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培育“立体画” “修来”满园好风光
梁正华正在打理盆景。
□马光焱 冯志强 文/图
树根色泽如铁、茎干刚劲挺拔、枝条自然弯曲、整体形态优美……近日,笔者走进位于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高洞村7组正华盆景园里,一眼望去,纵横排列的盆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梁正华就是这个盆景园的主人,他传承川派盆景技艺,40年坚守培育盆景,从一个“门外汉”到一个“艺术家”,在盆景上获得财富,获得幸福。
偷师学艺
不拉板车学盆景
梁正华今年64岁。1975年,18岁的梁正华到纳溪县城拉板车挣钱养家糊口。一个偶然的机会,梁正华去四川泸天化公司的园林馆帮别人搬运盆景时,见到大山里毫不起眼的山树根,经过园林师傅的精心“包装”后,变成了宝贝盆景。
“你别看它是一盆小树,市场上要卖好几百元,搬运时要小心,碰坏了你赔不起……”听到这样的话语,梁正华对盆景栽培上了心,只要一有空,他便主动去泸天化公司的园林馆帮忙,悄悄学习苗木培育技术。
一年后,梁正华学会了盆景修枝、造型和苗木繁殖、扦插、嫁接等技术。为了进一步掌握盆景培育技术,他还向泸天化园林馆的老师借来《中国盆景》等杂志补充理论知识,随后又到成都、重庆等地学习盆景栽培技术,并详细了解盆景市场行情。
1980年春,梁正华开始着手进行盆景栽培。为了节省开支,他总是天刚亮就带着掘桩工具进山寻找合适的山树根。然而随着市场的普及,从事盆景培育的人也慢慢增多,附近及周边大山里能用作盆景培育的山树根几乎被挖光了,他只好到叙永、古蔺等地的大山里去采挖或收购。
经过近10年的精心培育和妙手打造,梁正华培育出了2000多株盆景。1992年初,他把一部分盆景投入到市场,当年就带来了3万多元收入。
匠心独具
钻研盆景40年
“盆景根艺被人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和‘凝固的音乐’,它适合在楼顶或室外种植。”梁正华说,园里九成左右的盆景都取材于山上的小型灌木金弹子树,因为它的挂果期较长,树型稳定,是培育盆景的理想树种,也是川派盆景的主要树种。目前,梁正华园里的1000多株盆景都是他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从周围大山里采挖的山树根,经过30余年的精心培育,如今已经成为一株株“金疙瘩”了,成型盆景的总价值近400万元。现在梁正华靠着经营树根盆景,年收入近20万元。
“随着近年来城市电梯楼房增多,楼顶花园大幅度减少,很多城郊平房也改为小青瓦房,放置盆景的空间大幅度缩小,盆景销售量也大幅度减少,而且价值几千、上万元的盆景寻常百姓家庭买不起,也不会买。”梁正华介绍,山树根盆景在六七年前很畅销,现在盆景的销售不是很理想,市场比较低迷,但梁正华仍对未来充满希望。
子承父业
未来前景无限
梁正华的儿子梁建波今年30多岁,但从事盆景培育已经有20多个年头了。梁建波15岁初中毕业后就跟随父亲学习盆景栽培技术,已经算是一把好手了。
“年轻人想法多,在尊重植物原造型的基础上,能做到有取舍,儿子培育的盆景都很有创意。”梁正华说。
“从毛坯树根扦插、嫁接、造型,再到苗木花草的培育,都是父亲手把手教会的。”梁建波说,盆景培育的投入不小,仅购置这些花盆就投资了80多万元,而这个盆景园已经投入了150多万元。
为了让盆景艺术走进大众生活,梁建波探索如何让盆景艺术与市场结合,经过两年多努力,他培育了一些小盆景投入市场。“虽然一些小盆景只能卖几十上百元,但栽培周期短,寻常百姓都能接受,单是小盆景一年收入10余万元没问题。”梁建波说。
小盆景给梁正华父子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如今,梁正华的盆景园走上了市场并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也让那一园的精品盆景与市场接了轨,未来前景无限。
新闻推荐
成都国际铁路港西部陆海新通道,被认为将给四川交通带来“革命性变革”。自去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正式印发后...
叙永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叙永县这个家。