

李:当然可以。在青藏高原隆升的过程中,四川盆地也随之抬升,使得湖盆逐渐缩小,在盆地内沉积了厚达数千米的红色岩石,正因为如此,四川盆地被学术界称为“红色盆地”,厚厚叠加的红层,构成了四川盆地的物质基础。如今,从东部的重庆到西部的成都,不管是丘陵还是山区,随处都可以见到这种红色的岩石。

记:巴蜀之地有如此紧密而悠久的地理亲缘,是否意味着在旅游资源上也具备相通相融之处?

李:的确如此。四川是举世闻名的“恐龙之乡”,自贡的恐龙名声在外,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其实不光是自贡,成都周边的恐龙资源也非常丰富,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崇州天演博物馆等场馆收藏和展出了大量的恐龙化石,让成都具备非常浓厚的恐龙文化氛围。重庆在恐龙资源上同样很丰富,被誉为“建在恐龙脊背上的城市”。

为什么四川盆地的恐龙化石多呢?原因有四个,一是盆地形成期与恐龙在地球上生活的时代一致;二是自晚三叠世到白垩纪末期盆地处于湖沼广布、河流纵横的生态环境,气候炎热潮湿,植物生长繁茂,适宜恐龙生长和繁衍;三是盆地形成期一直处于湖泊、沼泽、河流相互作用的沉积环境,具有恐龙遗骸遗迹埋藏的有利条件;四是活跃的地质活动在盆地内形成向斜、背斜、隆起、凹陷,流水切割、风化剥蚀容易将化石暴露出来,所以容易被人们发现。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发现的恐龙化石,很多是白垩纪恐龙种群,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恐龙化石,主要是生活在侏罗纪的种群。可以展望,未来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完全有可能以此为基础打造一个真正的“侏罗纪公园”。届时将吸引来自全球的游客,共同领略恐龙神秘的历史,感受巴蜀文化的独有魅力。

成渝经济圈

山水相依美景相连

记:此次四川省文旅资源普查,有着怎样的成果?

李:从2019年开始,我所在的团队作为项目技术总包,参与了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目前工作已进入后期阶段。通过对省内文旅资源的普查和整理,包括已有的旅游资源和新发现的旅游资源,数目非常可观。

旅游资源和旅游项目、旅游产品、景点是有区别的。旅游资源是有旅游开发价值、有观赏价值、有游览价值的资源,但这些资源部分还有待开发,以形成有效的旅游产品。旅游资源也是分等级的,有潜力大的,有一般的,我们按照质量将其分为一级到五级,等级越高,价值越大。通过此次普查,我们对省内的旅游资源进行了一次大摸底,并记录在案,形成资源库,为日后的开发奠定基础。

记:非常好奇,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能够看到哪些令人难忘的“新面孔”?

李:四川是旅游大省,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但让人遗憾的是四川的天坑相对少见,只在宜宾兴文县发现了天坑。通过此次普查,我们在距离成都仅100多公里的乐山市沙湾区,发现了“硝斗岩天坑”,这是四川第二座大型天坑,填补了四川天坑旅游资源匮乏的空白。

无独有偶,我们还在乐山发现了一座非常像睡佛的山,将其初步命名为“铜河睡佛”。乐山被称为佛国,乐山大佛因“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而举世闻名。此次“铜河睡佛”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乐山佛文化的旅游资源。

此外,我们在凉山州甘洛县发现了一片梯田,规模非常大,非常震撼,之前一直都是“身藏深山人未知”的。此次普查,我们通过梳理和拍照,在不久的将来将呈现在公众面前。就我个人看来,这片梯田是可以与云南元阳梯田媲美的绝美景观。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景观都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

还有,提起丹霞地貌,大家熟悉的景点基本都位于广东和贵州,但通过此次普查我们发现,四川的丹霞地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从川北的剑门关到青城山的金鞭岩,到乐山的马边、宜宾的屏山、泸州的叙永古蔺,一直延伸到重庆合川和四面山,这条漫长的丹霞地貌,实际上就是成渝之间的环崖丹霞带。

通过此次普查工作,我们看到成渝之间具备许多串联两地的自然资源,两座城市也因此具备了天然的文旅亲缘。成都与重庆,不仅是山水相依,而且美景相连。

新理念衍生旅游新资源

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旅游的概念处于不断拓展中。

李:从此次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现阶段的工作成果来看,人们对旅游的认识正在不断延伸和加深,传统的以自然风光和人文景点为主的旅游模式正在发生着改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成都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以前来成都,看自然风光的话,大家都是去青城山、都江堰,感受人文魅力,则去武侯祠、青羊宫、昭觉寺。但现在成都最火的是哪里?五岔子大桥。从今年初开放以来,五岔子大桥成了成都最火爆的旅游打卡地,来自全国的游客到了成都,都得去看看这座网红桥。这就是新的旅游理念带来新的旅游资源。类似的还有重庆李子坝轻轨站、杭州红石板农贸市场等,都是新形势下衍生出的新旅游资源。

记:成都作为旅游名城,在此次普查中,有着哪些新发现?

李:成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同时也是旅游名城,这里的旅游资源丰富是不言而喻的。相比其他城市而言,成都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发掘是比较充分和完善的,正因为如此,在成都发现全新的自然景观是比较难的,但对人文景观的发掘还可以继续深入和完善。不过在此次普查中,成都依然有以往大家不太熟悉的优质旅游资源被发现。

比如,第一个是新津的观音寺。这个寺庙相比于名声在外的宝光寺、文殊院、昭觉寺、石经寺来说,可以说是知者甚少,这主要与它的地理位置有关系。在普查中我们发现,这座寺院藏着非常精彩的旅游资源,那就是它精妙绝伦的明代壁画。《中国美术史》收录了观音寺的四幅壁画,由此可见其在中国美术领域的地位之高。不仅如此,寺中还有许多精美的石刻,也极具艺术价值。因此这座寺庙在人文旅游上是具备较高挖掘潜力的。

第二是都江堰林盘。川西林盘是成都平原极具特色的农村居住环境形态,充分反映出了农耕文明时期川西独有的建筑风格和生活形态,在文旅融合的当下,川西林盘不仅是自然景观,具备极高的观赏价值,同样也具备旅游民宿的开发价值,是成都非常宝贵的复合型旅游资源。

手记

2020年8月 成都

上次采访李忠东,已是两年前,同样是夏季,有着同样的雨后清爽。两年后再见,进入采访流程时,有一刻我似乎有种穿越了时光的错觉,仿佛有关地质旅游的问题刚刚提出,新的话题又已涌到嘴边,不自觉地开启了新一轮的交流。

这次对话的主题是从地质、地理、旅游的角度谈成渝双城。

自古以来,四川盆地就被称为巴蜀之地,以成都为中心的蜀文化和以重庆为中心的巴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碰撞着、交融着……时至今日,巴蜀之地有着相似的乡音,相通的文化,深厚的骨血亲缘,二者早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今年初,中央提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让成都与重庆这对双子星更受瞩目。

和李忠东交流,总能让人受益匪浅,在他看来,成渝双城经济圈不仅是文化风俗的相通,商业活动的交流,更是早在千百万年前,在地质结构上就已“山水相依”,具备天然的亲缘。正源于这份亲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备极为相似的地形、地貌和自然风光;正是源于这份亲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文旅发展相通相融,具备极大的挖掘潜力,文旅产业也注定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要推动力。

从去年开始,李忠东和他的团队进行了一项前所未有的重要工作——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虽然目前这项工作仍未结束,但已形成的工作成果中,有相当大比例的旅游资源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甚至有许多优质旅游资源突破了行政区划,串联起了川渝两地。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这些优质旅游资源将形成新的经济发展点,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供充足的发展动力。

本版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新闻推荐

“五新”联动 泸州城市绿色货运配送跑出“加速度”

泸州市绿色货运配送车一辆辆绿色货运车辆穿梭于仓储配送中心、物流园区、大型超市和货物集散中心之间,一个个物流园、配送...

叙永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叙永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